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omasvon (lvye)》之銘言: : 這個是老毛的嘴炮﹐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都是人家似乎(?)要打過來﹐ : 我們先用志願軍和不公開部隊的名義先打出去 XD 雙方悶聲大發財。 : 有條件在境外開打的時候﹐老毛還是會出去打的~ 上面這段要分成兩部分來討論: 一、抗美援朝(韓戰): 抗美援朝,很明顯地是因為美軍麥克阿瑟想要殲滅掉整個北韓人民軍勢力,甚至一路 打過鴨綠江,消滅共產中國軍隊,但是這件事情明顯跟杜魯門的政策不符。杜魯門及其幕 僚群不想把韓戰無限制擴大,他們認為重點還是應該擺在歐洲,防堵蘇聯可能的進攻,而 韓戰只是蘇聯玩弄的一個轉移重點的把戲。(關於這點請參閱《朝鮮戰爭》,王樹增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當時面對的有兩個近因: (一)曾經一直表示只要美軍打過38線,解放軍就要參戰,況且人家都已經打到鴨綠江邊 了。 (二)雖然杜魯門要求麥克阿瑟在中共及蘇聯不會參戰的原則下可以攻擊北韓,惟僅限於 「有限度戰爭」,意即就是可以端掉北韓,但是不准動中共及蘇聯。但是參考麥克 阿瑟的個性及其言行,讓中共不得不作最壞打算。 而遠因則是早在1950年7月間,在獲悉美軍介入韓戰之後,周恩來就曾向史達林表示 會在東北集結9個師,若北韓人民軍被擊敗,會迅速進入朝鮮半島與聯合國軍隊作戰。 最後,由東北邊防軍改組的中國志願軍,於10月19日越過鴨綠江參戰了。 那中共的參戰條件是什麼? (一)蘇聯方面最遲在兩個半月內提供空軍掩護,還要負責各主要城市的領空安全;當然 ,還連帶包括了豐富地軍事援助項目。 (二)首先確保中共政權的延續,並在朝鮮半島建立了緩衝區域,同時給了美軍下馬威。 小結:抗美援朝的確是在境外開打,但是也暴露出解放軍在後勤與空權等方面的嚴重缺失 ,彭德懷曾指出:「目前部隊糧、彈、鞋、油、鹽均不能按時接濟,主要原因是無飛機掩 護,隨修隨炸。」 二、抗美援越(越戰): 當時根本沒有人想要打中共(當然,中華民國例外)。中共提供防空兵與工程兵進入 北越幫助修復被美軍轟炸的設施(應該也有連帶被美軍炸死的),主要還是基於「社會主 義大家庭」的理想及外交因素(包含爭奪社會主義陣營領導權)。當然,一些年輕自願者 加入,並至前線參與戰鬥的事情不可否認,但已不是如同韓戰時期「成建制」大部隊與美 軍發生正面衝突的狀況了。最明顯地,就是美軍軍機如果越界,會遭到中共以侵入領空的 理由加以擊落,美國固然會有所抗議,但也沒有作出明顯地報復攻擊行動。這情形實在讓 人難以認同與理解在越戰時會有人想要攻擊中共這種講法。 小結:基於「社會主義大家庭」的理想及外交因素考量,中共加入越戰,但僅限後勤支援 的部分。惟這對中共經濟帶來負擔,而戰後越南也未成為盟友,反而倒向蘇聯一方。 綜上所述,韓戰實際上並非一場純粹地「人民戰爭」,前期(志願軍參戰後)偏向運 動戰,後期進入到陣地戰相持,這時發揮效用的是正規軍(尤其是步兵),民兵的工作重 點在於搶修交通於支援後勤運補,在其所擅長的游擊戰則無從發揮。況且,「人民戰爭」 主要是防禦思想,但韓戰卻是十足地攻勢作為,和「人民戰爭」內涵相反。而越戰則是中 共把「人民戰爭」的精髓教給了北越,但沒想到卻會在1979年親自嘗到學生「現學現賣」 的苦果...... 至於毛澤東是不是說空話我不便評論,但是他的思想在當時可是深深地貫徹到行政決 策中。這就跟我們蔣中正喊「反攻大陸」一樣,至少最早在民國54年(1965年)的「八六 海戰」與「烏坵海戰」後就被證實是不切實際的,然而我們照樣進行反攻作戰準備直到民 國70年代中(甚至更晩)。【後面回應請不要糾結在「反攻大陸」這裡,這並不是重點, 只是舉例】 : 至於蘇聯或者美日聯軍擺明車馬要和中國正式開幹﹐那是真正的敵強 : 我弱﹐做不到御敵於國門之外﹐隻有放進來打﹐利用內線作戰的情報、 : 補給、側後作戰便利來削弱對方的優勢﹐減低對方的進攻沖量﹐最後 : 從防御轉為進攻。 你這段提到的「情報」、「補給」、「側後作戰」也都是當時民兵的主要任務呀?我 詳細的敘述留到下段。 : 顯然不是…消耗敵軍也要分兩種﹐正面戰場的節節抵抗 + 側後的遊擊 : 作戰。正面戰場的節節抵抗必需靠主力兵團﹐側後的遊擊作戰﹐小股 : 敵人(大致是班以下日軍或排以下國軍)民兵還可以牽制打擊一下﹐ : 稍大點單位的敵軍就必需出動地方軍區部隊了。 毛澤東的想法是,放敵人進來,我用游擊戰層層打他、削弱他。發揮、結合民兵知鄉 知地特性,掌握動態情報,打他的後勤,打他的交通,逐次消耗敵軍戰力(這是民兵與地 方軍主要任務),使敵備多力分,而我為專,進而相機殲滅敵軍(這主要屬正規軍的任務 )。 然後您這裡的敘述我有點疑問,「班以下日軍」或排以下國軍?抗戰時期中共哪裡來 的地方軍區部隊?難道是指「八路軍」與「新四軍」嗎?這對於中共來說應該算是正規軍 吧。而國共內戰時期,中共是將正規軍部分分到地方「軍分區」去,以動員群眾,打擊土 匪,建立民兵、游擊隊與自衛軍,重點是要和人民結合起來。我想在國共內戰時期,地方 軍與民兵的區分倒還沒那樣明顯,等到中共建政並實質控制大陸後,才把地方軍與民兵仔 細劃分。 : 民兵的主要作戰對象﹐其實是敵方的民間武裝、散兵遊勇和小股部隊﹐ : 在“面”上進行廣泛、零碎的大量爭奪﹐這個作戰也很重要﹔但要在 : 敵後給對方有分量的打擊﹐例如襲擊敵軍補給車隊、敵後據點﹐就必須 : 正規軍出手了。 若戰鬥是發生在國共內戰時期,上面的敘述可以說是正確的。但我們一開始討論的時 間點是在「應付蘇聯入侵」與「懲越戰爭」,特別是後者上。而無論毛澤東或是鄧小平的 「人民戰爭」思維均是守勢戰略,所以「敵方民間武裝」這目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懲越 戰爭是中共正規軍也包辦打越南民兵)。至於在「面」上進行廣泛、零碎的大量爭奪,這 會給侵略者十分重大的打擊(最起碼也是嚴重困擾),甚至影響其用兵靈活性。而依照常 規判斷,襲擊敵軍補給車隊、敵後據點,這不會是正規軍的主要任務(特種部隊除外), 而是屬於游擊戰的範疇。 : 共軍遊擊的骨幹還是分散化的正規軍﹐民兵是由骨幹領導的軀體~ 這裡還請您明確解釋一下何謂「分散化的正規軍」?這並不是我要找麻煩,而是我想 先弄清楚您的定義,不然我怕會誤會,所以有關這段的回覆我就先保留。(我不確定您的 定義是不是和我前兩段的定義一致) : 抗戰一結束﹐面臨和國軍爭天下﹐共軍就開始強調組建正規兵團﹐強調 : 集中、統一﹐‧克‧服‧分‧散‧的‧遊‧擊‧習‧氣‧~ 強化士兵的 : 正規軍作戰技能(五大技能就是)。然後到解放後﹐開始全面向蘇聯學 : 習﹐彭德懷主持軍委工作期間﹐相當強調解放軍的正規化專業化﹐民兵 : 的分量並不重。 關於上面這點,您的說法是確實的。 根據英文維基(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amilitary_forces_of_China)的 說法,在1950年代中期,彭德懷企圖將後備體系與民兵作結合,而後因為「大躍進」時, 共黨將生產及維穩的任務指派給民兵,使得彭的努力化為烏有。林彪復於1960年代初期縮 減民兵規模,並再度強調軍事訓練的重要性。民兵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 ,但在1970年代被重建,並重新定義其任務為支援解放軍。四人幫本企圖組建市區民兵來 取代解放軍,但在1976年時四人幫先遭華國鋒及其他溫和派軍事領導人所罷黜。 : 這個時期的老毛﹐本著他軍事浪漫主義的思想﹐對老彭的這種工作方向 : 是有所不滿的﹐夢想著“一億民兵”﹐老彭下台﹐林彪主持軍委工作﹐ : 解放軍越來越深地卷入中共內部政爭﹐大搞政治學習政治鬥爭﹐軍事專 : 業技能有所荒疏----但也並沒有把民兵重新捧到天上去。 的確並沒有捧到天上,我也只是「強調」民兵是「人民戰爭」中遂行游擊戰的關鍵, 它的位階等同於野戰軍與地方軍。依靠著游擊戰(襲擾、破壞、截斷補給等)逐次消耗敵 軍戰力,創造有利態勢,最後由野戰軍(正規部隊)收尾。 關於強調野戰軍、地方軍與民兵「三結合」的文件摘要如次: 〈關于修改憲法的報告〉 (1978年3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報告—葉劍英 ) 「關于人民的武裝力量,憲法修改草案增寫了“國家大力加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 代化建設,加強民兵建設,實行野戰軍、地方軍和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的內容, 並且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都列為公民的光榮義務。」 〈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1978年2月26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華國鋒) 「......堅持野戰軍、地方軍和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繼續搞好民兵建設,做到組 織、政治、軍事三落實,充分發揮民兵在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祖國鬥爭中 的作用。」 「......英雄的人民解放軍和廣大民兵要同全國人民一道,大力加強戰備,隨時準備殲滅 一切敢于入侵之敵。」 〈十一大上的政治報告〉 「民兵工作很重要。要按照野戰軍、地方軍和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加強民兵建設 ,做到組織落實、政治落實、軍事落實,為鞏固無産階級專政做出貢獻。」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 (1981年6月27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 「九、人民解放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壯大和提高,由單一的陸軍發展成為包括海軍、 空軍和其他技術兵種在內的合成軍隊。野戰軍、地方軍和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得到了加 強,部隊的素質和技術裝備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進。在保衛和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 義建設中,人民解放軍發揮 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作用。」 : 解放軍作為一部也逐漸官僚化、專業化的機器﹐自身就會排斥民兵這種 : 二把刀﹐這不是老毛的浪漫想象所能左右的(就如老毛搞文革也無法擺 : 脫政府官僚機器的運轉規律)。 排不排斥是不曉得,但是彭德懷一開始是想把後備制度與民兵相結合,明顯地這又與 當時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維理念不符。而在文革時期,民兵與解放軍一樣,一起搞大 亂鬥。這也是為何在上面節錄的許多文件中,一直強調要恢復「三結合」的原因之一。 : 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PLA表現欠佳﹐歸根到底還是很多參戰部隊已經 : 二三十年沒經歷過實戰﹐兼以文革沖擊中官兵軍政素質下降所致。實戰 : 操練個幾年﹐到1984年兩山輪戰﹐就是越南人大吃苦頭了~ 這裡的敘述太過於將原因歸於「欠缺實戰經驗」。 根據廣州軍區步兵學校(後來的桂林陸軍學院)在《中越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幹部工作 資料彙編》所評述的幾項缺失: 一、戰術低劣:不曉得交互掩護以攻擊據點守軍。 二、欠缺砲兵技能:不會計算射擊諸元,不會射彈修正,沒有「火力申請」程序。 三、欠缺戰鬥工程:不會排雷,不會急造橋樑渡河。 四、欠缺方位判定能力:團級指揮官竟然不會地形與地圖判讀。 (上述內容為《解放軍75週年之歷史教訓》乙書引用,英文書名: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出版,國 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中華民國】) 這些缺點,並不能僅僅以欠缺實戰經驗來概括,明顯地是在平時的戰備訓練就沒有落 實,很多還只是基本的戰鬥與戰術技能而已。砲兵與工兵都是專業兵科,卻連基礎的東西 都不會。若說是戰場臨場表現不佳還說得過去,若基礎學能都不會,這可不能單單用欠缺 戰爭經驗解釋了。我們把時間拉到同年的阿富汗戰爭,蘇聯一樣是很久沒有實戰經驗,開 戰後的蘇軍表現雖有些青澀,但是該會的東西可一樣沒少,蘇軍發生的問題主要還是在於 佔領後的治安作戰上。 : 大清洗殺掉了一大半蘇軍師以上軍官﹐人死不能復生﹔而文革過後共軍 : 老軍頭紛紛復出重任要職﹐哪裡相當了﹖ 蘇軍「大清洗」根據統計:「紅軍中5位元帥中的3位、15位將軍中的13位、9位海軍 上將中的8位、57位軍長中的50位、186位師長中的154位、全部16位陸軍政治委員、28位 軍政治委員中的25位在清洗中被處決。」(來源中文維基) 再來看看文化大革命發生了何種狀況? 首先看到十大元帥,一一列舉如下: 一、朱德:曾被打為「大野心家、大軍閥」,作出交代,1976年死亡,無緣見到文革結束 二、彭德懷:文革期間遭多次批鬥,1974年去世,無緣見到文革結束。 三、林彪:「廬山事件」導致毛林決裂,1971年逃亡出走時墬機身亡。(主導文革核心人 物之一) 四、劉伯承:文革時基本遠離政治鬥爭核心,1986年去世。(但在1973年他喪失了思維能 力) 五、賀龍:被林彪、康生說企圖兵變遭鬥爭,1969年去世,無緣見到文革結束。 六、陳毅:與四人幫鬥爭被劃為「二月逆流」,也捲入「廬山事件」,1972年去世,無緣 見到文革結束。 七、羅榮桓:1963年去世,跟文革無關。 八、徐向前:因「二月逆流」被批鬥,1990年去世。 九、聶榮臻:與林彪、四人幫鬥爭而去職,1977年復職,1992年去世。 十、葉劍英:因「二月逆流」被批鬥,1986年去世。(終止文革重要人物) 中共十大元帥中,曾在文革中被批鬥的就有9人,死於文革原因的4人(以上都含林彪 在內)。而前總參長羅瑞卿也被批鬥,更別提底下的軍區司令員與更低階的指揮員了。之 後老軍頭是紛紛復職,但是對解放軍在懲越戰爭中的失態也不能挽回多少。 況且,文革時間長達10年(1966年~1976年),而蘇聯大清洗也不過3年(1936年~1938 年)左右,哪邊對所屬軍隊造成的破壞(人員素質、訓練、裝備發展等)更為嚴重?蘇聯 人死了是死了,但是後面有朱可夫、巴格拉米楊、葉廖緬科、科涅夫、梅列茲科夫等人興 起。試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懲越戰爭中的「朱可夫」等人在哪裡?這就是文革搞過了頭 ,把整個時代的上、中、下軍事領導階層與士官兵整批送進死胡同去了。幸好蘇聯沒在文 革後期至懲越戰爭前發動攻擊,否則中共的後果可能比1941年蘇聯遭到德軍攻擊的下場更 慘(當然這是指蘇聯沒有核攻擊、中共不使用核反擊的情形)。 最後,對於拖了這樣久的時間才回應深表歉意,還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97.128
zhongxia:文革確實比大清洗嚴重多了,后者算是拿針在全身扎,而且 08/05 10:12
zhongxia:在頭部扎的多些,文革根本是拿刀全身亂捅,捅進去還要攪 08/05 10:13
zhongxia:個不停 08/05 10:13
※ 編輯: dasfriedrich 來自: 114.45.197.128 (08/05 11:04)
hgt:朱可夫可遇不可求吧 俄羅斯從阿富汗戰爭後又出了幾個朱可夫? 08/05 14:29
蘇聯大清洗後可以出現朱可夫等一群次世代精英將帥,請問文革之後解放軍陸軍又出現了 哪些新領導人物?這可是嚴重的10年斷層啊! 阿富汗戰爭蘇聯的確沒出現人物,但是在進攻戰役階段可打得比解放軍出色,該會的都會 。軍事領導素質差一截,基層官兵軍事專業素養差更多,請問是還想跟蘇聯比什麼? 鄧小平確實發現問題,懲越戰爭後撤換掉無能軍事領導,也讓部隊輪批接受實戰洗禮與考 驗,修正了不合時宜的戰略戰術,加速軍事現代化與專業化,敢問鄧小平的務實作法錯了 嗎? ※ 編輯: dasfriedrich 來自: 114.45.197.128 (08/05 16:01)
qiankun:出領導人物靠的是打仗,大清洗后是二戰,文革后是...? 08/07 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