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華國鋒:30年音符的遠去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高嵩 中國昨天為中國改革30年前重要的標志性人物華國鋒舉行了高規格的葬禮。現任九位常 委,悉數到場為他們的前輩送行。江澤民和朱?基、李瑞環等退休高官,也前往道別。 87歲的華國鋒,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后第12天悄然離去。28年前,在他任上,中國曾因蘇 聯對阿富汗的入侵,與西方陣營一道抵制了莫斯科奧運會。今天,蘇聯早已消失,駐在 阿富汗的,是美國及盟國的軍隊,而中國則已不再似30年前的黑白分明,小心地在格魯 吉亞事件中,與東西方維持著謹慎的平衡。 上世紀70年代末,華國鋒的頭像,曾與毛澤東的畫像并列,在中國各地的政府、學校、 家庭以及各類活動中出現。今天,在官方舉辦的遺體告別會上,似乎沒有選到一張更清 晰的近照--年邁的他面向左前方,微露笑意,穿著中國政壇今天早已少見的中山裝。 中國的現任領導者,在華國鋒當政時代,或正在基層的單位中,默默無聞,還未等到擢 升機會;或剛進入重新招生的高校讀書;或離開學校不久,正從雜務做起--那時,他們 距離中國的最高權力中心,還有遙遠得難以想象的距離。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華國鋒都應是標志性的人物。他是中國1949年后第二任最高領導者 ,也是毛澤東指認的第三個接班人,他指揮的抓捕激進左派的行動,不止讓4個當時中國 權力核心圈的熱門人物突然下獄,也讓中國最終舍棄革命式的原教旨主義,走向市場和 開放消除了障礙。不過,這位按當時中國政治氣候具備合法接班地位的領導人,在1978 年其后幾年的關鍵轉型時刻中,黯然離任。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經常可在電視上,看到 前黨中央主席的凝重表情,他的身份已然換成了黨的副主席,到后來則只是中央委員。 中國共產黨按照嚴格的文字程序給這位已遠離政治中心26年的前國家元首做了結論。在 新華社公布的生平中,他被稱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 士",不過,在"無產階級革命家"前,沒有加上"偉大"作為定語。生平亦未將其稱為"卓 越"或"杰出"的領導人,而是以"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的白描方式來對華的身份 予以界定。 不過,在華國鋒生平里,也未有提及他在"兩個凡是"方面"所犯錯誤",而對華國鋒的貢 獻做了更多強調:"在粉碎'四人幫'這場關系黨和國家命運的斗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黨 和人民不會忘記他作出的重要貢獻";"在他的推動下,教育科學文化工作開始走向正常 ,外交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在領導揭批"四人幫"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 主義現代化強國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此種結論,對這位當年推動歷史轉折的老人所起 的歷史作用,完全是高調的肯定。 中國媒體在不同角度的文章中,小心翼翼地就華的離去展開報道。華國鋒的個人品質被 再三提及。媒體引用退休官員谷牧的說法,他是個好人。有媒體用"過渡性人物"來為他 的政治地位給予定位。亦有媒體對他在離開權力中心后的生活做過報道--前人國家元首 的退休生活低調、樸素,且不妄議朝政。 財經網則于今日臨晨發表《炎黃春秋》雜志社長杜導正的評價:一、他是一個寬厚的人 ,不是那種過分追逐個人名利的人。他老老實實,樸樸素素,是中國共產黨培養的、小 知識分子成長起來的工農型的大干部。二、不管他在"兩個凡是"問題上、個人崇拜問題 上,以及其他具體工作上,要負多么重大的責任,他參與領導粉碎"四人幫",起了決定 性作用,就是他最大的歷史功績。單憑這一點,即可以在歷史上立得住,他的過失就應 該得到諒解。 1949年后的中國,發生過幾千年歷史上少有的社會改造運動--城市無所不在的"單位"壟 斷一切資源,包括個人的隱私和內心;農村曾經持續上千年的精英階層被徹底鏟除,社 會結構被翻曬了大餅;意識形態的沖撞,不惜四處為敵,自我封閉--一切以"革命"之名 重新解構,革命的浪漫在復雜的現實面前,四處沖撞。臨近華國鋒時代,這場曾被西方 左派浪漫化和理想化的運動已然到了蒼黃的尾聲。 華國鋒的歷史價值,體現于他在關鍵時刻,下令逮捕了激進的"四人幫",這為其后的改 革開啟,奠定了合法性的基礎。 中國其后發生的深刻調整,正趕上最近一輪全球化的早班車。革命時代帶入中國政治棋 盤的華國鋒不止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面前是小字輩,在鄧小平、葉劍英面前亦是如此。 他在后毛澤東時代遲疑于變革的態度,既令那些在激進的沖擊中,受到各種政治迫害的 資深革命家們感到焦躁,也讓那個轉型前夜面對破舊山河,急于尋求變化的年輕人失望 。 華國鋒是那個時代很多人的代表,他們篤信革命能帶給中國開天辟地的變化;但不想個 人獨斷式行政日益顢頇,而原教旨式的治國,不僅紊亂了正常的演進,也成為變革的桎 梏;封閉的體制,堵塞了真實信息的獲取與判斷,以至于上世紀70年代末,當中國的高 級干部們開始出訪西方,發現世界的變化時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四個現代化"是華國鋒時代就提出的口號。這足可證明他接納現代的決心和意愿。當然 ,當時的中國,所能想到的是吹糠見米的方法--進口現代化的設備。沒有體制的變革, 這些機器和晚清時代的洋槍洋炮一般,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國家。 華國鋒的主帥位置,在實質上被鄧小平取代,其法律上的地位,則由胡耀邦接替。和之 前的充滿沖突的交接不同,華國鋒平和地離開核心,從公眾的視野之中消失。他經歷過 波詭云譎的1980年代以及兩位"一把手"的離任;他經歷過險些倒退的1990年初,以及之 后高速增長的黃金周期。最后,他在不尋常的2008年離去。 細心的財經雜志注意到,華國鋒在已故中共"一把手"中,最為長壽。 過去20余年間,中國媒體上,幾乎聽不到這位老人的聲音;他的名字,則在各種回憶和 對話中出現,成為中國轉折期的重要符號。 直到晚年,白發蒼蒼的華國鋒仍然堅持每年去毛澤東的陵寢前鞠躬。陵寢外的中國,早 已不是1976年權力易手時的情形。昔日在他擔任黨主席期間,從金門游向大陸的臺灣年 輕人林毅夫,現已在遙遠的華盛頓,任職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從前憤激而令權力 層不安的的知識群體,很多在今日被認為是穩定主流的精英;而在向他哀悼的名單中, 包括從殖民地回歸的香港和澳門的特首,以及奮斗海外10余年才歸國的非中共要員萬鋼 。 對今天35歲以上的中國人來說,"華國鋒"不止是個政治家的姓名,更是逝去時代的集體 記憶。盡管在更多的中國年輕人中,華主席已經非常陌生。然而,華國鋒仍是應該記憶 的人物,因為在其生前,如此多的重大歷史驚險集納于一線,而在其身后,昔日他主政 時面臨的困擾依然存在:中國何處去?中國怎樣走?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1693&page=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42.31.101
huanghao4861:唉 功大于過 是個老好人,以后會寫到歷史中去 09/04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