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aelum (楊威利)》之銘言: : 李敖在柏楊入獄前後都有出力援救柏楊 : 但柏楊出獄後,認為艾玫和李敖有姦情 : 導致艾玫在柏楊入獄後一年多即和柏楊離婚 : 所以對李敖非常不滿 : 兩人從此形同陌路 : 我相信李敖雖然對柏楊一生表現的批評,用辭辛辣 : 但以柏楊一生為人及文章所見, : 李敖的批評就算太過嚴苛也離事實不遠 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簡單,柏楊對李敖批評他的事幾乎完全沒有做過任何回應,但怎麼可以 只看李敖的一面之詞就來論定一切? 李敖曾經在他的〈千秋評論〉第29期〈黑貓,白貓,喵〉中,發表過三篇『柏楊忘恩負義 ?』,大肆攻擊柏楊。這些文章的精華收錄在〈李敖快意恩仇錄‧東郭記〉之中。 總之,李敖很明確的表明了他「瞧不起」柏楊的幾點: 第一,柏楊曾經是國民黨救國團的重要幹部,是國民黨的同路人,出獄後已經嚇破膽了, 不敢像從前一樣直言批評政府,反而和國民黨政權妥協,而凡是跟著國民黨走的人,都不 足論。 第二,柏楊歷史程度不夠,他的歷史作品錯誤頗多,給專家看就會笑,還敢翻譯〈資治通 鑑〉,上帝保佑司馬光。 前兩點對李敖和柏楊的恩怨無關,而且屬於見仁見智的問題,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兩點。 第三,柏楊入獄後,李敖曾經動用各種手段來救他,例如寫信給國際媒體,把事情鬧大, 這些作為跟李敖後來也被捕有關,但柏楊出獄之後,對他忘恩負義,一句表示感謝的話都 沒說。 柏楊出獄後,最初發表的幾篇大作,如〈中國人史綱〉,〈活該他喝酪漿〉、〈踩了他尾 巴〉,〈醜陋的中國人〉等書,內頁都有表示將本書贈送給當初他入獄時幫助他的朋友、 學生,如孫觀漢、陳麗真等人,但就是沒有提到李敖。李敖對此相當不滿,因為他認為他 在許多營救柏楊的人之中,功勞是最大的。 第四,就是柏楊對他的第二任妻子艾玫無情無義,這有必要講清楚柏楊和艾玫的關係。柏 楊和艾玫算是師生戀,他們結婚時柏楊已經四十多歲,而艾玫還是個大學生,老年得妻, 所以柏楊對他極為的呵護。 艾玫在柏楊入獄後,確實一度大受打擊,精神崩潰,每天都竭盡心力的為了營救柏楊而奔 走。這時李敖尚未入獄,所以他完全看在眼裡。 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而改變了一切。當時柏楊的學生陳麗真,為了安慰艾玫,所以 經常帶些朋友來艾玫家裡陪他。可是其中一個朋友竟然愛上了當時還很年輕的艾玫,並且 追求他,艾玫也愛上了那位朋友。這些事情一開始連柏楊都完全不曉得,李敖後來也被捕 ,更不用說。 根據〈柏楊回憶錄〉,那段時間,艾玫探監的次數愈來愈少,愈來愈冷漠,到最後艾玫連 話都不想跟他說了。柏楊知道艾玫有新歡之後,一度對人生絕望,不久艾玫把離婚協議書 送來要他簽名,柏楊開始絕食,最後獄方請艾玫來勸他,艾玫來的時候卻「充滿了厭煩和 不耐的表情」。柏楊看了之後心想為這個女人去死也太不值得了,才開始吃東西。 而陳麗真知道艾玫移情別戀,拋棄了柏楊之後,覺得自己對不起柏楊,因此和艾玫翻臉, 艾玫本來還想和陳麗真保持友誼關係,但卻被陳麗真痛罵了一頓,艾玫也很生氣,兩人從 此反目成仇。 ﹡﹡﹡﹡﹡﹡﹡﹡﹡﹡﹡﹡﹡﹡﹡﹡﹡﹡﹡﹡﹡﹡﹡﹡﹡﹡﹡﹡﹡﹡﹡﹡﹡﹡﹡﹡﹡﹡﹡ 注意,這些都是私底下的事情,李敖他不可能會知道,而李敖的這三篇文章發表於1984年 ,柏楊的回憶錄卻發表於十年後,因為那十年他在翻譯〈資治通鑑〉,忙得焦頭爛額,如 果不是十年後柏楊發表回憶錄自己說出來,所有人包括李敖都不會知道這些事情。 ﹡﹡﹡﹡﹡﹡﹡﹡﹡﹡﹡﹡﹡﹡﹡﹡﹡﹡﹡﹡﹡﹡﹡﹡﹡﹡﹡﹡﹡﹡﹡﹡﹡﹡﹡﹡﹡﹡﹡ 柏楊出獄前,曾作了一首詩給艾玫,最後四句是「感君還護覆巢女,魂繞故居涕棘荊,我 今歸去長安道,相將一拜報君情。」 當時艾玫也曾經向朋友表示,她不想再和柏楊有所牽扯,並且說:「我已經仁至義盡。上 帝會證明一切。」 但是柏楊出獄之後,有人向他提起艾玫,他卻冷冷的說:「她正傷心我的平安歸來!」。 這件事是後來李敖對柏楊最為不滿,對他攻訐的最厲害的一件事情。 不過十年後,柏楊出版了他的回憶錄,提到了這件事,原來柏楊出獄後曾經打電話給艾玫 ,表示想見面,但當時艾玫冷冷的拒絕了(拜託!誰會想讓前夫來破壞自己的家庭?)。 過了幾天,艾玫還叫了車子把柏楊的所有東西和文件都運來給他。 據說柏楊還曾經為此對朋友大吐苦水,說過一些艾玫的壞話。 底下就是我的推測囉,這些事情被當時的李敖所知道了,他會怎麼想呢? 由於他當時完 全不知道柏楊的實際情況,以上的資訊綜合起來,他一定會認為柏楊你居然不顧艾玫當年 為你四處奔波的痛苦就算了,還口出惡言罵他,真是個忘恩負義的薄情郎。因而同情艾玫 。 但反過來看看柏楊的情況,他當時一個孤伶伶的老人,前途茫然,不知道該怎麼辦,想和 前妻見一面,卻遭到這種冷漠的待遇,多少心裡一定是憤恨不平吧。 但事情不能只看單方面的說法,況且李敖也只憑單方面的證據,不知道柏楊和艾玫私底下 實際的狀況,就破口大罵,如果不是後來柏楊出了回憶錄,大概世人都會認為柏楊是個無 情無義的人了。 特別是〈李敖快意恩仇錄〉還出版在〈柏楊回憶錄〉之後,當時不只是柏楊,很多當事人 都已經發表過文章說明前因後果了,但李敖對這些新證據完全置之不理,在〈東郭記〉中 卻完全沒有對他原來的文章作任何修正,這樣公正嗎? 李敖因為個人的恩怨,就把柏楊的作品價值貶得一無是處,這點是絕對不可取的。上面是 我綜合李敖和柏楊的說法所表達的看法,也許不能反映出實際的狀況,但我大家應該多方 比較各種說法才對,豈能單憑李敖一面之詞就來論斷! ------------------------------------------------------------------------------ 柏楊回憶錄 http://0rz.tw/213ob 李敖快意恩仇錄 http://0rz.tw/b73p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91.250
youtien:這篇有轉八卦板的潛力...XD 05/04 10:30
Sadan:有料 05/04 13:42
iamjacob:GOOD 05/04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