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談到五權憲法的一個問題就是 五權憲法里究竟是雙首長值還是總統制還是議會制 至少我認為五權憲法不是總統制 而拿破侖實行的制度可以看作總統制的一個變形 所以認定五權憲法沿襲法國的理由并不充分 如果46年的憲法可以看作五權憲法的第一個文本 那么當時總統的權力非常小 那么五權憲法是實際上的內閣制 蔣介石依靠動員勘亂條款把總統權力擴大 而這些增加的權力在后來的憲改中几乎全部給了總統 那么現在台灣就不是一個五權憲法 我覺得五權憲法的理念和設計都非常好 比較符合中國以及華人社會的文化傳統 首先中國不能實行總統制 華人社會根深蒂固賢人政治的觀念不可能一夕改變 那么總統几乎就成了半人半神的人物 就像早期的蔣介石,蔣經國以及一些綠營眼中的陳水扁 總統制只在一個國家比較成功,這就是美國 但是美國的牛仔文化和華人文化差异太大 三權分立的特點就是兩權壓到一權 如果總統和議會屬于一個政党就比較危險 而實行總統制的國家或者地區 例如韓國,其實運作的不太好 俄羅斯甚至出現了普京這种不好評价的總統 委內瑞拉也出現了可能向專制的轉型 而相比較而言, 議會制能夠比較健康的運行下來 議會制的弱點就是不實行嚴格的分權 比較容易形成黑金政治(就像日本那樣) 行政部門通過政治籌庸反控制立法部門 最后變成議會和行政蛇鼠一窩 把監察權單列出來監督行政部門 未必不是一個可行的政策 考試院可以降低行政部門的權力 便于監察部門監督 設想也是不錯的 當然五權憲法的唯一弱點就是從來沒有實際操作過 ..... 不過我很希望中國以后能實行五權憲法 ※ 引述《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之銘言: : 基本上五權憲法的設計就已經問題重重.不說別的,中國自古並沒有"議會政治" : 的傳統,光引進一個新制度就連模仿能不能徹底都是問題了,他卻要把立法權給 : 一分為二,變成"立法"跟"監察".實際上這並不是孫文的發明(雖然他自稱是參 : 考古代中國的御史體制),我想任何一個有中國歷史知識的人都很清楚中國古代 : 的御史能有效監督行政的案例,根本是少之又少,不然不會出現那些"佳話".就 : 算魏徵能讓李世民悶死一隻鳥,那也是因為魏徵碰到的是李世民,不然請他碰到 : 李世民的兒子看看. : 議會分成"立法"與"監察",這是拿破崙當第一執政時代所建立的制度,孫文若無 : 參考他的作法,我才會覺得非常懷疑:P : ----拿破崙創立的諸多制度跟孫文的設計非常接近,像到嚇人,問題是好像沒有 : 誰寫論文來做比對的?好吧,孫文為什麼不好好學大英帝國,而要學拿破崙?光這 : 點就很有趣了.我想原因也很簡單,孫文跟當時大部分的兩廣人士,最討厭的列強 : 就是英國,相對的他們比較不討厭,甚至很喜歡法國. : 但拿破崙這種作法,目的就是要讓立法權無法制衡行政權,不然他哪能愛出兵打 : 誰就打誰嗎?當然啦,孫文也把行政權一分為二,變成"行政"跟"考試",可是行政 : 會管到軍隊,難道孫文能讓所有的軍士官兵這些"公務員",全都變成用"考試"來 : 選核嗎?考試院能管得到徵兵事務的話,那或許這個設計還有點意義在.但孫文 : 自己都沒有這樣設計了,那麼考試院基本上也只是個多餘的組織罷了:P : 總之,"原則"正確不正確,那根本不重要,因為這東西是不可能不正確的;問題是 : 將此原則實現的"方法",如果方法不正確的話,那就一切都是白談. : 而方法要如何才能正確呢?這可絕對是"知易行難",但至少有一點是很容易就能 : 知道並且做到的,那就是"絕對不是一個人說了就算".在這種情況下,固然五五 : 憲草問題百出,那又如何?任何法律本來就是因時制宜的產物,更何況還只是一 : 個草案.而憲法無論剛性軟性,只要有允許後人能用和平的體制內手段來增減修 : 補的空間,那就是一套理論上可以運轉如常的憲法. -- 橫看成岭側成蜂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62.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