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公車運量的意義 是因為它代表一個城市最基本的公共固定通勤運輸 對於都會區來說 不僅是是市內對市內 更包含了市外對市內的通勤運輸 便宜 機動性高 具一定獨立姓與可及性 從來都不認為"興建捷運等同於必定正確的好政策" 三年前到現在 總是看很多人捷運就是一切的世界觀 就如同很多中國大陸網民無法理解為什麼香港會有人腦殘到反對建高鐵 這種高鐵一定好的世界觀真是難根除 回過頭來 興建捷運 一定要有需求 例如 紓解現階段的大眾運輸 因應都市更新 可預見的未來需求 民意 等等... 但是對於這些需求 捷運當然不是唯一解 也不是必然解 目前最根本原因是造成的虧損 合不合效益 公共運輸本來就不是以營利為主 虧損是正常的 沒錯 例如公車補助 有幾個縣市是不虧的? 有幾個縣市政府沒補助公車? 如果連最基本的公車運輸都沒有基礎運量 那麼捷運還能奢求有多少人光顧? 好在 公車補助花的錢不多 虧損程度政府還付得起(當然也有很多路線因付不起而停運) 例如高捷 就如我上篇所述 高捷營運不良不會是一個"新聞" 因為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是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則是一定要興建 最看不慣就是有人因此頻頻唱衰高捷 而目前高捷公司的各種"增量"政策 並無法提升基礎運量 僅僅是在降低虧損 也就是說虧損的考量本來就是很重要的 例如 新竹縣年稅收三百多億 蓋條捷運搞不好就輕易超過年稅收 另外 交通部本來就不負責縣市政府的公共運輸使用率 難道不是常識嗎? 你家巷口地上有洞 要不要說交通部怎不來負責........ 不要把台北觀點拿到各各地方就覺得不會有問題 政策不是天真的囈想 ※ 引述《cgy (北台灣東部丘陵線籌備處)》之銘言: : 有人說,上面那篇文章很沒建設性,來談一點建設性 : 1. 誰說要先有公車才能捷運? : 沒有人這樣說,這也不是真理,不過我們先搞清楚捷運跟公車差異性,公車相對於 : 捷運來說,有較好的可及性(就是可以像微血管一樣深入各地),但比較不好的 : 移動性(從甲地到乙地的移動速度 方便程度等等),當然捷運是顛倒過來。 : a.公車優先 : 因為他的可及性比較優良,反而能深入各地,如果要讓民眾習慣大眾運輸系統,不應該 : 先考慮比較方便的系統嗎? 當然他的移動速度可能沒辦法優於捷運,但是他比捷運更 : 可以提供更直接及門服務。 : b.捷運優先 : 從a到b擁有比較快速的移動性,但捷運系統比較沒有辦法深進去服務,你可以在你的村 : 子門口設立一個公車站牌,但你很難要把捷運站設立在村子或社區門口(除非貴村子 : 或社區的這個運輸走廊與次生產點),那麼通常捷運路線可能會在交通分區上設置 : ,一個分區可能好幾個村落與住宅,如果我先蓋捷運,不先弄公車,我搭個捷運還要 : 自己騎車到車站,再轉捷運,捷運站下車之後還要想辦法到我要到的目的地,如果距離 : 離我旅次目的地,用私有運具反而可以簡單達成,需要靠捷運嗎? : (目的地停車方便便宜,購車成本低,使用私人運具成本也低) : 當然你可以說捷運可以多設幾站,那我只能說捷運都不捷了,那還會去用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8.9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