看板 Lawy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對於律師錄取率提高這件事情, 我從大學時代開始就一直覺得應該要提高了~!! 這應該是一個終極目標。 可是配套措施是一定要有的。 美國的法學院相當重視學生的實務能力養成, 以前我在日本交換學生的時候, 我的美國同學告訴我, 在law school一年級的成績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這會影響到能不能在一年級結束時找到好的實習機會, 以我那位朋友來說,前年他從學校畢業以後, 去年初就在紐約開始正式的律師生涯, 人生第一份全職律師的工作,起薪大約是台灣受雇律師的5-6倍。 他告訴我在紐約這樣的薪水是很正常的, 他那間事務所從他在law school時代開始就已經在栽培他了, 他前年畢業時,他的事務所還給他相當於20幾萬台幣的旅遊費, 要他在正式上班前,去享受一下上班前最後的放鬆, 他就拿著事務所給他的錢(真的是送給他的旅費喔!!), 在上班前先去了一趟歐洲自由行!! 真是令人羨慕。 我告訴他說,在台灣,我還沒聽過有這種事情.... 不過重點還是在於,他其實在學校的時候, 就已經開始接受大量的實務訓練了, 所以進到律師市場前, 就先有檢驗自己的機會。 而日本的狀況是比較特殊的。 日本採取law school制度是最近的事情, law school上課的狀況其實和補習班很像, 老師上課經常會複誦一些構成要件, 要不然就是一直點人起來問構成要件是什麼, 完全是以考上國考為目標的教學方式。 由於學費很高昂的關係(早稻田的話,三年要花150萬台幣左右), 學生在上課時,是非常非常認真的。 但是law school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大學時代念法律學部的學生, 這和美國的law school差很多!! 簡單的講,日本的law school制度是有點像是在傳統法研所之外, 再開設出來專門給法律系畢業學生唸的科法所。 很奇怪吧~!! 相較於美國,日本law school的學生基本上也和台灣一樣, 在出社會之前完全沒有經過實務訓練。 這樣比較以後, 我個人是認為,美國之所以律師錄取率可以這麼高, 完全是因為實務訓練從學校時代就已經開始的關係, 這是他們law school的傳統。 從再加上他們要申請進入law school並不容易, 學費又超級高昂,可以確保學生有一定的認真程度, 這從日本創設law school之後,學生普遍變得用功就可以得到例證。 在學校非常用功念書,而且實際上又已經開始從事實務工作, 那麼錄取率當然可以提高到60%以上。 因為品質的確保已經在前階段落實了。 再來的淘汰就只是市場問題而已。 再回到日本, 日本律師錄取率是比台灣高的, 很多人以為台灣現在已經有科法所了,跟日本的law school類似, 而日本在增設law school以後, 就大幅調高錄取率到33%左右(未來則是朝向65%邁進), 那麼台灣當然應該要跟進。 但其實日本調高錄取率是另有原因的, 日本有個台灣沒有的問題,就是律師荒!! 日本的舊考試制度下,律師是非常難考的, 大家想像一下陳水扁唸大學的時代, 當時台灣律師錄取率是多低就可以明瞭。 可是台灣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大幅提高律師錄取率了, 近10年來,透過錄取率的調整, 現在的台灣社會,律師已經沒有供不應求的狀況了! 這是日本沒有的。 他們律師荒的問題差不多是跟著law school的創設才開始解決。 所以短期之內, 問題的層次還停留在律師人數要達到足以滿足所需的點上, 這和台灣已經必須開始面對律師過多的「素質」問題,是不一樣的。 因此,台灣錄取率的決策上絕對不能去跟進日本!! 但是台灣律師的錄取率還是必須要再提高,為什麼? 因為用考試制度來鑑別一個律師究竟有沒有足夠的專業, 其實是個下下策的方式!! 各位律師同道應該很清楚, 我們以前在學校唸的書,真的是和實務工作有段距離的。 目前律師的訓練就只有整天都在玩的律訓,還有很短的實習而已。 說真的,如果在實習前就去律訓的話(這應該是大部分人的狀況), 是無法明白台上那些老師講課內容的重要性的!! 所以大家就這樣在律訓時大玩特玩,好像度假一般! 至於實習,根本就是正式的工作了! 各事務所招收實習的目的,並不是要你去「學習」的, 畢竟事務所不是學校,老闆請你去實習的目的, 是給你的可以透過「工作」而學習的機會, 你能學多少要憑自己的本事。 工作才是重點!! 簡單地說,台灣大部分的律師真正開始面對戰戰兢兢的實務工作, 是晚到實習才開始的!!! 大家真正開始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當律師, 也是從實習開始的!! 再低錄取率的情況下,有些人可能花了好幾年好不容易考上了, 才發現自己不適合當律師,或者發現自己並沒有很喜歡這份工作, 可是這個時候卻連轉行的勇氣都沒有, 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 這樣的話,律師素質當然會有問題。 我個人認為,律師錄取率應該朝向65%邁進, 但是從學校時代開始,就應該要建立實習制度, 或者是至少再考上以後,能有像司訓所那樣紮實的訓練,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讓考上的律師不知所措地進入市場。 畢竟台灣的教育制度, 從小就沒有教導大家要懂得去發展自己最擅長的部份, 很多可憐的台灣小孩只是跟著父母的期待、社會評價等因素, 努力衝高成績,然後莫名其妙就進入T大法律系, 開開心心玩四年後,又莫名其妙進入T大法研所, 並且莫名其妙考上國考, 等到研究所混完,再去當兵接受智障教育以後, 退伍後找工作開始實習時, 才第一次自己要去面對重要的人生問題: 怎樣的工作才是自己喜歡又適合做的? 這真是很可悲的事情~~~>< (我不是在講我自己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197.4
cattiger:美國的法學院學費貴 以價制量 學生少 09/28 11:40
cattiger:台灣的法律系品質不保證學費相對便宜 提高錄取率還是走 09/28 11:41
cattiger:日本模式較妥 最少養成的監督 就業的評鑑 案源的保障 09/28 11:41
cattiger:三者都必須要有 才能談提高錄取率壓 09/28 11:42
cattiger:成立學士後法學院在台灣阻力又超大..怎麼玩的起來 09/28 11:51
cattiger:光要限制考試資格這點 考選部每年所接到的陳情案件 09/28 11:52
cattiger:就多到數不完 09/28 11:52
triumphant:日本law school學費也不便宜,可是上課內容跟大學部差 09/28 12:24
triumphant:不多! 09/28 12:24
triumphant:採日本模式會變成大家要繳高學費去重唸一次大學部,才 09/28 12:25
triumphant:能取得參加國考的資格。 09/28 12:25
triumphant:這樣的資格限制有點奇怪吧!!連日本學生都覺得不妥了~~ 09/28 12:26
preattyall:推好文 09/28 13:32
slimdmx2000:但政府只會喊開放,配套呢?結果就是司法制度的崩壞 09/28 14:06
amose999:所以看看國外在 看看我們 我們在緊張甚麼呢? 09/28 20:31
vlntlg:怎麼沒有特別提美國法學校畢業生揹貸款的比例有多高? 還有 09/29 00:14
vlntlg:取得律師資格後卻被迫先去BarBri工作者比例有多少?XD 09/29 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