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Literpriz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針對相關的問題,板上745篇﹤新世代面目模糊 ﹥、1046篇 ﹤應該、已經和可以─關於文學獎的三個關鍵詞﹥和1309篇﹤從 今告別文學獎評審﹥等文應該都有觸及,原PO主要應該是對於近 幾年文學獎得獎作品的主題、語言以及書寫手法過於狹隘限縮提 出質疑,以下參考前述文章以及些許個人看法表達一些意見,如 有錯誤或者不恰當之部分還請各位多多包涵XD。   首先針對主題大量悼念亡者(或者說觸及死亡?)的部分,我 個人以為是死亡在現代小說的表現中具備了某種強大的指涉性, 是以藉由死亡表達隱喻的手法相當常見。但是,儘管大量借用死 亡元素進行表達,我相信各作品之死亡指涉的對象以及隱喻目標 是各自不同的,例如甘耀明《殺鬼》、楊富閔﹤逼逼﹥或者﹤父 後七日﹥透過死亡建構以及傳達的意旨便各自不同,因此我以為 針對死亡的部分應該要與前後文本作結合進行評述,當然單純的 悼亡就不在此列了。   語言的部分,不可諱言是某種意識形態運作的結果,但是暫 且撇除「文學獎以作品是否運用方言作為評審標準」這種嚴重變 形的意識形態的話,我以為運用方言未嘗不是一種好的行為,許 多新鄉土文學運用方言得宜使得作品更增特色,在文字的運作也 產生了更多變化性。至於文字結構上採用漢語語法,不可否認臺 灣現行流通語言是漢語,當然也不是不存在完全採用原住民語言 系統、閩南語系統或者客語系統書寫的文學作品,只是在部分闡 述殖民問題的書籍中也有提及相對弱勢者採用強勢語言是對於強 勢文化進行反動的手法,因此這個部份我個人以為是有其必要性 的。   寫作手法部分,九歌出版社《99年小說選》郭強生老師撰寫 的序文部分便有提及「拿來主義」的問題。該序文中提及臺灣文 學長期以歐美流行之書寫手法為學習對象,至於近年來文學獎得 獎作品大致上都稍稍偏向寫實主義了,我個人覺得比較嚴重的問 題是臺灣文學長期以外國為標竿這個部分,然而,另一方面來說 我認為書寫手法只是一種包裝,關鍵還是作品本身碰觸的「核」 是指向何處這點。   散文的部分我讀得少,不方便作評述。閱讀的取向上我和恰 好相反,比較偏向華文,由其是臺灣作家的作品,因為我一直相 信文學應該要具備處理現世以及本土問題的力量,而外文作品除 了翻譯水準問題以外,最嚴重的是語境上的斷層,譬如近日閱讀 《戀人絮語》由於文字轉譯過程減去了原文字詞指涉的多重性便 失卻了許多玩味的空間。   總體而言臺灣文學作品題材稍嫌狹隘某個程度來說應該是不 爭的事實,而限縮了文學元素多元性的原因,我想最主要還是來 自於臺灣的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太過斷絕了,讀九把刀作品同時也 讀駱以軍的人相較之下實在太少。(此處提及九把刀和駱以軍並 非有意取之作為價值評斷之基準,而是我個人每次和別人提及自 己想成為小說家時對方的當下反應總是「像九把刀那樣嗎?」然 後在舉出我偏愛的小說家之後,對方就會困惑的中斷話題所致, 如果有導致板友不適,相當抱歉。)因此我們的文學品評機制便 失去「市場」這個項目,僅剩下「文學獎」和「出版社」了,由 於品評機制的限縮,臺灣文學的題材與表現手法自然也會失去多 元化的可能性,由其是年度作品選集更會讓這樣的現象明顯浮出 -文學獎機制確實是出了問題,然而我相信出版市場亦是導致問 題嚴重化的幫兇,小眾文學嚴重偏離市場取向使得書寫者只能倒 向文學獎以及學院評論,題材元素自然會趨向單調,單調的題材 又促使市場繼續排斥小眾文學,如此惡性循環,便影響了臺灣文 學的發展和可能性,臺灣文學出版也進而萎縮(以大報文學獎為 例,今年的短篇小說以6000字為限,到底是要徵散文還是小說啊 ......)。   當然,導致這一切問題的因素相當多元複雜,最終阻止其繼 續嚴重加劇,不過我想只要每位作者都能夠篤定的擁抱自己寫作 的初衷,擺脫市場以及評論機制的綁架,能讓所有人接受並引以 為榮的臺灣文學便有出現的可能性,至少我這麼認為。   以上,如果有錯誤的部分還請原諒,謝謝各位。 -- 超過偉大的 是人類對偉大已感到茫然 《麥堅利堡》羅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109.26
chuck158207:對了,語言我覺得還有一個基本的功能,就是寫實的基本 04/24 16:32
chuck158207:要求啊,很多人物就是得那樣講話才對啊... 04/24 16:32
petestar:推多元那部份 很中肯 04/26 10:56
ieeetit:感謝您縝密深思的 "全景式" 分析,以及真誠的經驗分享 Orz 04/30 02:57
jcrals: 05/11 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