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nagem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HUDJ_7K ] 作者: errorwinter (出現錯誤的冬季)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彭教授認為四五年級害了六七年級,合理嗎? 時間: Thu Apr 25 15:02:19 2013 ※ 引述《phaq (廢客)》之銘言: : 在我學習的歷程中,我們這代講究的是"製程改善",顯學是"作業研究"。 : 其實就是 COST DOWN. 八卦第一篇就獻給這篇了。 在這之前,我先講述"科學管理之父""時間研究之父"的故事 泰勒F.W.Taylor【1856-1917】 他出生於美國費城,曾經進入哈佛大學卻因為眼睛有問題而退學 之後去歐洲留學一段時間,最後在鄉民不喜歡的史帝芬斯學院[夜間部] 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 接下來他受雇於一家鋼鐵公司,從基層的工人做起,最後到達[總工程師]的位置 這時候,他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情緒在他胸中騷動!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他感覺"缺乏有效有系統的管理手段,無法提升生產率的嚴重障礙" 在這之後,他開始進行研究。 首先他先設定了獎金,使工人的貢獻大小與工資高低掛勾 接下來,他發現在鋼鐵公司的員工,都是自己帶鏟子去鏟原料,為了評估工作效率 他自己去研究、製作一把鏟子,定為"標準鏟",全部員工都要拿這把。 之後,他的鏟子在第三年時,材料的運送費用省了一半,而工人的薪資提高了60% 你發現這之中的差別了嗎? ============================= 在現代的臺灣,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泰勒所使用的是獎金,當工人的效率超過標準量時,給予獎金鼓勵。 台灣所使用的是罰金,當工人的效率不到標準量時,必須罰金懲罰。                          (超爽der~公司還可以省錢) 泰勒會為了工人,特別設計出標準鏟好方面他們工作。 在台灣,除非你是世界級的大企業,否則產線上「將就著用」就好的心態比比皆是。 泰勒的所作所為提高的不單只是產能,還有操作員的士氣(獎金的關係)。 而士氣這種東西你是看不到的,更難用數據或東西所形容。 而這是我覺得目前臺灣很忽略的一部分,忽略掉了操作員的人性,他們的士氣。 我覺得工業工程在美國是立意良善的,這是真的要為工人與老闆謀求雙贏。 整體公司的產量上升→公司收入增加→工人收入也增加 但是在臺灣,就有了一些變化。看著上面那條線,我想你也知道是哪裡有變化。 我也讀了作業研究、生產管理、品質管制,書上或教授,都沒有提到這就是Cost Down. 畢竟如同科目名所說的,生產管理,要做的應該是讓 生產流程最順暢化,而非每個地方斤斤計較 也許是理解的不同,四五年級生會把這種東西理解成 「啊,降低成本就好啦~」這樣子,但是光降低成本,你怎麼還能把生產流程最順暢? 這連美國人都辦不太到 我永遠記得在剛入大學的那一天,手上的書籤寫著: 「工業工程的學生,就如同產線上的醫生。」 這也是至今我對工業工程的理解。 我們該做的,應該是產線上的醫生,而操作員是產線上的士兵。 讓士兵最快速方便的解決敵人(產品),士兵有任何需要就是我們後線去補給。 而不是只給士兵一把刀就讓他上戰場殺敵,當他從戰場上離開要回歸正常生活時, 薪資卻五年沒成長。 --
BGirlAlu:...我真的很害羞,有沒有我可以搞自閉的活動啊07/06 16:21
BGirlAlu:就是可以讓我坐在角落意識不到我的存在的那種活動啊07/06 16:22
C2C:有,告別式07/06 16: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4.245.17
wht810090:橘越淮為枳 04/25 15:03
koko147:推薦這一篇文章 04/25 15:03
ckshmacaca:只能推了 04/25 15:04
STi2011:企業管理念的很煩齁 04/25 15:04
Refauth:專業文給推!! 04/25 15:04
Aristolochia:專業推 04/25 15:05
halow: 04/25 15:05
sunlucky:推工工人 04/25 15:05
winiS:在台灣 一份好的SOP會造成混亂 所以每個人進來都是跟前輩學 04/25 15:06
Aquari: 白賊義:發明無薪假的人 應該拿諾貝爾獎 04/25 15:06
STi2011:你少了一個 罰金之外 變相責任制=上班時間你就是得做到死 04/25 15:07
STi2011:下午茶 手機開機 這是相當惡毒的事情 有些連上WC都有規定 04/25 15:08
這裡可以講到另一個事情 泰勒也有要求要制定出有科學依據的"合理日工作量" 問題就來了,怎樣算合理? 今天假設產線上有三人可以一天生產100,大部分人一天生產80,兩三個人60 也許合理的工作量是一天生產80(這個數字要詳細計算跟測量,先假設) 但在臺灣,很容易變成100(既然有人可以一天生產100,那大家都要給我到達這數字~) ※ 編輯: errorwinter 來自: 111.254.245.17 (04/25 15:14)
STi2011:事情做好了? 不會自己找事做嗎 還要我叫嗎 我花薪水的耶 04/25 15:09
seafood:推觀念 04/25 15:10
lipsred1006:希望檯面上的老闆也有你一半的管理素養........ 04/25 15:12
ssembla:沒辦法,華人世界把國家私產化有幾千年了,公司照著做而已 04/25 15:13
isaacisaac:可惜檯面上老闆只相信他們的經驗 04/25 15:13
rhox:有腦子的只能在下面當狗,舔上面那些沒腦子的腳趾 04/25 15:13
ssembla:很多國家還在以為國家是家族的咧 04/25 15:14
apple00:我只希望手上有一把槍 能讓老闆去跟上帝對話 04/25 15:15
hpychang:那裡可以找到有這樣觀念的學生! 04/25 15:16
我相信各大學的工工系都會有這種觀念
teiamatozero:瑪九:這裡是鬼島,怎麼可能會有勞工呢通通抓去當奴隸 04/25 15:18
shenasu:可以變網頁版分享嗎? 謝謝 04/25 15:19
可以,也可以不用特別標示我ID之類的,隨便分享都可以
dingcross:推推 04/25 15:19
cherman:工工人在台灣幾乎都是工廠打雜的… 04/25 15:20
JJFROMCIA:標準鏟 先前在某知名飲料公司上班擔任原料人員時 04/25 15:21
Anorar:辦公室文具還要自備~沒有的話標準筆就是玉兔... 04/25 15:22
wht810090:這篇有料有認真還有增補,再推一次 04/25 15:22
JJFROMCIA:新廠主管不打算買量杯量筒對同事說: 你不會用目測的嗎 04/25 15:22
Djuda:政府跟企業永遠看不到這篇文章,年輕人永遠草莓族 04/25 15:23
serval623:小心你要被689鬥了 04/25 15:23
其實這篇跟689比較沒關係...主要是勞工與資方的問題... ※ 編輯: errorwinter 來自: 111.254.245.17 (04/25 15:29)
xboxandone:推 04/25 15:27
DarkerDuck:這篇講得很好,Google也為了降低成本自己用大量廉價的 04/25 15:28
DarkerDuck:伺服器去組成Google機房,再用軟體failover去提生服務 04/25 15:29
DarkerDuck:品質,但對於員工可是半點都不會costdown的 04/25 15:29
diefish:在台灣還有XX經理兼任OO主管 04/25 15:48
ogcman:那些資方的管理學都是白讀的 看看書 再看看台灣 很諷刺 04/25 16:15
lisy1991516:推 鬼島慣老闆沒遠見 做事又只做半套 04/25 16:16
lungerX:push 04/25 16:22
tsongs:我不是工工的 但做的跟工工差不多 04/25 16:28
tsongs:不過沒有碰到校率不到扣錢的 只有高效率會加獎金 04/25 16:29
這個比較常出現在傳產與較小規模的公司 雖然跟產線無關,不過我覺得這種現象最容易是出現在偏業務的身上(電訪推銷之類的) 額外還有一種是剛好如您所說再綜合的 高效率會發獎金,低效率則罰金。 這種的狀況則很特別,員工之間的禁忌就是問對方薪水。 假設今天甲的好,乙的效率比較差,就會變成甲加薪,乙扣薪。 雖然事實上是因為乙的效率不高而被罰, 但乙的想法則容易變成 「甲偷了我的薪水。」(畢竟人比較難檢討到自己) 有時候我會覺得制度真的頗難設定,還要考慮到人性的想法。
tsongs:我不知道台灣有多少企業會有效率不到扣錢的處分 04/25 16:30
tsongs:不過我邊都是高效給獎金 會扣大多是出錯 特別是造成報廢 04/25 16:31
tsongs:其他很同意 但台灣都是效率不到扣錢我不覺得 04/25 16:32
ivypig27:推!! 04/25 16:33
tsongs:鞭子放在正確操作 胡蘿蔔給高產出 不然早垮了 04/25 16:33
※ 編輯: errorwinter 來自: 111.254.245.17 (04/25 16:36)
tsongs:業務沒有SOP沒有最佳化方法 不能拿工廠做業類比 04/25 16:34
tsongs:你說的方法內容連我不是工工出身的都懂 我不認為沒人知道 04/25 16:37
因為要說明簡單一點 ※ 編輯: errorwinter 來自: 111.254.245.17 (04/25 16:40)
TrunkV:推薦這篇 可惜在台灣 來自國外立意良善的方法 多被扭曲誤用 04/25 16:37
TrunkV:讓我們常常發現 當老闆們的似乎是嘴砲無敵就行了 04/25 16:38
tsongs:不是的 這些是基本 比較有規模的公司都應該做的不錯 04/25 16:40
tsongs:台灣問題不在這方面 你拿這來比喻我不是很認同 04/25 16:41
tsongs:雖然你講的都對 但我不認為你找到病因 04/25 16:41
tsongs:台灣不是單一問題 全世界很多地方都發生 只是台灣比較明顯 04/25 16:45
henry70028:專業推 04/25 16:46
tsongs:這問題比較是結構問題 不是單純推到老闆就解決 04/25 16:46
tsongs:我看來你講的頂多是果不是因 要往前推好幾步 04/25 16:48
這裡我也贊同 真的要說,也可以說台灣代工起家所以到處能省則省、政府效能不足(啪啦啪啦一長串 台灣會到五年薪資沒成長,有太多原因了。 我講的也頂多只是果 ※ 編輯: errorwinter 來自: 111.254.245.17 (04/25 16:51)
dcoog7880:推 04/25 16:55
NishinoRei:雖然我不認識泰勒 但我很榮幸認識你 04/25 17:10
cloudwolf:推這篇 04/25 17:26
Hanbor:推觀念正確...不過在台灣IE根本是雜工兼走狗...幹...哭 04/25 17:44
phaq:推薦一下 其實我知道 但實際你知道 04/25 17:45
linsmile:這大家都懂~就是台灣老闆不懂 04/25 17:45
Hanbor:光傳產老闆兒子女兒接個特助 IE就死光了... 04/25 17:47
RobertAlexy:寫得好棒! 04/25 18:01
otaku5566:泰勒應該是全台灣最多人認識的管理學者,因為國考會考 04/25 18:12
js0431:推 04/25 18:29
capitalM:如果底新低到無法養活自己,那不發獎金就等於扣薪了 04/25 18:32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RungTai (140.114.139.134), 時間: 04/25/2013 18:51:28
k6870:最恐怖的是每年要成長的這件事,一樣的機器 一樣的人 06/09 17:26
k6870:每年要成長5%頭幾年可能有效 後面幾年就只能壓榨勞工了 06/09 17:27
k6870:跟IE一點關係都沒有 老闆還可以說一定有辦法 06/09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