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基本上整個政治史的發展可以簡單地歸納為一句話: 馬奇維理的理論與陷阱. 以馬奇維理的理論來看,一個政治人物(姑且不論他是政客還是政治家,因為 這種人不是那麼容易被二分法所劃分的)為了達成政治目的,他很可能會跳脫 世俗道德的規範,不擇手段地達成目標. 問題是這個理論本身也是一個陷阱,因為一個人的生命與精力畢竟有限,而外 在環境又往往充滿個人所不能掌控的諸多變因,因此當這個政治人物一開始 要採用不擇手段的方式來達成目的的過程中,他很可能會變成"追求不擇手段 德方式,造成嚴重偏離原本目的的結果". 因此,如果要跳脫馬奇維理的陷阱,就不能完全地接受馬奇維理的理論,也就是 "非到無路可走,否則不可不擇手段".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無路可走"的 情況,但當局者迷,所以他們往往會做出很多難以讓外人理解的蠢事. 孫文的最基本目的有三點:1,讓中國成為一個共和國;2,讓中國擁有完整的主 權;3,恢復中國應有的尊嚴. 就孫文來看,這三個基本目的環環相扣.如果中國要恢復應有的尊嚴,就必須 擁有完整的主權,而他所面對的滿清朝廷或北洋政府都無法保護中國所應擁 有的完整主權,因此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政權輪替,換人做做看.當然, 當時不太可能弄出什麼全民公投來和平地轉移政權,所以他認為只有使用武 力才能達成這樣子的目標.所以,在達成政治目的的過程上,孫文選擇了使用 暴力手段. 不過呢,如果要有足夠強大的武力去促使政權輪替,他一個人要從哪裡去找到 這些人呢?十次起義的過程中,孫文分別跟憤青,鄉民,幫派份子,以及到日本 留學軍事的學生等等,建立起合作關係,並且採用幫派式的組織來建立革命團 體,這種過程可說非常類似現今的動漫同人社團串聯起來並成立正式出版社 的過程,可是在這些過程中,他也發現他所成立的革命組織最後變成了一個完 全脫離他所想要達成最終政治目標的雜牌軍.這樣的變化是必然的,因為每個 人都有他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就連幫忙他建立國民黨的宋教仁也認為未來 中國的共和應走內閣制而非總統制. 但很不幸的在宋教仁遭到刺殺之後,接續成立的內閣沒有一個能制衡"大總統" 的,所以孫文自然會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擁有最高權力者身上,而孫文認為最 高權力者----袁世凱與後續的北洋政府,通通都沒有意願去達成孫文所想要的 政治目的,這種心態就跟島本和彥一樣----他認為最適合在"功夫棒球"裡面扮 演不屈鬥志的人,應該是他這位原作者才對,但導演偏偏只肯讓他當跑龍套的 解說員,這讓島本和彥覺得頗受傷. 孫文的想法也差不多,因為他覺得中國必須按照他所要求的大計畫去做才行. 當然他也有說需要大家多多指教,但這只是禮貌話而已.真正跟孫文面對面打 過交道的人都指出孫文平常是個很有禮貌的人,但當他激動起來的時候,比如 說陳炯明發動軍事政變的時候,他搭炮艦開溜,用喇叭要求廣州市民站出來跟 他一起抵抗陳炯明,結果沒人理他,他的反應是下令艦長開炮轟擊廣州城.艦 長不肯,孫文就自己去開炮----直到有人提醒他船上炮彈有限,而他目前尚未 脫險為止. 基本上走到這樣的地步,孫文的表現就像是一個要糖吃的死小孩----他根本 不知道自己早就踏入了馬奇維理的陷阱內.實際上他早在年輕時代也常這樣 不講理,比如說當他在夏威夷留學的時代,他信了基督教,回家看見一個工人 因為生病,正在佛堂祈禱的時候,他就過去把關公像從牆上扯下來,說:"生病 就應該看醫生才對!關公自己都敗走麥城了,他哪能治病!"他也沒問人家是 不是已經先看過病了,更沒問對方是不是因為沒錢看病才只好靠拜拜,而這 種做事態度跟解決方案,他就算日後的革命行動與方針也沒有什麼不同. 當然,袁世凱,蔣中正,毛澤東,甚至今天的某些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也一樣.當 他們不自覺的踏入馬奇維理的陷阱之後,就別期待他們還能做出什麼樣的成 就了,因為你會看到他們不斷地為了採用不擇手段的方式,把整個國家搞得團 團轉,然後還自認正確無誤,自己更是尾大不掉. 不過呢,採用馬奇維理的理論去達成自己想要達成的政治目的,這並不是一條 死路.問題是拿捏的技巧就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7.31
KevinR:鐵拳無敵孫中山果然並非浪得虛名 11/17 13:43
blc:這時就得推謝頓的心理史學了~~~ (被拖走) 11/17 13:49
Rencai:看來孫最大的問題就是想讓中國照自己的方向走,而不問對錯 11/17 15:44
MRZ:不是孫文不問對錯,而是:那還用問?當然是我對!不會錯! 11/17 16:05
Rencai:XD 11/17 16:14
johnlien:一個自我催眠粉嚴重的政治家,對未來是影響粉大的! 11/18 03:44
johnlien:孫大砲:我沒有錯,一切失敗都是你們不遵循我的主義造成 11/18 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