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nagem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eerru ()》之銘言: : 今天看到一個考題 : "一個良好的平衡計分卡~ : 應該要包含哪三大要素?" : 題目給定了三大要素~應該是一個研究過的結論吧... : 查不到~煩請管理高手分享一下~感謝^^ 這是我投研討會,可供參考用 蘇容萱(2004)提出將企業的策略與平衡計分卡連成一體的原則有三, (一)因果關係 (二)績效驅動因素 (三)財務連結。 因為很多企業在進行組織變革時,一不小心就會沉迷於品質管理、顧客滿意、創新等標準 ,而忘記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這些目標雖然可能導致事業單位的績效改進, 但如果把它本身當做終極目標,則不可能帶來真正的成功,因為企業的最終目標還是 財務績效,因此所有指標的因果循環關係,最終應該要連結到財務目標上。 平衡計分卡之績效評量觀念 平衡計分卡是一個以四個構面組成的績效衡量系統,它以平衡為訴求,尋求短期和長期的 目標之間、財務和非財務的量度之間、落後和領先的指標之間,以及外界和內部的績效構 面之間的平衡狀態 (Kaplan & Norton, 1996)。平衡計分卡以達成公司之願景及策略 為中心,保留傳統財務構面指標來衡量有形資產,同時納入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 三個構面的指標來衡量無形資產或智慧資本,其強調需由財務與非財務觀點來評量企業的 策略、著重資料的完整性以及全面性的評估,可說是一種全方位的績效衡量制度( Pinero, 2002)。Kaplan and Norton(1996b)在「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中一再地強調,平衡計分卡不只是績效衡量的構面 而已,而是將企業策略加以具體行動化、提昇競爭力的有力工具(朱道凱,1999)。 Kaplan 與 Norton(1996b)亦指出在大勢所趨之下,企業不得不培養長期的競爭能力,另 一方面,傳統成本會計模式又不動如山,兩股力量衝撞之下產生了一個新的綜合體:平衡 計分卡。平衡計分卡用驅動未來績效的量度,來彌補僅僅衡量過去績效的財務量度之不足 。計分卡的目標(Objectives)和量度(Measures),是從組織的願景與策略衍生而來的 ,它透過四個構面:財務、顧客、企業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來考核一個組織的績效。這四 個構面組成平衡計分卡的架構為 (一)財務構面—為了財務成功企業對股東應如何表現、 (二)顧客構面—為了達到遠景企業對顧客應如何表現、 (三)企業內部流程構面—為滿足股東及顧客企業的何項流程必須表現卓越、 (四)學習與成長構面—為了達成願景,我們如何維持改變和改進的能力。下圖為平衡計 分卡的四構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7.4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