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Literpriz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錄自信箱 ※ 引述《ghkckhg (台灣自耕農代表)》之銘言: : 抱歉,我真的不太喜歡推文。 : 一樣可公開。 : 推 pressurepot:讀書就是為了理解啊你真的是活寶= = : 我想文學理論家也有去當評審的可能, : 如果您讀過某本書,而作者也同時身兼文學獎的評審, : 那您接受書所寫的理論但反對該文學獎的評價, : 不是有點奇怪嗎? : 又或者,這些評審也閱讀了該文學理論, : 並以其理論為標準評選作品, : 那我真的找不出什麼強烈反對文學獎的理由。 : 不知道當您寫作遇到問題時會怎麼處裡, : 我不像y大一樣,寫就對了, : 我個人是會厚臉皮去找以前老師詢問, : 寫好東西也會請她先幫忙看一下, : 為的就是希望從老師那裡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 而我的老師也有擔任過評審, : 我想她也是用她告訴我的那些標準去評選, : 我如果無視文學獎,換個意義來說就是無視我的老師, : 這個...實在恕難從命阿。 我覺得你把許多事情混為一談了。 即使老師給了建議,相信他給的也不是好與壞的標準,不是「從此你 這樣寫就對了」。 另外,創作者的確有可能同時是評論者。但評論依據的是文學批評理 論而非個人的創作概念。不管在甚麼年代相信大多都是先有作品,才 有針對該作品(及與作品相關的文本比較)的論述吧。 一開始你以諾貝爾文學獎與台灣的文學獎相比也有一點不適合的地方, 台灣的文學獎形式多是舉辦比賽以評審比賽作品,針對的是該作品本 身;諾貝爾文學獎(或普立茲及其他類似獎項)針對的是作品、甚至 該作家在「文學」上的貢獻、他們評審的作品是已經(或者可預見) 對世界產生影響的。這也是(我印象中有人說過但無法取證就當作我 說的吧)台灣文學獎不應該這麼多的原因。 台灣的文學獎就像是星光大道。 是比賽,就會有名次,而名次又很有可能是每一位評審討論爭執或者 配分之下的結果。假設你拿了第三名,卻是羅智成(或者任何一位你 心中佩服的作家前輩)心中的第一名;而第一名卻是你不甚欣賞(或 「理解」)的評審大力拉票的結果,請問你會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 (大比賽的評審過程通常事後會公開喔。) 評審的口味真的是創作的依據嗎? 如果吳晟的那篇文章換成哪個人來寫現代人都偷懶不追求文字形式技 巧只以討好的題材博取多數人同情你還會同意他的「品味」嗎? 請原諒我才疏學淺再舉同一個人的例子,李永平認為創作者必須懂文 學理論的原因不在於可以依照理論創作,而在面對批評家的時候可以 理解他的批評為何物並為自己提出適當的辯駁;而他也覺得念太多文 學理論對於創作有造成自我框架或阻礙的可能。 我說的是不要把文學獎當作創作的依據,而不是無視文學獎。我本人 雖然常常截稿日過期才發現;雖然文字不好但剛好有東西可以投還是 會投的。(否則幹嘛來這個板玩?) 但對於以文學獎當作圭臬的人,我只能建議他把機會讓給以文學為志 業的人吧,人家可是要發專輯開演唱會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1.191.15 ※ 編輯: pressurepot 來自: 124.11.191.15 (04/10 13:54)
chuck158207:你的倒數第四段,黃錦樹就這樣說過,他認為寫作本就該 04/10 14:52
chuck158207:追求「難」。 「難」是怎麼一回事就另當別論了。 04/10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