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lays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michaelangel 信箱] 作者: breath35 (ddd)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馬來西亞留學生,不是僑生! 時間: Fri May 10 10:08:55 2013 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特稿】在台灣接受大學和研究所教育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有機會在 身邊接觸幾位「馬來西亞僑生」。這樣的稱呼,來自大中華的國族思維,卻是完全錯誤的 ! 大馬人才外流,心繫家園 大馬人才外流問題嚴重,2011年世界銀行的〈馬來西亞經濟監督:人才流失〉報告就指出 ,移民海外的大馬僑民有一百萬人,且3分之1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公民旅居海 外,多是因為馬國的種族政策導致就學和發展機會不均等,以及國陣一黨專政下的貪污腐 敗使得社會制度不如海外國家、甚至台、港、星等華人社會先進。 但從大選時海外馬僑回國投票之踴躍,到8日數百位在台留學生自發聚集台北中正紀念堂 自由廣場前,響應馬國的〈人民之聲.聖潔之聲〉黑衣集會,可見即使遠離國土,馬來西 亞人依然關切國事、心繫家園。 這一次馬來西亞大選,海外大馬公民除了通訊投票者,返鄉投票人數估計約達百萬,在香 港、台灣與新加坡工作和求學的大馬人尤其多。 以僑生身份居留的馬華 馬來西亞留學生許多是依循僑委會的入學管道,確實是以「僑生」身份居留。但實際上, 在台灣留學的馬來西亞學生清一色都是華人,僅是依據語言和文化之便;這些留學生家庭 並非從歷史上的中華民國「僑居」在外者,而是與「台灣華人(漢人)」相同位份的「馬 來西亞華人(漢人)」。 在明朝、清朝時期,有大批華工到東南亞越洋謀生,其中以廣府人(廣府、高州、五邑) 、閩南人(閩南、潮州、莆仙、福州、海南、雷州)以及客家人最多。馬來西亞與台灣的 漢人社會(華社)形成的背景都基於這樣的早期歷史因素。 只是因為地理位置接近,在台漢人以閩、客人為主,而廣府人則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雪 蘭莪州及霹靂州佔大宗,在柔佛州也很多,文化和方言的複合度高上許多。 華語文造成的誤解 中華民國成立後,確立了北京話(官話)作為華人通用的「國語」。受文化軟實力的影響 ,馬來西亞近代以來也有將華文(國語)確立為共通語言的傾向。 即使播遷台灣後,中華民國依然以中華民族的正統自居,所以凡是來自中華民國兩岸三地 「憲法國土」以外,黃皮膚說中文的人,都以「華僑」視之。 但儘管這是出自好意和親切感,背後卻可能延伸出與馬來人的「排華種族主義」沆瀣一氣 的正當性論述;彷彿他們應該創造終極認同、應當回歸的認同性敘事,是中華民族「龍的 傳人」、「炎黃世胄」,而不是公正公平、惠益同沾、族群融合的「一個馬來西亞」( 1Malaysia)。 馬來西亞人之夢 在這次大馬選戰中記者有幸親身走訪馬來西亞四個城市:在前往檳城(Penang)和北海( Butter Worth)的巴士上,和從上一代起就改講英文的一對拉曼大學生兄妹聊著以創製短 片和翻拍《KL Style》爆紅網路的jinnyboytv,以及小學、中學、高中、大學變換四種不 同主要教學語言的奇特馬來西亞教育。 在吉隆坡的計程車上,和馬來人司機用英文夾雜少許初學的馬來文口沫橫飛地聊天;穿越 繁華摩登的武吉免登路(Jalan Bukit Bintang)後,在中國城下榻的旅館窗外抬頭竟看 見「吉隆坡尊孔獨立中學」的大大紅色題字。 在霹靂州的金寶(Kampar),小食檔享用著老鼠麵,在大街上拖著行李閃避隨意轉向的摩 哆(打檔機車),拍下這座百年老鎮上堪稱古蹟的舊式建築,想像依傍在這座大山下的「 錫礦之鎮」過去是如何地地靈人傑。 歷經大山腳(Bukit Mertajam)民聯激情的選前之夜,和祖籍潮州的大嬸們摩肩擦踵地舉 牌造勢,隔天早晨卻在巴裡文打(Parit Buntar)喝著發跡自宜保(Ipoh)的老鎮白咖啡 ,靜靜地回想這一切。 為美麗的自由之鄉歌唱 和操著各色不同語種和口音的人們費力攀談,與這片土地從完全陌生到逐漸認同,在在令 人深刻地感受到,無論去年709為淨選上街自動掩護彼此、對方警方辣椒水攻擊的巫、華 、印人,到那些為這次大選奔波吶喊的馬來西亞華社,以至於5月8日站在自由台灣土地上 的「自由廣場」前。心懷祖國的大馬留學生,心裡都有一個夢。一個馬丁路德‧金恩的夢 : 「在自由到來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兒女們將以新的含義高唱這支歌:『我的祖國,美麗 的自由之鄉,我為您歌唱。您是父輩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驕傲,讓自由之聲響徹 每個山崗。』」 在5月8日自由廣場參與集會後,一位從馬來西亞留學台大的賴小姐透過臉書分享了一則動 人的留言:30年前一位畢業於吉隆坡尊孔獨中的朋友,在臺北的公車上微笑著說:「我希 望有一天我們會像美國人一樣,說自己是馬來西亞人,而不是華人。」 身為台灣人的我們,能為馬來西亞華人所能獻上的最大祝福,就是將他們視作馬來西亞人 ,而非「華僑」。 圖說:心懷祖國的大馬留學生,心裡都有一個夢,一個馬丁路德‧金恩的夢。攝於馬來西 亞霹靂州的金寶。(Photo by 邱慕天/台灣醒報)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1068 命名之爭?「僑」的定義是什麼? Yahoo留言評:一定是台獨份子寫的。 http://tinyurl.com/cgabhch -- (But I am no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12.98
zeze:反觀台灣 還在中華民族勒 顆顆 05/10 10:09
sleeeve:白俄羅斯正咩學生 不是留學生 是同胞 05/10 10:09
BDG:特稿… 05/10 10:10
zxcvforz:哪裡生的就哪裡人,別再什麼中華民族啦~ 05/10 10:11
ndr:有僑生有外籍生.問題是:不是外國的每個華人華裔都是華僑. 05/10 10:11
wht810090:華僑不是要僑居他國但仍然保有ROC國籍才算? 05/10 10:13
ujma:中華民族本來就是政治語言 統戰用 多數民族統治少數民族用 05/10 10:13
wht810090:反推的話沒ROC國籍即便是華裔也不算華僑 05/10 10:13
ujma:過去是民智為開 現在還有多少人會去信這種鬼話 05/10 10:14
wht810090:最多只能稱他們是華裔__(請自行填入所屬國籍)人 05/10 10:14
nintendose1:中肯! 英國人也不會稱澳洲 紐西蘭 加拿大人為"英僑" 05/10 10:14
Lion7788:既然是留學生 那以後的人還適用僑生錄取條例嗎? 05/10 10:14
vesia:外籍生 05/10 10:16
nintendose1:西班牙人也不會稱拉丁美洲的西裔為西僑 05/10 10:18
rotusea:一大堆名不正言不順的東西 還不改嗎 05/10 10:18
shyuwu:中華民族本來就是強姦中國少數民族以及各國漢人的玩意 05/10 10:22
alcloth:中華民族是對中華文化的文化認同 並非政治認同與制度認同 05/10 10:22
goodcial:XD 介意的話,不要用僑生的身分來不就好了嗎? 05/10 10:22
alcloth:基本上稱中華民族是沒有問題的 05/10 10:22
alcloth:我國對僑胞那麼好 有些原因是革命的時候僑胞捐了很多錢 05/10 10:23
zeze:中華民族本來就是統戰啊 是說革命關台灣什麼事? 05/10 10:25
zeze:請問那時候台灣的國籍是? 05/10 10:25
goodcial:關中華民國的事 05/10 10:25
goodcial:現在是中華民國呀,現在又不是台灣國或日本國 05/10 10:26
alcloth:望了望窗外的國旗 嗯~我確定我還在中華民國! 05/10 10:26
alcloth:革命關台灣什麼事? 八卦版果然不是個能理性討論的地方 05/10 10:27
nintendose1:孫大砲邊創造"中華民族"一辭,又邊驅逐滿人,呵呵 05/10 10:27
zeze:革命時 台灣的確不是中華民國 有問題媽? 05/10 10:28
alcloth:大陸民眾就是無法將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分開 05/10 10:28
addressl1O3:這篇作者認知很有問題 他提供的資料其實該是認同馬來 05/10 10:28
zxcvforz:"中華民族"是把血緣硬拗成文化認同的手法而已 05/10 10:28
addressl1O3:西亞僑生是華僑才對 他卻可以反過來說不是華僑 05/10 10:28
alcloth:所以才會認為大家都是中國人 大一統的思想 台灣沒那麼狹隘 05/10 10:28
zeze:我只是就時代論時代而已 05/10 10:28
nintendose1:"中華民族"只是孫大砲創造的東西罷了,根本沒中華民族 05/10 10:29
zxcvforz:而在政客手裡就成了美化自我和政治宣傳的工具 05/10 10:29
alcloth:文化認同上 基本上大家都是中華民族 但在國家認同上 05/10 10:29
zeze:那是你的文化認同 不代表所有台灣人必須認同中華民族 05/10 10:29
addressl1O3:這位作者評什麼將別人的身分認同單一化 05/10 10:30
alcloth:就不會一樣 05/10 10:30
nintendose1:中國本來就多民族,把各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根本沒意義 05/10 10:30
zeze:問題是 妳明知道中國打出的 中華民族就是統戰用的 根本不單純 05/10 10:31
nintendose1:就像美國人也不會創造一個"美利堅民族"這東西 05/10 10:31
addressl1O3:個人文化思想跟個人的血統淵源是很重要的 不懂的人就 05/10 10:31
addressl1O3:不要隨隨便便否定它的意義 05/10 10:31
goodcial:美國不是都直接說美國人了? 當然不需要美利堅民族 05/10 10:32
nintendose1:文化認同歸文化認同,跟民族有啥關係? 05/10 10:33
goodcial:中國人跟中華民族就太複雜了 05/10 10:33
addressl1O3:用美國情況跟馬來西亞相比 看似很有道理 其實根本就是 05/10 10:33
versace:有骨氣 僑民的意思本來就是要具本國國籍才叫僑民 05/10 10:34
addressl1O3:亂來 05/10 10:34
zeze:真的很討厭哪血緣那套強暴別人的認同 05/10 10:34
nintendose1:就像澳洲 紐西蘭 加拿大英裔也保留英國文化 05/10 10:35
zeze: 拿 05/10 10:35
goodcial:有骨氣就不應該用僑生的身分XD 不要用了又嫌東嫌西 05/10 10:35
nintendose1:但他們也不會去強調什麼央格魯薩克遜民族 05/10 10:35
goodcial:他也可以用外籍生的身分申請 05/10 10:35
zeze:他們是 大英民族 都屬同一個英國的! 05/10 10:35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michaelangel (163.19.9.150), 時間: 05/10/2013 10:39:09
parkson1:原po好像對馬國華人對自己的文化身份認同很感興趣? 05/10 14:41
vesting:咳咳... 華僑滿年齡後 是有選舉權跟被選舉權的 05/10 14:41
vesting: 1946,1947的ROC大選 英國跟法國都有抗議過這種做法... 05/10 14:42
vesting:能選跟被選的只有僑民代表 但是僑民代表可入席國大選總統 05/10 15:01
payeah:國家這個概念是西方來的,東方人一開始是沒有的... 05/12 17:32
payeah:至於僑的優惠制度是有歷史淵源的,當年沒有南洋華僑的支持 05/12 17:37
payeah:中華民國也不知道在哪裡XD 05/12 17:37
Kazamatsuri:孫文先生說過華僑是革命之母 05/12 17:48
vesting: 立法委員也有僑外選區 其實PRC的全國代表大會有僑民代表 05/12 23:50
vesting:應該是說 國際法體系的概念 其實清朝晚期應用得蠻多的 05/13 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