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a-wor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的工作職責__副導演(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作些什麼?以文找文 owenchen1018 在天空部落發表於14:27:04 | 工作職司 副導演『First Assistant Director』(我的工作)作些什麼? 副導是導演的主要助手,在導演的指導下,協助導演完成影片的藝術創作和拍攝 工作,通常也被稱為第一助理導演。就因為他與導演的緊密關係,所以身為副導的第一要 務,就是要充分的了解導演的創作意圖,與製片配合,再協助導演執行他所賦與的任務。 通常視工作的繁簡,一個劇組可以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副導演(不過在國內的電影工作團 隊中,因為經費有限的關係副導演通常只有一位)。 在創作方面,主要協助導演進行分鏡劇本的編寫。在前製作業期一則是協助導演 選擇演員,根據影片需要,搜集相關的參考資料,尤其是聯繫服飾、化妝、道具等部門的 創作設計,以及選看外景、排戲等工作。當影片進入拍攝期,則要根據導演的安排與指示 ,檢查拍片現場的準備工作,如:確保每個演員與拍攝人員能夠確實出席,在指定的時間 到指定的地方去,並協調演員和拍攝人員的活動,使他們每個人能在拍攝前做好所有的準 備工作,確定需要的道具和設備都有如預定計劃一一的準備好;把導演的預想意圖和所預 估作品的效果,正確的傳遞給拍攝的人員,以保證他們能達到導演的要求,有效的執行計 畫;此外協助導演場面調度,確定場面調度中所需要的場景、道具、服裝、演員等,達到 導演的要求,並在拍攝時期協助調度臨時演員或群眾演員。有時,根據導演的安排,也分 工直接指揮拍攝次要的場景鏡頭。 由以上的職務看來,其實副導的工作就是要協調各部門的人員,確保拍攝工作能 夠依導演所預期的效果,在確定的時間、地點下,按照預定計畫一步一步完成要求。所以 身為副導必須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堅定的意志力與良好組織管理的能力,才能確保拍攝效 率。為達到這樣目的,副導演的職務勢必難以討人喜歡,他像是片場中不斷驅策著拍攝進 度的黑臉人物,當片場需要鞭策時,他必須要首先出面解決。也因為身為導演的第一助手 ,副導演除了與人協調溝通的能力外,對表演藝術的認知,對電影的分場、連戲、場面調 度的概念,也是不可或缺的。 國內副導演和好萊塢的副導演,雖然都是居於導演副手的位置,然而工作的定位 卻有所出入,在國內的導演通常都要由副導演慢慢熬上來,其實是因為製片制度不健全的 關係,所以兩者的工作才有師徒制般的經驗傳承。而在國外健全的製片制度底下,副導演 的工作和導演其實大不相同。導演因為主要的工作是創作,需要被照顧,而不需要理會創 作之外的事務,他需要想出好的點子或特殊的觀點,進而引發別人的興趣;而副導演的職 責則偏重於業務性質,他是為了照顧導演而存在的,工作上比較接近於製片,目的在把整 個工作的團隊管理好,使它更有效率和紀律,讓各部門的人都能彼此配合、通力合作。所 以,基本上適合當導演的人和適合當副導演的人所擁有的特質並不相同。 以上文章出自 李佑寧著 之『如何拍攝電影』 ------------------------------------------------------------------------------ 影人筆記 南台灣視角、電影大小事、在地人的五四三 ■ 首頁 / 影人筆記 熱情之外,還有不怕難的傻勁─專訪《爸…你好嗎?》副導演郭晉汝 Posted 2009/06/30 11:28:42 編按:1983年次的郭晉汝,從大學畢業就踏進電影圈工作,帶著一股傻勁與熱情,還有不 畏懼困難的精神,從最基層的工作開始做起,歷任了美術助理、場記、助導等工作,最近 在《飄浪青春》與《絕命派對》中已經擔任副導演的工作,八月一日,張作驥導演的新作 《爸…你好嗎?》即將上映,本文專訪在這部片擔任副導演工作,同時也是高雄人的郭晉 汝談談拍片經驗與對本片的推薦。 採訪、撰稿╱陳佳琦,影像來源╱郭晉汝、《爸…你好嗎?》官方電影部落格 問:據我所知,你是高雄出身的年輕人,可否談談高雄成長的經驗,還有你踏上電影工作 的經歷。 郭晉汝:我自幼住在高雄,一直到上大學才北上。大學讀的是中央大學英美語言學系,跟 電影行業並不相關,不過想要拍電影的念頭卻是從國中就開始有的。那時很單純地喜歡電 影,什麼都看,電視轉到什麼就看什麼,錄影帶店裡看到有興趣的就租,現在想想那時候 大概是想要逃避,藉由電影將自己帶到另外一個世界、另一個想像裡,帶離唸書的討厭與 升學壓力的苦悶吧。 一開始我只知道電影是什麼,但是不知道拍片是什麼,而我總覺得銀幕裡看見的東西很美 好,很想去參與這個東西。不過在高雄很少會有拍片機會,製作公司都是在台北,所以大 學畢業後我就去台北找機會。我踏入的過程算是幸運,畢業後打定主意要進入電影圈,就 到處跟人打聽哪邊有拍電影的,有人告訴我有間公司叫做三和。他們正在前製、準備要拍 《國士無雙》,於是我就主動打電話過去,對方請我寄履歷,我也寄了,我還寫說自己做 什麼都可以,沒有酬勞也無所謂。不過當時他們沒有缺人,便回絕我了,但我還是回了一 封信說沒有關係,如果開拍之後現場有缺人的話,我隨時都可以參加。完全就是憑著一股 傻勁。 後來開拍之後,美術組有缺人了,於是他們就打來問我可不可以過去幫忙,第二天我馬上 就衝過去了。 美術助理就是幫忙搭景啊做等等的雜工,像我這樣一個從來沒有進過片場 的人,第一次看到片場原來是這樣子,拍戲是這樣子的時候,真的超興奮、超開心,拍電 影的現場對我有著說不出的魔力,不管前一天多麼累,拍到多晚,每天早上只要鬧鐘一響 ,我就會很興奮地睜開眼要去上工了。 這是我第一次跟片的經驗,整部戲都拍得很開心。我覺得自己運氣算很好,之後就沒有停 過,一直有戲劇的工作可以接。 《一席之地》拍攝現場,右一為郭晉汝 問:你擔任過很多工作,像是場記、助導跟副導演,因為這些職位跟角色可能是一般觀眾 比較不熟知的,(大家比較容易看到導演、美術設計或編劇這類在某個職位上具有相當專 業知名度的人),但是這些又都是一部電影完成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請你簡單談談或介 紹這幾個不同角色的內容跟其重要性嗎? 郭晉汝:雖然第一次是從美術助理做起,但後來我的本業是在導演組,從場記開始。很多 人習慣稱場記為板弟或板妹,認為場記就是那個打板的,但其實打板只是場記工作百分之 一,說場記每一秒鐘大概都有一百件事情要做並不為過。其中最重要的是:記住所有連戲 的元素,道具、戲服、演員的動作、台詞,如果拍完一顆鏡頭,這顆鏡頭中間要剪入另外 一顆鏡頭的話,這兩顆鏡頭中間不能夠不連戲。比如說演員講完剛剛這句話的時候左手正 拿著一個茶杯,結果我們換另外一個角度再拍一次的時候,演員講完那句話的時候茶杯已 經放下來的話,那動作就是不連戲,如果導演後來又把這個鏡頭剪進去的話,就會被發現 破綻。除此之外,服裝的連戲、燈光的連戲、現場的陳設連戲,這些通通都要記。再來是 打板,要幫每一顆鏡頭寫上板號,還要記上詳細的場記表,所以場記在現場永遠都有做不 完的一堆事情,永遠都要記一堆東西。但是不能只是低頭記個沒完,場記也要不斷地看, 盯緊現場每一刻在發生的事情。 此外,場記也是要把劇本跟分鏡記憶得最清楚的一個人,場記的英文叫做Script Supervisor,就是劇本監督者,負責監督這部片所有拍的一切,注意就劇本就剪接的角度 來說有哪些不合理。某方面說來其實是很技術性的工作,但是場記的工作很重要而且也需 要專業度,只是在台灣礙於製作經費一直沒有講究專業場記的風氣,這點是很可惜的,一 般都是找剛入行的新手,由副導演來帶來教,但是場記工作是需要時間跟經驗的累積的, 通常幾部片下來越來越熟悉之後,就會開始被找去做助導或副導,所以場記就一直被當成 一個鍛鍊新手的位置。 助導就是負責分擔副導的工作。在導演組裡通常是由副導來分配工作,助導的工作主要協 助副導,工作內容並沒有很清楚的範疇,多是隨著副導演的安排,大概也不脫導演組的工 作,像是盯美術道具、盯服裝定裝、現場臨演的調度這些。 副導演的工作,簡單講,就是要去了解導演想要什麼,確定劇組可以執行到什麼程度。一 部電影有很多元素,藝術的、攝影的、服裝美學的概念,有場景的要求等等,這些導演都 必須要知道自己要什麼,而副導演就必須去確認大家清楚與否,大家有沒有去執行。所以 副導必須很清楚每一個部門的工作並且能夠去要求每個部門的進度與執行狀況。如果哪個 部門有任何差錯的話,責任是會歸咎到副導演身上,因為他沒有去盯好這件事情。所以副 導會有很大的責任壓力,永遠不得休息。如果跟場記或助導相比,副導演在片場的體力消 耗也許沒有那麼大,但是心中永遠都會有一塊大石頭,永遠不得閒。因為副導演要盯要管 的事情實在非常多,所以作為一個副導演,如果此刻沒有事情正在發生,沒有想到有任何 事情有問題的話,也會非常擔心,因為一定會一直心想是不是有哪件事情漏掉了,否則此 刻怎麼可以沒有任何事情需要擔心?所以副導演很勞心,就算沒事也會擔心。(笑) 《刺青》拍攝現場,打板者為郭晉汝 問:你跟過很多不同的導演拍片,有沒有誰是令你印象比較深刻的? 郭晉汝:就張作驥導演啊(笑)。他算是我的啟蒙老師,我拍片所學到有百分之九十都是 從他那邊學來的。第一部戲時我只是美術助理,美術指導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但是我 自己完全不知道身邊忙來忙去的燈光、攝影他們究竟在忙什麼。第二次參與的電影《蝴蝶 》是我第一次進到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我從那時候開始做場記,算是第一次踏進導演組, 當時也是什麼都不懂,完全是零,不過張導習慣自己帶場記,有別於一般助導或副導在帶 ,所以我就一直跟在他身邊學,他教了我很多很多,所以我覺得自己算是很幸運,第一次 做場記工作,是由張作驥本人親自教授。 一開始很菜,每天都不斷在犯錯,而張導的要求也高,同時他又對於導演組以及場記的工 作十分了解,所以有任何差錯他都會發現,也絕對不讓你逃過。所以那部片真的讓我學到 超多的,雖然張導本身很嚴厲,但是我覺得那對我來說都OK,都是磨練。 後來到了這次《爸…你好嗎?》回到他身邊擔任副導工作,這次卻又是另外一次經驗,學 到不同的東西,而且學到很多。我真的很佩服張導,可以在隔幾年,我去外面混過一圈回 來,他還是讓我覺得從他身上有學不完的東西。算是教我最多、影響我最深的導演。 問:你算是從基層慢慢累積的電影工作者,那你自身有以導演為目標嗎? 郭晉汝:我一直有在創作,導演當然是目標,不過我知道當導演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 就因為踏進來了,才更加瞭解當好導演的困難,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維持這樣的希望並且 保持創作能量,不要讓熱情輕易被澆熄。而我也希望自己如果有一天可以做導演的話,可 以不要讓我的工作人員去承擔不合理的要求,不過這就要仰賴經驗。 問:你會給想要入行的年輕人什麼建議? 郭晉汝:不要只相信熱情。要有很大的耐力與戰鬥力。說到拍片,很多人都有興趣,大家 都覺得拍片是超好玩的,但是說真的,適合的人並不多。這跟個性與對工作的接受度都有 關係。剛好我的個性就是不怕累、不怕勞動、不怕髒、不怕罵、不怕打,但是我很喜歡一 群人一起完成一個工作的那種感覺,所以不管遇到怎樣的事情都可以度過,也會覺得開心 順利。 問:《幫幫我愛神》、《飄浪青春》回到家鄉高雄來拍片,對你而言有沒有什麼特殊的經 驗或感受?尤其是,對比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在台北拍攝,像是《一頁台北》更標榜拍出台 北的城市風情,那麼南北兩地的電影拍攝機驗對你而言,有無特別的差異或感受? 郭晉汝:這兩部都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戲份在高雄拍攝,但是《幫幫我愛神》的時候,我 是做助導協助美術組,在高雄拍戲的時候我只去協助一兩天。倒是飄浪青春才在高雄待比 較久。 最明顯的差異是,高雄人很好講話,很好談。借場地或者是拍攝現場需要周邊居民的配合 時,當地人都比較好說話。如果遇到借場地有困難,高雄市新聞處也會出馬幫忙談,有他 們這樣的幫助,以製片的角度來看,在高雄拍片真的會比較輕鬆,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像 是有一回我們在中山大學旁邊的代天宮拍攝,周美玲導演需要有一堆攤販的廟埕,當時也 是新聞處出面商界,周邊的商家跟攤販完全都配合演出。 而台北人自我意識真的比較高,拍片因為收音的需要都會要旁邊的居民完全安靜,台北人 真的不容易配合。再若需要擋車擋路來拍攝的時候,對於步調急迫的台北人來說,也比較 難以接受,所以製片助理通常都會被罵得很慘(笑),但是到了高雄,有時候連警車都莫 名其妙擋下來過,警察還會好奇下來看,但是在台北警察會出現都是因為居民反應拍戲劇 組干擾作息而來關切。 問:對於高雄近來積極地要拓展電影拍片資源,吸引電影人南來拍戲,推出種種政策,你 有沒有任何建議或建言? 郭晉汝:我覺得這幾年高雄的電影政策推行得真的比較立即且海派,會去關注拍電影的人 的需要,協助解決。最近跟高雄拍片的經驗也滿好的,贊助真的很多,光是給予劇組住宿 優惠這點就真的很棒。 問:八月一日要上映的張作驥導演的《爸…你好嗎?》,是由你出任副導演的工作,可不 可以簡單幫我們介紹一下這部電影並且向觀眾推薦? 郭晉汝:這部片總共拍了十四個單元,但是在電影的版本中導演只剪了十個進去,之後 DVD的版本會將捨去的四部也放進去。 每個故事都是跟父親有關,各個年齡層的父親跟孩子,不同的族群、語言與背景的故事。 因為張作驥導演以往的電影都是很台語的,但其實他爸爸是外省人看不太懂,當初張導有 跟爸爸承諾過要拍一部讓爸爸看得懂的電影,不過這個承諾還未及實現,張導的父親便過 世了。所以拍一部關於父親的故事獻給爸爸,是導演的心願。 再來可能是我自己也是離家工作,看到片中的親情故事特別容易感動,我想大家或多或少 也都會對自己的父母有各種愛恨情仇及後悔懊悔等等,這十部短片都是不同的處境、不同 年齡的父子,不論怎樣,觀眾都可能進入某一個單元並且產生共鳴,想想自己與父親的關 係。 郭晉汝電影簡歷 《國士無雙》 美術助理 《蝴蝶》 場記 《刺青》 助導兼場記 《幫幫我愛神》 助導 《蝴蝶重拍》 助導 《飄浪青春》 副導演 《絕命派對》 副導演 《追夢》(紀錄片) 副導演 《爸,你好嗎》 副導演 《一席之地》 助導 《一頁台北》 現場翻譯兼助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