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eathwomen (爹嘻窩門)》之銘言: : 這裡比較沒什麼問題,蔣的確有受過軍事訓練。 : 郭岱君並說蔣介石「是同盟會以及改組後國民黨之中,極少數具有軍事素養的人。」 : (略) 在留日士官生中﹐第4、第5、第6三期﹐同盟會發展會員 不下百余人﹐這些人日後進入新軍的部分﹐對於清末新軍 的革命傾向是有重要作用的。說老蔣是同盟會中‧極‧少 數‧有軍事素養的人﹐汗。 比較有問題的是﹐老蔣的軍事才能在同盟會和國民黨當中 並不算什麼長才﹐他的特別之處在於他是軍事人才中跟孫 中山跟得最緊的一個~ : 郭岱君舉了一例, : 1923年蔣介石率團去訪問蘇聯,當蔣提出建立庫倫作為主要軍事炫練基地的計畫後, : 蘇聯推三阻四。 : 然後蔣在日記上寫:「俄黨殊無誠信可言。俄黨對中國之唯一方針,乃在造成中國共 : 產黨為其正統。」(《蔣介石年譜初稿》,頁167。) : 因此郭岱君認為蔣有較高的視野。 在庫倫問題上﹐我看到的不是老蔣的高瞻遠矚﹐而是蔣系 後人篡改日記的拙劣手法和郭岱君的…說她輕信好還是盲目 崇拜好呢? 1923年蘇聯拒絕來訪的老蔣以外蒙庫倫作為軍隊訓練和攻擊 北京的基地的要求(孫中山西北軍事計劃中的重要一環)﹐關 鍵原因根本不是要扶持這時還很弱小且在庫倫問題上毫無作用 的CCP﹐而在於害怕國民黨在當時蘇聯已實質控制的外蒙擴大影 響﹐這是中國和蘇聯在蒙古爭奪影響的問題﹐而不是蘇聯要在 中國扶持共產黨還是國民黨的問題。 這一點老蔣自己非常清楚﹐若幹年後﹐他在公開著作中 寫到﹕ ……我和他們商談中俄之間的問題﹐而涉及其蘇俄利害有 關的時候﹐他們的態度便立刻轉變了…越飛亦聲明蘇俄「決 無在外蒙古實施其帝國主義政策或使其與中國分離之意」。 但是我與蘇俄黨政負責者﹐談到外蒙古問題﹐立即發現他們對 於外蒙古﹐絕對沒有放棄其侵略的野心。這一點不能不使我 感到十分失望﹐而亦是使我充分了解其蘇俄所謂援助中國獨 立自由的誠意所在。 ----蔣介石﹐《蘇俄在中國‧第一節‧中俄和平共存的第一個時期》 http://www.cnw3.org/ytht/RedTimes/13/18/2.html 作為參考資料﹐這時期CCP領導人對此問題的看法﹐以及老蔣 在當時致蘇聯領導人的信件﹐說的也都是中俄的蒙古矛盾而不是 國共領導矛盾﹕ 瞿秋白﹕「蔣介石很生氣﹐說托洛茨基(契切林?)在騙他們。 如果蒙古想獨立﹐那需要我們承認﹐需要我們給予它獨立﹐而 不是它自己承認自己。」 毛思誠撰《蔣公介石先生年譜初編》﹐中引1923.10.23﹐〈蔣 介石致契切林的信〉﹕ “他要我和我們的俄國同志討論西北的軍事計劃。在最近的一次 談話中﹐你指出蒙古人害怕中國人。至於最近發生的事件﹐這 完全是事實。蒙古人害怕中國軍閥﹐但不應害怕國民黨。國民 黨按照自己的原則﹐尊重自治和自由﹐我們希望同我們的蒙古 同志互相了解並同他們進行合作。我相信﹐俄國政府人士和共 產黨的領導人將會把國民黨介紹給我們的蒙古同志﹐以便相互 間取得完全的了解。雖然我們現在還沒 有為我們的蒙古同志 做什麼事情﹐但是中國本土的革命運動將會給他們提供適當的 機會﹐使他們在內部事務上實行自決。我們的西北計劃的目的 就是要使我們的蒙古同志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並在中國的 革命運動中同我們一道行動﹐同時也是為了防止中國軍閥和外 國帝國主義的影響進入蒙古。” 以上兩則引自楊奎鬆的《孫中山的西北軍事計劃及其夭折》 http://www.yangkuisong.net/ztlw/rwyj/000099.htm 所以﹐如果老蔣在這時候寫日記﹐更應該出現的是“蘇俄侵 略中國割裂蒙古的野心一直存在”﹐而不會是和庫倫問題 毫無關系的CCP﹐ 從這則日記和老蔣後來的著作以及當時的信件明顯矛盾﹐而且 更核心的﹐蘇聯在1922-1945年間的對華策略一直是拉攏中國 大地可以拉攏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是共產黨﹐也可以是國民 黨、馮玉祥、張學良甚至是日本人﹐並不存在造成共產黨為 其正統的所謂“唯一方針”﹐即是這則日記對於時事和未來 的描述是錯的﹐根本無從體現老蔣的高瞻遠矚﹐所以﹐它更 可能是老蔣後人或者側近基於狹隘的目光﹐對老蔣原始日記 做了一個非常拙劣的修改。遺憾的是﹐郭岱君由於其從業背 景以及和老蔣日記的特別關系﹐對老蔣日記過於盲信了~ : 這段郭岱君是這麼說的: : 蔣素以「總理接班人」自居,日記中一再以繼承孫中山遺志自勉。....其實蔣日記中 : 幾件事顯示,蔣早已是孫中山心目中的接班人選。例如1912年一月十四日蔣刺殺光復 : 會領袖陶成章,除掉了孫中山最主要的政敵,蔣認為這是孫無法做也不能做的事,而 : 蔣做了,孫必然心中有數。蔣日後在日記中自白:「余之誅陶,乃出於為革命為本黨 : 之大義,由余一人自任其實,毫無求功,求知之意。然而總理最後信我與重我者,亦 : 未始非由此事而起,但余與總理始終未提及此事也。」(1943年 7月26日蔣介石日記 : )從孫蔣來往的函中亦可看出,孫對蔣的器重,1922年 6月,陳炯明叛變,孫中山永 : 豐艦蒙難,孫對蔣殷切期望,而孫亦千里赴難,以及任命蔣黃埔軍校校長,任命蔣為 : 「革命委員會委員」,已充分說明孫對蔣的期望與託負。 蔣期望能接孫的班很正常﹐當時有抱負的國民黨高層哪個不想? 至於說孫的期許﹐汪精衛領受的比蔣恐怕還多一點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64.41.166
hgt:我不懂的是 蘇聯一直想侵略蒙古卻又不把蒙古全納入自己的領土 12/22 22:03
hgt:只吃掉唐納烏梁海 真是不解 難道他們有蒙古情結?? 12/22 22:04
barbossa:我也有個問題 所謂竄改日記 是已經學界共識有此事了嗎 12/22 22:20
barbossa:以公佈的部分 還有哪些部分有竄改的痕跡 12/22 22:22
※ 編輯: tomasvon 來自: 222.64.54.22 (12/22 23:16)
woodgatel:事略稿本的問題大一點 真實的日記沒有動機去造偽 12/23 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