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bsentSoul (Egalitarian-liberalism)》之銘言: : 低翼負荷是因為升力所產生的阻力大...因為側頃的關係需要有較大的速度使的 : 機翼用較小的面積就能維持機身在空中,但較大的速度下升力產生的阻力反而較小. : 增加的是parasitic drag(不知道中文是什麼orz).所以最大持續轉向能力應該是一個 : 平衡吧?但為什麼低翼荷的這個平衡會比高翼負荷來的高?以致於使低翼負荷機種擁有 : 較大的持續轉向半徑? 任何機翼要產生升力都會衍生阻力,速度越快升力越大,阻力也會同樣變大 但弔詭的事,機翼升力不可能無限制隨著速度變大,因為速度到達9G時 就達到人體與機體的極限。 另外一方面,以慣性運動來看,在同樣升力下,轉彎率其實與速度是成反比 所以速度與轉彎率的變化其實是太快也不行,太慢也不行,最佳轉彎率 的發生點就叫做corner speed,通常發生在機翼能產生9G滿檔升力 但是速度「最低」的時候。則三角翼的優勢很明顯,因為它的翼面積大 所以在更低速時也可以維持升力。拉攻角會減速只是更快讓它減速到corner speed 達到最大的瞬間轉彎率而已 前面提過,「持續」轉彎能力必定要考慮到推力(但是瞬間不用!所以就算是三角翼 滑翔機要以瞬間轉彎幹掉噴射機也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假設推力相等的話 那自然就會討論到阻力的影響,又由於轉彎升力必定連帶發生阻力 所以純就機翼本身,要取得的就是「高升阻比」的機翼,也就是在阻力不超過 引擎推力的情況下,機翼達到最大升力的點才是「持續」的corner speed 而較大速度下,產生同樣升力的衍生阻力小,自然就造成它的速度通常會比「瞬間」 的corner speed來得高 而低翼負荷的問題在於它是靠翼面積過剩來造成升力也過剩,而高升阻比的 展弦比機翼要延伸長度才能擴大面積,但長度太長就強度不夠,結果又把最大G力 給它拉下來。 所以John Boyd的結論就是要提高持續轉彎率與其在機翼上動手腳,不如在引擎上動手, 然後讓翼負荷肆意降低。 : 其實我一直有個問題..就是梯形翼在翼根的部分基本上和三角翼是相同的,那也就有升力 : 衍生之阻力大的問題,這點在轉彎時不會造成靠近機體部份的阻力大,速度減慢,可用升力 : 下降以致於持續轉彎半徑變大的問題嗎?在此種情況下梯狀翼的外側究竟有什麼作用? 當然就是.....沒有用啊XD 梯形翼的優點是升阻比比三角翼好,所以它是要以較高的速度來維持「持續」轉彎 而三角翼因為升阻比小,為了要維持同樣速度,阻力不能太大,結果升力也不會太大 (當然前提是翼面積相等的情況),但如果放任它可以減速,它就會像突然吃了大力丸 一樣,瞬間轉彎率爆表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