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nagem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評論:IT是否已過氣? CNET新聞專區:Charles Cooper  26/05/2003 紐約時報一發言,大家不禁都要豎耳傾聽。 過去一個月來,紐約時報已經兩度呼應「資訊科技產業已過氣」(IT doesn't Matter) 這篇文章的說法,這是發表在五月份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的一 篇文章,旨在評論資訊科技(IT)產業已經喪失了成長龍頭的特殊地位。 簡單的說,該篇認為現今IT不再是一家企業成長的策略性優勢武器,反而已經成了公 司營運上的另一項成本罷了。因此該篇認為,IT跟鐵路、電報或內燃機引擎一樣,都 只是產業發展過程中不斷興起的技術之一,因此未來發展前景將如江河日下。 不管IT是否已經變得稀鬆平常,這篇文章認為IT已過氣的結論已令人嘆為觀止。 老實說,自從網路泡沫化、成千上萬個職務的消失、以及上億市值的蒸發,再怎麼樂 觀的人也只能抱著「靜待明天會更好」的心態。 以往看壞科技產業的人總是被認為是走逆向思考部位的,但如今這卻成了產業一致的 看法,但這有助於解讀未來嗎? 面對科技產業的一蹶不振,以及未來前景,最近科技界的傳奇創投人士Don Valentine (自創Sequoia Capital公司)便發表了一些看法。 「這是科技與經濟的循環週期使然,」Valentine對著上周在美國加州Santa Clara舉 行的滿座企業人士說。「衰退是正常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景氣衰退出現。」 雖然媒體多半認為Valentine屬於語不驚人死不休那類型,但我還是覺得Valentine的 話可能有幾分道理。矽谷的問題在於改變,對於IT產業這種變化極端迅速的產業而言 ,拿過去的歷史來看未來並沒有多大意義。 1978年,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便曾發表一篇報告宣稱矽谷新創產業的前景不樂觀 ,但發表之後,矽谷便形成有史以來最大的科技廠商群聚之處。美林並非唯一預測 「槓龜」的公司,相同的悲觀論調在往後二十餘年來還是不斷出現在報章雜誌的頭條 標題上。 即使預言家言之鑿鑿,公司與公司(B2B)之間的網路商務交易今年將達到4兆美元規模; 即使網路零售商店倒了一堆,線上零售在2002年還是達到760億美元。 產業興盛與衰退往往令人擔心,但這也會迫使存活下來的廠商採取務實態度對待IT資訊 技術的資與管理。有人可能會認為過去IT基礎建設的三級跳容景不再,但我反而認為這 只是吃完開胃菜後的稍事休息而已。(陳奭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130.56
Retix:IT是什麼意思??? 推 211.74.208.225 05/10
Retix:阿 我看清楚了!!抱歉 推 211.74.208.225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