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jack-m12)》之銘言: : ※ 引述《[email protected] (石原さとみ命)》之銘言: : > 轉信站: KimoWebBBS!netnews.kimo.com.tw!news.csie.ncu!news.mgt.ncu!news.ncu!ctu- : > Origin: sally.csie.ntu.edu.tw : 1)那如果是先俯衝向下,再大角度拉升,外加方位180度以上的迴旋或滾筒翻, : 是否能有幫助呢?~~~~好奇中. 如果來襲的飛彈已經離本身很近 做這些高機動性的動作對閃躲飛彈當然有用 可是如果飛彈離本身還頗遠 做這些動作只是在考驗飛彈高速晶片的運算能力而已 : 2)地對空飛彈發射後,天上飛機的雷達能在幾秒之內發現呢? : 飛彈鎖定目標會是在抵達最高高度後啟動或是上升途中即鎖定追蹤? : 在這段時間之中,飛彈是否真的能抵達原先理想的高度? 天上的飛機能多久之後發現被攻擊 那要看防空飛彈的導引系統為何 如果是舊式的半主動雷達導引系統 那防空飛彈還沒發射 飛機就已經知道有人要殺他了 原因是半主動雷達導引系統的導引機制就是要以導引雷達持續鎖住目標 飛彈發射後 吃導引雷達鎖定目標機後反射回來的雷達波 藉此飛向目標 因為如此 防空飛彈發射前必須要先有導引雷達鎖住目機 導引雷達一鎖住目標機 目標機的RWR就會發警報通知飛行員(客機就沒有RWR了) 如果戰機低空飛行 遭受到肩射飛彈攻擊 收到警報的機率幾乎等於0 肩射飛彈幾乎都採被動紅外線導引 所以戰機的RWR根本不會收到警報 但新型的防空系統如愛國者 俄製防空飛彈北約代號10位數以上的防空系統 導引機制都不再是單純的半主動雷達導引 要閃這類飛彈就變的很難 這些飛彈來襲時 通常RWR發警報都是飛彈已經離本身很近 閃躲的反應時間被大大的壓縮 : 3)空對空飛彈的高度差, : 應該是取決於發射飛機與目標飛機的高度; : 是否真的能如設定的一般,攻擊方永遠取得高度優勢? 空戰最忌諱的就是高度比人低 不管是視距外或視距內 高度 = 能量 而且爬的越高 本身的雷達也可以看的越遠 (衛星都爬到外太空了 幾乎可以看到半個地球) 也因此一般攻擊任務戰機的任務高度大約都是1萬呎到2萬呎 而F-15C之類的空優戰機任務高度都在2萬呎以上甚至到4萬呎都有可能 要是敵機在爬高 空優戰機也要跟著一起爬高 不然有可能會喪失優勢 基本上 或許並不會永遠攻擊方都取得高度上的優勢 但攻擊方絕對不會讓自己處於劣勢 否則有可能從'攻擊方'變成'被攻擊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