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語文水平下降多少?民國時期大學國文試卷 作者﹕小草 【大紀元4月27日訊】 我沒有上過正規大學。最高學歷是高中一年級。有一張“軍政大學”的畢業證 書,但是教育部不承認我是“高校畢業生”。因此,我沒有“高考”的經歷。 我原來的工作專業,是漢語語言學和方言學。但這都不是從學校里學到的知識 。而是給學者當助手逐漸積累的。一般的說法,叫做“自學成才”。盡管今天 我能夠給大學生講課,但是我坦言:如果叫我去考大學,我肯定考不上。不要 說考數理化了;就是考語文,我也不及格。 我有個小女儿,上高中三年級的時候,常常把一些所謂的“高考模擬試題”拿 回家來,要我幫她一起做。我總感到惊訝:所出的題目,不是日常工作中沒有 任何用處的東西(例如翻譯古文尚書,只怕多數中學語文老師都沒認真讀過《尚 書》),就是模棱兩可有多种答案的東西(例如標點一段文章,只怕根本就不可 能有標准答案)。總之,通過這樣的考試,并不能考察一個學生真正的語文水平 。考試成了老師為難學生、或讓學生去猜老師腹內文章的一場游戲,成敗的偶 然性很強。難怪一個大學文科畢業生,走上了工作崗位,居然連一篇很簡單的 總結或一份可行性分析都寫不好。 朋友們普遍都認為:今天的大學畢業生,其語文水平比民國時代的大學生差多了。 下面是從北大、清華檔案館里查出來的1932年、1934年、1946年 的几份入學考試國文科試卷。也許你不會相信:這些考卷,每份都只有一頁紙! 請看1932年國立北京大學入學試驗國文題: 國立北京大學入學試驗國文題 民國二十一年七月(文法學院用) 一、把這首詩譯成散文白話(自加新式標點符號)。   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傾風定雲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乾處 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万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LQY:教授呀,直接當了我吧>_<) 二、下列各書是誰做的或編的? 文史通義  後漢書 論衡 說文解字 日知錄 說苑 紅樓夢 方言 文選 三國志 三、什麼是“四書五經”? 什么叫做“四部”? 什么是“三通”? “唐宋八大家”是誰? 四、試舉五部秦以前的書。 五、試舉出下列各句中“之”字在文法上的區別:   1 學而時習之   2 先生將何之   3 之二虫又何知   4 南宮絛之妻之姑之喪 六、作文試題(選做一題)。   1 藝術与人生   2 科學与人生 下面是1936年的試題: 國立北京大學新生入學試驗國文試題    民國二十五年八月 (一)作文   (1)敘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難,并推尋其困難的由來。   (2)你從讀書以來,對于學問的興趣經過几次轉變?試說明其經過及原因。   注意:兩題選作一 (二)文法   (1)用下列的語詞分別作成适當的复句   a.到底……還是……   b.只要……一定……   c.除非……不能……   d.与其……宁可……   e.固然……可是……   (2)改正下列各句的文法錯誤,并說明致誤的原因   a.汗牛之充棟   b.出人意表之外   c.方姚卒不之踣   d.于今六載于茲矣   e.豈余子可望矣 (三)試分別說明下列各句里“其”字的用法   a.“其”為人也好善。   b.“其”為政也,善因禍而得福,轉敗而為功。   c.“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洁,“其”行廉。   d.苟有“其”備,何故不可?   e.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甚至還有比這更簡單的。例如民國十一年度(1922年)的試題,一共只 有兩道: (1)下列之文,試加以標點符號   自入萊蕪谷夾路連山百余里水隍多行石澗中出藥草饒松柏林藿綿蒙崖壁相望 或傾岑阻徑或回岩絕谷清風鳴條山壑俱響凌高降深兼惴栗之懼危蹊斷徑過懸 度之難未出谷十余里有別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數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 丈余高九尺許廣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處薪爨煙墨猶存谷中林木致密行人鮮 有能至矣   饒 危蹊 懸度 許   以上四詞,試解其意義 (2)作文題   試述五四運動以來青年所得之教訓 (LQY:那就是不要考國文系[一秒])   下面是國立北大清華南開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度的聯合招生試題, 可以說是簡單之极: 國立北大清華南開三十五年度聯合招生試題 國文 (一)作文(文言語体不拘,但須分段,并須加標點)   題目:學校与社會 (二)解釋下列成語的意義   (1)指日可待 (2)變本加厲 (3)隔岸觀火 (4)息息相關   讀著這些試題,不知道諸位博友有什么想法。我只問一個問題:如果都是這樣 的試題,需要專門成立一個國家考試中心嗎? 看看當年這些只有一頁紙的試題,比比今天長達整整15頁,題型五花八門,總字 數多達万余字的“標准化全國統一語文高考試題”,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中國語文的 本質呢?哪一种更有利于中國學生學好自己的母語呢?——從20世紀下半葉始, 中國語文考試演變到今天,究竟是變得越來越“科學”了呢?還是越來越背离它的 本義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7/4/27/n1692016.htm -- 我現在越來越佩服先祖母當年能考進大學國文系時所需要的國文功力了. -- http://gps.wolflord.com/ 歡迎大家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21.54
ohmylife:你真是個好人 06/29 14:22
MRZ:為什麼要發卡給我?>_< 06/29 14:28
sPz101:都已經數以刀計了 多一張沒差(大炸) 06/29 15:04
youtien:其實不會很難,難是在造詣。 06/30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