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g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edo (Deed is good!)》之銘言: : 在美國有觀察到一些現象 : 美國的平均MTG水平是比台灣平均水平低的 : 而且還蠻多人是保持一般休閒娛樂的心態來玩的 基本上,這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生態;銷售量的百分之八十源自於願意掏錢  的休閒玩家,和百分之二十試圖挑戰賽場的選手。  然而在台灣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首先,台灣的國民所  得只有歐美日這些先進國家的1/3,但是卡價基本上相去無幾,因此能夠把  MTG當作一個純休閒的玩家比較少。以一個在 Friday Night 有競爭力的趣味  套牌成本2000~4000來說,這些MTG消費大國的相對價格大約是700~1200元;  因此他們的休閒玩家打得起也願意組套牌來參與這種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的活動。  在台灣,因為投入的成本比較高,休閒性質的玩家(尤其是學生)會因為CP值的  考量而選擇其他成本更低的娛樂,或者選擇嚴控預算的方法在這個娛樂上掙扎;  但是MTG畢竟是一個商品,它的發展目的就是為了吸引玩家消費。一個預算有限  的玩家很難真正享受它完整的樂趣。  前述原因再加上文化語言等隔閡造成了能長時間堅持下去的玩家多半是以精進  和求勝為目標。更慘的是就像下面您提到的,精進求勝到了一個程度也不會出  國比賽,辛辛苦苦所為何來?只得到差不多的時刻見好就"切"了。  我在第一篇文章提到過,把這些賽場的負面現實完全歸咎給單一或部分的玩家  過分沉重就是這個理由。外國的月亮未見得圓,但是一定比台灣圓;因為在現  實上台灣的比賽環境比別人差,造假的誘因比別人強,但運動精神的教育卻相  對薄弱。 : 從PRO的賽場報告來看,他們真的很enjoy世界巡迴比賽的感覺 : 而且由於積分關係,他們大概都享有3bye,這也是讓他們巡迴比賽的一大動力 : 加上物價水準的關係,我猜他們寫一篇賽場report至少有200美金的收入 : 我想這些人是不會輕易讓自己的積分送人的,留下來對他們用處很大 : 相較之下,在市場較小的狀況下,台灣玩家出國比賽的期望收益很可能是負數 : 因此積分沒啥用,選擇立即性的獎品分贓是符合風險最小化的原則  除此之外,對於這些老屁股這也是台灣MTG競技要展露頭角最有效率的方式。  不了解的人或許以為誰來行賄他們都會買單,可是實際的情形是他們會讓,除  了錢和獎品,多少也是因為他們相信提案的一方確實是有實力足以代表台灣的 玩家。今天一個新手提同樣的條件要去買,未必能夠成功。(當然,出得起十萬 買一局的另當別論)  從一種江湖上英雄惜英雄的角度來看,他們當然覺得犧牲掉其他玩家的些許  權益算不了什麼,反正你資歷淺投資少,讓你贏了也不能怎麼樣。    從長遠的市場發展來看,這些想法當然是有害無益。   : 但是我猜這對選手的心理素質是有負面影響的,有點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感覺 : 我指的是MTG的運氣成份有時候很重,如果比賽完了3-5年還念念不忘 : 假如當初我不跟他split\我跟他split會如何,這對選手就是一種負擔了 : 雖然很難,我還是希望台灣選手能多多參加GP PT能讓歐美老外見識到 : 日本以外台灣也是很強的!  就我所知,會讓的人多半就不會多想。這些選手的求勝心都很重,如果真的  想出國也有能力出國,又或者認真想打職業,他們是不會讓的。 -- 艾客米桌上遊戲世界 http://www.akmigame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05.113 ※ 編輯: lantieheuser 來自: 218.166.105.113 (09/24 05:31)
redo:我最後本來是想講求勝壓力的經驗,後來因為我個人只有 09/24 11:07
redo:跟人split以後,沒啥動力打牌.停了七年,所以才寫這個 09/24 11:08
kingofu:推這篇 09/24 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