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3/5/2w7j3.html 墜5米洞 北捷副站長傷重不治 更新日期:2011/08/03 11:49 (中央社記者陳培煌、黃旭昇新北市3日電)台北捷運頂溪站郭姓副站長,今天清晨測試 防洪設施時,跌落電扶梯下5米坑洞,遭坑內機械與橫桿卡住。新北市府消防局據報,切 斷坑內阻礙後,救出送醫仍宣告不治。 市府消防局表示,今天清晨5時許接獲捷運站報案,指稱疑似有人掉入坑洞,但遍尋不著 。趕抵現場後發現,郭姓副站長跌入電扶梯坑洞內,消防員看不見傷者,呼喊也無回應。 由於坑洞相當窄,還有許多橫桿與機械阻礙,消防人員很難進入施救,於是出動破壞剪、 油壓剪、切割器等,將橫桿切斷救人。 消防隊員描述,直到約上午7時,發現副站長趴臥在深度約5公尺的坑洞內,但沒有反應。 消防隊員持續切割橫桿救人,最後將身體扭曲、被機器卡住、身體多處外傷的郭姓副站長 救出。 傷者於上午8時17分送永和耕莘醫院急救,但急救後仍宣告不治。 台北捷運公司表示,捷運頂溪站今天凌晨2時40分許,測試防洪設施組裝,工人自捷運1號 出口搬運長達3公尺的防洪擋板時,疑因操作不慎,防洪擋板一端碰觸到天花板,另一端 因反作用力,掀起電扶梯踏階。 台北捷運公司公關課長凌啟堯指出,副站長當時不慎跌入電扶梯的坑洞內,立即通報新北 市政府消防局。 台北捷運公司在處理事故時,暫時封閉頂溪站1號出口,捷運工作人員疏導旅客由2號出口 進出。站外道路正值上班尖峰時間,加上施救的消防車、救護車,一度交通壅塞。事故發 生原因,仍待檢警進一步調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0.46.206
KoShiyen:RIP....搭了那麼多次從沒想過下面是個兩層樓深的大洞 08/03 13:14
tonmeister:R.I.P.才34歲....真的太早走了..... 08/03 13:18
globalhawk:不是一直說攜帶大件物品或重物要改搭電梯嗎... 08/03 13:24
roid:3公尺長的東西沒辦法進電梯 08/03 13:44
KumoiIchirin:RIP 08/03 13:47
chewie:有機坑的部分應該只有上下樓的平台底下 可能是掉到斜面部 08/03 13:58
chewie:份台階下面了 http://goo.gl/Xv2Hj 參考電扶梯示意圖 08/03 13:59
wefun:那個洞到底長啥樣子 08/03 15:33
hicker:應該說 不是洞 而是斜坡 就是電扶梯斜面的底板 08/03 15:36
chewie:對啊 就是一路順著斜坡滑下去了 08/03 15:39
lega:http://goo.gl/TuEGd 這新聞有示意圖 08/03 15:58
chewie:本篇新聞說是有工人 不過上面這篇是說是副站長自己搬動器材 08/03 16:07
chewie:如果演練規定兩人 自己卻一個人去搬的話... 08/03 16:08
paint:頂溪站根本就是大站 處處節省人力省到出了人命 XXXXXXXXXXXX 08/03 16:28
fallujah:如果電扶梯運轉中掉進下面 那應該當場... 08/03 16:32
chewie:這裡的大小站可能不是依白天出入人數 而是按照站體面積/出 08/03 16:38
chewie:入口數量之類的站體硬體條件而定吧 08/03 16:38
globalhawk:我覺得不應該忘下定論說省人力 而是有沒有按照標準操作 08/03 16:54
globalhawk:程序做事情... 如果說今天工作只是單純巡視站區 的確 08/03 16:55
globalhawk:一個人就夠了啊 08/03 16:55
hicker:SOP是最高準則.... 這件事的SOP應該是兩人作業 08/03 16:57
globalhawk:嗯 該兩人做的是情就是要兩人沒錯 08/03 16:59
paint:依照樓上兩位的思考 那麼已經可以結案了 副站長未依規定進行 08/03 17:07
paint:演練身亡 應予裁罰 並表示同情 END 08/03 17:08
furuuchi:線上技術員都在搞外包約聘了, 為啥啊? 08/03 17:13
furuuchi:裡面最愛講的就是依工作說明書, 依規定, 可是呢... 08/03 17:14
furuuchi:常常是上層在逼下層搞非法~~~ 08/03 17:18
fgvb:RIP 08/03 23:14
Seirra:R.I.P. 08/03 23:18
Auslayer:扶梯當時很暗吧 踏板破洞 就算兩個人以上在走 走在前面 08/03 23:38
Auslayer:的人沒看到洞跌入 走後面的人能做的大概就是即時拉住 08/03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