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aseypie (期待未來)》之銘言: : ※ 引述《admm (小男人...)》之銘言: : : 1、當進行空戰的時候我方被敵方飛彈鎖定不是會發出警報聲嗎,其原理為何? : :   反過來想的話,有可能鎖定對方並發射飛彈而不被敵方發現嗎?? : 不只是被鎖定,只要有雷達波照到都會有警報 : 自己的雷達天線既然可以收到自己打出去的雷達波 : 那能"收到"敵方打過來的雷達波當然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 不過只是被"掃過去"和被"鎖定"的警報聲是不一樣的 : 我記得差別好像是在於脈衝的模式不同,所以可以分的出來 被鎖定之所以RWR會叫 沒記錯的話應該跟本身機載雷達沒關係 不然的話要是沒開機載雷達 那麼雷達警報器不是就沒功用了.. 一般來說 警報器資料的來源 在於遍布在戰機機身的'雷達警示天線' 以F-15C來說 裝載的是ALR-56C雷達警示接收器 機身外部比較容易分辨的地方 就是主翼翼端前緣有一小根凸出物 垂直尾翼後端靠近最上方也有一組 應該還有其他的地方也有裝載 藉此來接收四面八方射來的雷達波 早期的F-16C用的是ALR-69 後來皆升級為ALR-56M數位(!?)警示接收器 '掃過去' 和 '被鎖定'的警報聲的確不同 差別在於 掃過去就是被雷達波照一下 鎖定就是被敵機雷達波'持續性'的照射 由於是持續性的長期照射 所以警示天線可以接受到外來雷達波的'長期'照射 以被外來雷達波照射的時間長短來分辨是'被鎖定'還是'被掃過去' 至於有沒有可能'鎖定'對方不被發現 基本上很難 除非他RWR壞掉 因為鎖定對方就是以自己的機載雷達發射雷達波'持續'照射對方 藉此得到對方的高度速度方位等等資訊以進行攻擊前的發射解算 對方被雷達波持續照射到警示接收器基本上可以感覺的出來 所以一定會發警報 不過攻擊對方的話有可能不被發現 只要用TWS模式+發射主動雷達導引飛彈 因為TWS'掃描同時追蹤'模式只是在掃描一個空域 不是持續照射一固定目標 然後利用插值來推算掃描空域中目標的資訊 以達到'追蹤'的目的 再加上TWS資料更新率很低大約8~12秒 所以目標的資訊不一定很準確 (F-15C的雷達有特殊的HDTWS 就是High Data TWS 大約6秒一更新 資料較準確的多) 用TWS模式+主動雷達導引飛彈 對方幾乎收不到警報 或只有一點點警報(因為只是被掃) 唯一有機會收到警報的時間就是主動雷達導引飛彈開飛彈本身的雷達鎖定時才會收到警報 不過通常飛彈開雷達時大約都是命中敵機前的不到10秒 所以要躲過攻擊基本上有難度 : : 2、以前看過一部片叫做衝出封鎖線,片中敵方飛彈鎖定美軍戰機並發射,有一 : :   幕是飛彈還沒撞到美軍戰機就先燒起來爆炸並波及到美軍戰機使其墜毀,這 : :   種情況合理嗎??不是一定要彈頭先碰撞到才會爆炸嗎?? : 不一定 : 空對空飛彈都是近發引信 : 只要夠近就會爆 : 彈片的殺傷力是很大的 : : 4、小弟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段影片(好像是蘇愷30),它垂直飛到一半然後 : :   把後燃器關掉,過幾秒鐘再打開後燃器竟然還可以往上飛,真是太神奇了, : :   一般這種情況下飛機不是都會失速嗎!!?? : 它比較特別..... : SU-27系列的飛機氣動力之佳是眾所皆知的 : 不過聽說那些動作一開始根本就不在設計範圍內 : 是某次駕駛員操作錯誤,以為失速了跳傘 : 結果飛機繼續飛了好一段才發現的 : 不過美國這類的飛機也不少 : 像NASA(?)改過一架F-16,也是強的亂七八糟 : 還有像X-31,現在的F-22也都可以做出許多過失速操控的動作 : (不過美國人可是一開始就用超級電腦算過了) : 這已經成為新一代的戰鬥機必備的運動性能之一了 : (U.S. Navy的那架塑膠蟲就別提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190.135
caseypie:我是以雷達為例說明有方法可以收到 09/24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