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Linguist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外語系的專業 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胡壯麟 早在八十年代中,外語界興起一種論點:說什麼外語(包括英語)不 是一個專業,只是一個工具。我在多種場合闡述自己的觀點:外語 對非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工具,我毫無異議,但是外語對外語專 業的學生來說,我始終堅持它既是工具,又是專業。因為國務院專 業目錄上,既設各種外語專業,在實踐中卻要否定它是專業,這是 不合邏輯的。從我們實際教學情況看,為外語專業學生所開設的專 業課程,遠遠超過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而外語專業畢業的學生在 絕大多數情況下,能承擔大學外語的學習者所難以完成的任務。 我本人甚至與英國某文化組織有過爭論。我曾經要求對方為北京大 英語系的研究生開設一部分諸如語言學、語音學、句法學、語用學 等語言學課程和英國文學史、美國文學史、文學批評等文學課程, 對方認為中國英語專業的學生只要學會聽說讀寫技能即可。我指出, 中國大學在文革中曾派遣一些學生去英國進修,在語音實驗室學了 兩年,回校後只能開開聽說課,無法提高教學質量;我還指出,八 十年代的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的一些大學學習時,實際上學了一些專 業課程,該如何解釋?中國學生如果不學習專業課程,又如何達到 劍橋和牛津的水平?這個文化組織的官員竟然說,這些課程完全可 以從英國請專家來中國開設。如果把教育看做一個產業的話,這豈 不是中方只要買它的產品,而工作母機則控制在對方手中嗎?話不 投機半句多。多年來,我們與這個文化組織接觸較少,也許我們丟 失了一些讓師生去英國進修的機會,但北京大學在教學質量和學術 研究上始終保留自己的特色,並不因此遜色。...我們培養的學生, 不僅僅滿足於四個技能訓練的層次,還能培養通曉本專業知識,在 一些專業問題上具有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人才。只有這樣,我們 的一些大學才能擠身於世界名校之列。同理,我們的出版機構應該 引進高中低不同檔次的書籍,不僅滿足不同水平讀者的需要,更要 著眼於使中國的文化和教育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80.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