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lex286541 (Miharu)》之銘言: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bfHZU_hlhw
: 不知道網友有沒有看過整個影片(請務必看過一遍) : 感覺回應都把問題模糊掉 : 大台中鐵路網就是將原有的台中市捷運+新規劃的大台中地區區域鐵路結合起來 : 若只是興建原來的路網...老實說對我們台中縣人來講根本沒有助益 其實主要是因為台中縣的人口密度太低,區域太大, 台北縣平均約20000人/平方公里,(鄰近台北市平均) 台中縣平均約2000人/平方公里,(鄰近台中市平均) 光是人口密度就差了十倍, 使用軌道運輸除了效率低(班距太長), 而且營運成本也相當可觀。 : 以下是我的看法 : 影片中所講的后里大甲 清水潭子 東勢豐原 大甲大安 台中港線 基本上就這幾條線來說, 個人覺得搭乘率都相當低, 可能的路線大概就 清水->大雅->台中(高落差高難度) 清水->沙鹿->台中 東勢->豐原->潭子->台中 實際上有通勤需求的也就只有這三條線 也都是上下班會塞車的主要幹道。 大里太平可以利用台中捷運, 大甲烏日大肚后里可以利用台鐵轉乘, 大安梧棲就忘了他吧...根本沒住多少人,公車都沒人搭了 : 若是以架空電線+1067或1435軌距興建 : 其實費用真的比北捷高捷的第三軌設計省掉很多成本 第三軌成本比高架電纜低哦。 : 甚至一些路線先興建非電化單線 但預留未來擴建為雙線電化區間的空間 : (后里大甲線 大甲大安線 東勢豐原線) : 可以以單節列車跑這些運量較少的路線(車上收費) 列車的調度會是問題, 如果沒有電氣化,單節車廂運轉, 每節車廂都必須有動力。 (架設這樣的線路才這點運量,可能蓋嗎) : 再視未來狀況擴增...避免初期運量不足的窘境 : 至於蘇嘉全講的高架化...老實說沒必要 調班調得好就沒問題 一些路段跑平面就可以了 : 都會區建高架或地下另當別論 : 至於后里大甲線用五分車路基...一些路段需要更改 : 這條舊路線后里段並沒有經過后里市區 而且有些路段已經是中科基地 : 應該從后里車站南端開始 拉至后里市區(即墩仔腳)附近並設"鄉公所站" 造福市區的民眾 : (后里市區離火車站非常遙遠 也沒有公車到達 火車站沒有廣場 : 再拉到月眉糖廠後才沿著舊路到大甲 : 台中港站到港廈段...是台中港貨運線 應該再延伸回龍井 過去日本人建築台中港時就有 : 規劃港區環狀線(龍井運煤場那裏還看得到舊跡) : 剩下的就是跟網友談的台中市區捷運整合起來 : 這些未來的新路線 應該要成立台中鐵路公司(市政府 民間共同參與)來管理 : 與台鐵商討山海線區段共用路段 有時候看著這些地區的公車經營模式, 我覺得把建設鐵路1/50的錢去提升公車系統, 都比在這邊天馬行空實際多了。 : 這樣的設計 日本早就行之有年 : 可以做為參考 : 成田機場的skyaccess跑千葉的田園都市段就是與多家公司共用路段 :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