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Linguist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ilvepa (棲參陵)》之銘言: : 是這樣的 我最近在自修謝國平的語言學概論 : 第七章的最後一題是要用詞彙語音學分析語音變化 : 題目為 a 吃飯 (複合動詞) 表"用餐"的通稱 : b 吃飯 (動詞組) 動賓組合的原意 相對於 吃麵 吃水果 : 其中"飯"字在 a 常會輕讀 但在 b 則不會 : 首先a為複合動詞 "飯"字與"吃"的連結更密切 應屬第一層次的構辭 : 而b為單純的動詞組 其賓語可廣泛的套用 (如麵跟水果) 故應為第二層次的構辭 : 因此 a 中的"飯"字在句中語意並不強烈 (重點問"吃"(用餐)了沒 不管是吃什麼) : 但 b 中的"飯"字在句中的語意卻份量甚重 (重點在問"飯" 不是麵也不是水果) : 因為在句子中的語意輕重不同 而促使句子的語調高低不同 : 故在構辭後音韻規律中 a 中的"飯"字因語意不強 而被弱化輕讀 : 而語意強烈的 b 中的"飯"字則維持原本的讀音 : 麻煩各位先進了~ (叩首) 我讀句法的時間很短,看大家討論得這麼認真,也不揣淺陋提供若干低見。 基本上,我們都了解複合詞與詞組不同,以A+B > AB為例 就語義上來說,詞組AB是A語義+B語義。例如白紙=白+紙 複合詞AB則具有獨立於AB之外的意思,例如火車=/=火+車 回到「吃飯」這個例子,竊以為: a 吃飯 屬於複合詞,有獨立於吃、飯之外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用餐」。 b 吃飯 屬於詞組,語義上是吃+飯,結構是述賓結構。 假設我們要問以上ab究竟哪一個比較早,我想應該是b。 也就是說,吃飯(詞組)演變為吃飯(複合詞)。 變成複合詞的「吃飯」由於語義偏重於「吃」或是「吃」的過程, 使得後一音節「飯」輕聲化,從系統上看,我覺得類似詞尾弱化。 詞組「吃飯」則因為仍保持述賓結構,兩個成分的語義都很重要,因此沒發生弱化。 與上述ab平行的,可以舉以下的例子: a 種子 讀為ㄓㄨㄥˇ ㄗ˙ 後字輕聲,子表示名詞詞尾或小稱詞尾。 b 種子 讀為ㄓㄨㄥˊ ㄗˇ 後字上聲,前字因上聲連讀變調變讀二聲, 這個種子是並列結構,「種」與「子」均有實際語義。 a種子的子屬於詞尾,是虛語位。b種子的子是名詞(實詞),語義上表示植物的果實。 在語音上,a的子字讀輕聲,前字保持上聲。 b則不然,因此構詞時需服從上聲連讀變調規律,前字讀為升調,後字讀上聲。 一點淺見,錯謬之處還請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