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ket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端看大家把行銷和銷售這兩個詞定義的廣還是狹隘一些 銷售這個詞用中文字來看你就很容易把它當作一定要賺錢 但在英文sell這個單字中,它會是一個較中性廣義的字眼 像是 sell an idea to XXX 這可能只是在講我要說服誰接受這個idea而已 當你這樣看sell這個字的時候,你就可以很清楚知道sell後面接的可能是金錢的報酬 也有可能是意見的推廣,甚至是價值觀的認同。 如果你同意以上的論點,那我認為行銷的最終目的,確實100%跟銷售做掛勾的 只是在商業的世界當中,銷售(sell)帶來的是金錢而已 但跳出商業的世界呢? 前面有人提到的社會企業並不包含在這裡,因為他還是企業(coporation) 公司(company) 非營利組織、公益團體 一樣要行銷 這也是最近十幾年才開始建立的領域 他們並不要求金錢的回報(不以金錢報酬為最終目的),而是價值觀或行為的改變 不吃魚翅、以領養代替購買、反核四.... 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宗教,慈濟、天主教等等他們推廣的用的就是行銷 目前國內也有政大企管行銷學教授張愛華老師在研究這塊 如基督教論壇報的行銷 中間的過程或許包含金錢的交易與收入,但你不會說我要靠基督教論壇報賺大錢 而會是我想要讓更多人可以認識主 這才是它最終的行銷目的 (ps我不是教徒) 舉個更近一點的例子,當Facebook成立之後 開始在學校推廣而還沒商業化的階段 你覺得他們做的推廣(promote)與溝通(communicate)是不是行銷的一種 這也是不少創業家創業的理由是改變世界、解決需求 而不是賺大錢 你可以說這是嘴砲,但在世界上 真的存在一群這樣的創業家 而且數量還不少 網路的興起開啟的行銷大門 並不是只有產品而已,更多的是服務/價值觀等非營利的部份 所以我認為銷售(sell)與行銷(marketing) 都是在於價值(觀)的傳遞 交換 (有板友提到需求,我認為這是價值的來源,或是價值高低的評價標準) 而這個價值 有可能是金錢 有可能是觀念 有可能是行為的改變 行銷 銷售本一家 而且互為因果 只是在流程上所處的位置不同而已 ※ 引述《ritandy (。瑞天帝.˙.)》之銘言: : 我可能不會回太長..言簡意賅的回應一下... : ※ 引述《alanpig ()》之銘言: : : 基本上Nao大及rit大所信奉的「行銷」,和我及mis大所認知的「行銷」定義不一樣。 : : N大和rit大是從「銷售」為出發點去做行銷,任何行銷的行為都要能促進"銷售"; : : 我和mis大比較接近以「需求」為出發點,任何動作都要能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 : 其實課本上的定義 或是大家常說的行銷與銷售的不同 (創造價值、需求等) : 這些東西大家都讀過 也都滾瓜爛熟... : 但是回到實務上來看 滿足需求的目的 無非還是希望你的TA能夠花錢買帳 : 以"需求"為出發點聽起來好聽 但是其實就是要賺錢 : 只是他從更前端的規劃(包含產品設計)就開始注意 : 讓最後一段實際交易的銷售過程變得簡單 : 或許這樣把行銷講得很low、很市儈 但是卻很務實 : 99.99%的公司會想要行銷部,成立宗旨都還是為了...銷售 : : 用比較白話的方式來說: : : 銷售-「我要賺你的錢,所以我才做這些事。」 : : 需求-「我會、也能滿足你的需求,那你自然會拿錢來跟我換。」 : : 但是中間一樣都會做市場研究、策略規劃、品牌建立等等阿。 : : 兩者可說是殊途同歸,都能「促成交換行為」。 : : 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而已。 : 難道行銷就不是"我要賺你的錢,所以我才做這些事"嗎? : 行銷又不是做公益 就算是品牌形象塑造的最後 還是希望消費者來交易你的產品 : 而你所定義的需求 難道套用在銷售上就不成立嗎? : 產品售後服務或是隨call隨到的仲介 算不算是透過滿足需求讓消費者買單? : 性工作者在街頭攬客 算是行銷還是銷售? : 用這樣的定義去區分銷售跟行銷是很模糊的 更不要說切入的角度... : 更進一步來說 所有"銷售"的目的 不論是透過促銷、殺價、推銷... : 不也都是"使交易成立的過程"嗎? : : 只是當你們在解釋行銷這概念時,一提到「銷售」這字眼, : : 仍然很多人會直接把它跟"促銷"(業務)畫上等號; : 首先、行銷本來就是從銷售演化而來 這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 不管你翻譯"營銷"還是翻譯"行銷"都是有個"銷" : 我只是想要表達"營銷"比"行銷"更能貼切現代對於marketing的定義 : 再來、銷售不等於促銷 : 會把銷售跟促銷畫上等號的人 跟把行銷跟打廣告畫上等號的人 差不多 : 不能因為"望文生錯義"的人 而扭曲銷售的本質 : 進而說我們在解釋"行銷"的時候 一定要掩蓋"銷售"的腳色 : : 所以結果他們還是沒法有效意識到「促銷」或「業務」都只是行銷範疇內的一個區塊。 : : 就像廣告、公關其實也都在「行銷」底下,只是都能獨立成一門學問就是了。 : 這邊突然出現"業務"這個詞... : 業務、銷售、促銷三者是不同的東西...就不囉嗦深究 : 只強調一件事情 : 說"業務"是行銷範疇的一個區塊有點怪... : 一個是腦、一個是手,腦跟手相輔相成,但是很少有人會說手是腦的一部分 : : 以「需求」為出發點的話,我會說- : : 不管是口碑、病毒或品牌行銷,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能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價值: : : 「我們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 : 當需求不斷被滿足的過程當中,自然就會帶來"銷售"。 : ^^^^^^^^^^^^^^^^^ : "了解價值"只是一個手段 目的是為了"帶來銷售" : 你最終最終 要的那個end result到底是誰? : 那個end result就是一開始投資行銷的原因 : : 推 ritandy:不懂"使交換行為成立的過程"跟"經營銷售"有何不同? 01/20 19:41 : : → ritandy:不知道是誤解了"經營"還是誤解了"銷售"...或誤解了"行銷" 01/20 19:42 : : 本來就是一樣的阿,我們都在講「行銷」不是嗎? : : 但我上篇也說過了,用這字眼是為了要能引導別人跳出「銷售」這框架... : : 你自己當然了解「經營銷售」包含很多層面, : : 不過你同事或上司可能仍停留在"行銷=促銷(業務)"層面; : : 如果你沒有要說服別人擺脫舊的行銷思維,那「經營銷售」當然是OK的。 : 最一開始原原po談的是"望文生義"這件事 我也純粹就字面意思去闡釋 : 跟"說服別人行銷等不等於銷售"有什麼關聯呢? : 我想行銷這個詞被創造時 他的確跟銷售是高度類似的 : 要改變印象 怎麼會是靠修改詞彙呢? : 如果改變詞彙比較有效的話 marketing應該翻作 創需 囉? : : → NaoGaTsu:行銷為什麼要看轉換率?Ans:為了銷售。 01/20 23:21 : : 對阿你說的沒錯! : : 從「需求」的角度來說, : : 這可能代表著我們沒法說服別人說我們能滿足對方的需求; : : 或是我們的東西不是他們需要、想要的。 : 這樣去換句話說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 還是老話一句 "需求"是一個方法 "銷售"是目標 : 如果"滿足消費者需求"是某一個職位的最終目標 : 那個職位應該叫產品研發 而不是行銷... : : → NaoGaTsu:很意外嗎?企業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01/20 23:27 : : → NaoGaTsu:就算是Patagonia,行銷的目的仍然是為了銷售。 01/20 23:27 : : 推 volkyrie:Hep about social marketing ? :-) 01/21 09:22 : : 你發現盲點了,華生! : 可惜盲點偏題了阿,福爾摩斯! : 我想現在大家是在針對基本名詞定義在討論 : 如果講到企業不當經營或是經營者對目標的扭曲 那就講不完了... : 「使交換成立的過程」或是「經營銷售」都有一樣的問題啊! : 將不良債券"層層包裝"以後當作金融商品販售 : 不就是為了讓真相可以被遮蔽、用美好利率迎合買者需求、讓交易可以被成立嗎? : 究竟生出這樣一個看似符合需求的商品 是行銷使然 還是銷售使然? : 我想用人性觀點來切行銷是"營銷"或是"創需",不是一個好的分界線 : 再來是提到代工轉型這件事情...似乎又更遠了 : 台灣代工沒落 倒不是因為市場萎縮 是因為大陸代工更具有競爭力 : 台灣以前代工的東西 這些需求還是在 只是現在都跟大陸廠商買 : 所以雖然大家都說"台灣代工沒落 轉型品牌是一個突破的機會" : 但是不代表"不轉型品牌是代工沒落的原因" 這個因果邏輯要先拉對... : 不過這個議題視產業不同有不同原因 也很難幾個字有定論 : 最後 我個人還是覺得 : 做行銷不要覺得銷售很low很不入流 只會追求數字與毛利 : 儘管行銷包含的scope很廣 但是行銷從銷售來 最終還是得回到銷售去 : 做行銷 不管是創造需求還是促進交易 其實 廣義來講就是經營中間那一步的銷售 : 如果能體會我的意思 那其實我們就是在講同一件事 : 上司或老闆會怎麼誤解行銷 不是幾個詞彙上的定義可以解決的.. : : 所以近來才會越來越多人在討論甚至實踐「社會企業」 : : 推薦去晃晃「社企流」這個組織:http://www.seinsights.asia/ : : 但這先暫且不討論,現在是在講「行銷的概念」~ : : 我「個人」之所以會喜歡以「使交換成立的過程」來解釋, : : 是因為我認為「銷售」這字眼會引導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業績」、「營業額」上。 : : 上面兩位網友這時一定會想問: : : 「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面不好嗎?企業存在的目的不就是為了銷售嗎?」 : : 在回答之前,我想先問: : : 「次級房貸這種金融工具的產生不也是為了提高銷售嗎? : :  但為什麼反而帶來更大的金融災難?」 : : (不了解"次級房貸"的可以看看這10min影片:http://youtu.be/8XBZxiNFrxk )
: : 這跟我要回答的問題有甚麼關係嗎? : : 當然有! : : 會造成這種局面的兩個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銷售導向思維」! : : 另一個原因則是「人性」,例如貪婪、忌妒、惰性。 : : 當你抱持著「銷售導向」,你一定會去追求那些數字的成長, : : 可是數字一定能永遠維持成長嗎? : : 當市場趨勢明明已經改變,卻還依舊訂定相同的門檻, : : 會不會開始想用盡各種方式把產品硬塞到消費者身上,即使他們不需要? : : 會不會想對數字灌水?或是忍不住打破市場價格以求生存? : : 會不會就像影片中那些最後破產的人們一樣, : : 為了追求更漂亮的數字,最後卻自己搞死自己,還把大家一起拖下水? : : 所以我才喜歡從「需求」這個更廣泛、更基本的角度出發, : : 當銷售量下降時,不是品牌不夠顯著、不是促銷做得不夠好、不是口碑失效了; : : 而僅僅只是「消費者需求」改變了? : : 就像台灣代工榮景的沒落一樣,就是沒把握住「需求的改變」這點, : : 仍然想著如何生產更低成本的同類產品,孰不知市場已經萎縮或不需要這類產品了。 : : 這就是長期使用「銷售導向」可能的下場。 : : 個人淺見,歡迎指教。 : : == : : 延伸閱讀: : : 錢,是最不重要的事-http://goo.gl/qqTk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1.47.12
NaoGaTsu:您都說sell an idea也是行銷的一環了,慈濟、天主教會、 01/23 13:28
NaoGaTsu:社會企業等等在「銷售」(sell)一項理念、一項訴求、一項 01/23 13:28
NaoGaTsu:理想,當然也是銷售。他們所用的行銷之目的,當然也還是 01/23 13:28
NaoGaTsu:銷售。 01/23 13:29
osoo:所以我是認同行銷和銷售是100%綑綁的阿 01/23 13:43
osoo:只是有人把銷售的成果定義在只是金錢報酬上 這是我不同意的點 01/23 13:44
osoo:只是在定義行銷這個詞的時候 我們會用更精確的字眼來解釋 01/23 13:48
NaoGaTsu:我明白了 :) 謝謝您的解釋。 01/23 13:48
osoo:而不是只用銷售是最終目標來解釋 01/23 13:49
alanpig:給osoo大大拍拍手,看來我對文字的精準度還不到位, 01/24 00:54
alanpig:我的意思跟osoo大大類似~ 結果是我被噓了~哈 01/24 00:57
alanpig:補個推。回頭看了一下,我想應該是我將不同的見解都塞到 01/24 01:20
alanpig:同一篇文章下,討論的面向變多了反而模糊了最原始的問題 01/24 01:21
alanpig:才會無法順利完成"傳遞我的價值觀"這個過程 01/24 01:22
NaoGaTsu:行銷的最終目標當然是銷售,問題只在「銷售『什麼』」 01/24 17:24
NaoGaTsu:不論怎麼更精確的定義,其中一定是包含銷售的概念。 01/24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