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L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ukirin (柏柚紀)》之銘言: : 重點就在打進場內了 : HR跟SO一個打到場外 一個在捕手手套裡面 所以沒有"打進場內" : 舉兩個球員作比方 : 白胖A 200AB 60H 15HR 5SO : AVG = H/AB = 0.3 : BABIP = (H-HR)/(AB-HR-SO) = 0.25 剛剛在爬文的時候看到這篇文章 發現有個小錯誤 但其實是個嚴重的錯誤... 那就是 BABIP的分母必須要加入SF (犧牲飛球) 因為犧牲飛球也是打進場內,而且確定出局的 我猜Y大的公式是從台灣棒球維基找的XD 因為棒球維基寫的公式就是(H-HR) / (AB-HR-SO) 我特地去BR確認之後,趕緊把維基的錯誤公式改過來... 所以正確的BABIP應該為 (H-HR) / (AB-HR-SO+SF) 還有一個數據也有連帶關係--BIP% 這代表"將球打進場內的機率" 據研究指出,BIP%和BABIP成負相關 我在BA找不到BIP%公式,到棒球維基查了一下 BIP% = (AB-HR-SO) / (AB+BB+HBP+SF) 分子必定要等於BABIP的分母,所以我把BIP%的分子也加上SF了 正確的BIP% = (AB-HR-SO+SF) / (AB+BB+HBP+SF) --------------------------------------------------------------------------- 另外 不曉得有多少人記得AB的定義? 答案是AB=PA-BB-HBP-SF-SH-CI(Catcher Interference,妨礙打擊) SF等於Sacrifice Flies,犧牲飛球 SH等於Sacrifice Hits,犧牲短打 SH只記錄"成功以觸擊方式達到推進效果、打者出局"的次數 沒有推進成功的、兩好球後點成界外出局的,都算出局的AB 一般的觸擊短打,記錄上統稱為BU(Bunt Attempts) 依照棒球規則2.13 只要有把球棒端出來點就算是Bunt,所以BU的情況很多種:   不管壘上是否有人: 1.BUH,Bunt Hits,打者上壘 該打席(數)為安打 2.PO,Putouts,兩好球後點成界外(或落空)出局 or 點成飛球被接殺 該打席(數)出局 3.Foul,沒有造成出局數的界外球 該打席繼續進行 4.兩好球前沒點到 該打席繼續進行,多記一好球 5.E,野手失誤,打者上壘 該打席(數)記一失誤   壘上有人 6.失敗的觸擊,FC或GIDP 該打席(數)出局(PO) 7.SH,成功推進壘上跑者 該打席不記打數   壘上無人 8.PO,一般的內滾出局 該打席(數)出局 不確定是否有被我漏掉的情況(如果有,還請版友幫忙補充) ---------------------------------------------------------------------- 之所以去思考這些看似無聊的東西 是因為曾經想挑戰看看BIP%在分母的定義XD 原本想得很簡單,大概就等於 (打進場內的球/打席) 但其實比想像中的複雜得多...... 只要上場了就算打席,包含了"妨礙打擊"這種打者無法有攻擊機會的case 而打進場內的球又可能是觸擊or揮擊的形式 我以為公式中的安打雖然包含了BUH,卻無法把所有Bunt Attemps算進去 直到研究完BU的所有情況後,才知道自己繞了一大圈 因為BU的結果只有AB或SH兩種、或者是該打席繼續XDDDDDD ---------------------------------------------------------------------- PS. 1.BR沒有記錄BU,只有SH 而在細目中,也有分別記錄成功和失敗的 特別注意的是,一打席最多只會記失敗一次(上面的情況3&4,不會記錄為失敗的SH) 2.FanGraphs有記錄BU,不過沒有像BR一樣記錄SH的細目 有趣的是 FanGraphs竟然把 BUH(觸擊安打) 和 IFH(內安)分開 EX:2003年的腿哥有17支內安,偷點的安打卻有31個!! 我以為觸擊安打會記錄成內安耶...... 也就是 IFH >= BUH 別跟我說腿哥偷點的31支安打中,有14支飛越了內野...XDDDD -- 真正讓你勇敢的,從來就不是你的感覺,而是你的行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9.217
ForwardSpace:簽名黨有出處嗎? 10/11 09:39
arkod:這篇好專業喔 XD 不過我喜歡數學多一點的 XD 10/11 09:46
hsiaoyoshye: END 10/11 09:46
Tulowitzki2:這篇不難啊XD 只是回歸最基本的定義問題 10/11 09:47
Tulowitzki2:不過很多定義都被想得太簡單,偶爾還是要動腦歸類= = 10/11 09:48
Tulowitzki2:簽名檔自己是曾經看過但也不記得出處在哪... 10/11 09:53
Tulowitzki2:應該是跟棒球無關的地方啦XD 10/11 09:54
nolander:推 10/11 10:18
bjoke:我在阿格西的自傳上看過簽名檔的這句話 10/11 10:36
cheer16max:之前看到有人說Ni的BABIP太慘..我一直以為是"打進場內" 10/11 11:49
cheer16max:的機率而不是"打進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orz 10/11 11:50
cheer16max:如果一個投手的球常常"被打進場內"(不論安打或出局) 10/11 11:50
cheer16max:機率上會形成安打而失分的比率也會比較高吧? 10/11 11:51
cheer16max:壓制性投手:常讓打者不是SO就是界外接殺,不讓球進場內 10/11 11:52
cheer16max:我的意思是這樣@@ 有人能分析一下嗎XD 10/11 11:52
jdtrue:不一定 HR也不算在"被打進場內"裡頭 10/11 11:55
jdtrue:對投手來說SO永遠是最佳對決結果 其他結果的得分期望值都 10/11 11:57
jdtrue:比較高 10/11 11:57
jdtrue:而打進場內的球究竟能造成多少得分效果就要看是甚麼球 10/11 12:01
jdtrue:LD的BABIP >> GB > FB 10/11 12:02
Ayukawayen:球沒進場內還有一種是保送 這對投手當然是不好的 10/11 12:31
Ayukawayen:http://goo.gl/jeou 像這張圖裡越往右上BIP%越低 10/11 12:35
Ayukawayen:如果在第二象限當然很好 但如果在第四象限雖然BIP%不高 10/11 12:37
Ayukawayen:但還不如第三象限讓打者打進場內來得好 10/11 12:38
poleslzc:這篇很棒呀,這種數據對棒球隊來說,是很重要的 10/11 12:43
evilvens:推 10/11 16:37
※ 編輯: Tulowitzki2 來自: 140.112.249.217 (10/11 17:00)
dtslim:8.野手失誤,原本是FC的短打變成all safe (不算成功SH吧?) 10/11 18:13
本來我想把這歸類為一般的出局(6. or 8.) 不過記錄上是E,所以把它加進來 感謝提醒!   ※ 編輯: Tulowitzki2 來自: 140.112.249.217 (10/11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