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zplusc1 (德軍造型人型立牌Ver.2)》之銘言: : 我不知道你是看哪裡的資料來源,不過10式的資料其實大部分都已經公布 : 首先是彈藥基數 : 防衛省公布的資料裡面10式目前的彈藥基數是24發(備射彈14,砲手後方2,車體8) : 18發砲彈的重量的確不算啥 : 但是再加上放置這18發砲彈的彈庫跟相關防爆裝備 : 節省掉的重量就非常驚人了 : 燃料的部分10式的油箱容量是880公升,跟90式的1100公升比一下子就少了1/5 : 而且防衛省的評估裡面新引擎的持續出力跟油耗都略遜於90式 : 最後一個,10式的重量是40/44/48 : 最高等級的裝甲防護模組裝上以後只比90式少2.2噸 : 彈藥基數少了快一半,燃料一下少了1/5 : 加上裝甲防護等級拉到最高只少了不到1/20的重量跟實際上性能略約於90式的引擎 : 這叫做沒有影響太多? 我真的不知道你的消息是哪裡來的,2013年12月11日,三個月前的新聞 新聞來源是朝日新聞的清谷信一,他對於十式的彈數敘述是這樣的 新戦車では重量低減も大きな課題だった。日本製鋼所が新たに開発した44口径120 ミリ滑腔砲は90式が搭載しているラインメタル社のL44をライセンス生産した主砲 に比べて13パーセントの重量減を実現している。合わせて新徹甲弾が開発されたが、 三菱重工の関係者によるとこの組み合わせは世界の120ミリ滑腔砲でもっとも貫通力 が高いという。携行弾数は未公表である。恐らくは軽量化のために90式よりも減らさ れているだろう。なお、自動装填装置の装弾数も明らかにされていない。 以我粗淺的日文水準,他是說十式的載彈數並未公開,相關也未明,所 以請問一下你是從哪裡得知如此詳細的載彈資訊的? 油料確實少了兩百到三百公斤,即便加上相關,也辦不到全備下僅44頓 在重量方面防衛省的資訊,全備下90式是50噸,兩者差距是六噸,你是 把必要時可以外加裝甲也全部算進去了,而根據防衛省的報告,她是在 44頓下可以達到同等防護力的 : 我都講了那是拿來評估中彈後損害了,你還在講機動戰鬥車可以扛84RR.... : 你自己都講沒公布結果了 : 後面那個66火箭彈對機動戰鬥車無能為力的結論是怎麼來的? 我前面說了如果他可以硬扛84RR,請問使用84RR反坦克彈頭進行評估 其結果是無損,那麼66火箭有可能會對他有能力嗎? : 是啊,薛曼DD當天的戰果是出動12輛被海浪弄沉7輛 : 剩下5輛沒有一輛在灘頭推進超過50公尺 : 而且全世界都知道諾曼第當天就是硬幹的步兵登陸戰 : 那些薛曼DD根本就是累贅也沒有發揮應有的用途 : 第一批登陸部隊上面也根本沒有戰車的存在 : 第一批登陸的裝甲部隊是兩天後人工港建好才上岸投入戰鬥 : 說諾曼地的灘頭堡是MBT打下的是在哪個世界發生的事情? D日不是只有奧馬哈一個灘頭,黃金、朱諾、猶他全部都殺上去了你要怎麼說? : 這個日方的說明哪來的? : 防衛省都已經講了機動戰鬥車的105mm砲是全新開發,只是可以通用L7系列的砲彈 : 台灣用的L7沿用美軍M68的編號 : 就算老美已經把使用M68的車種全部退役也不代表這編號不存在過 所以請問台灣用的L7砲是哪來的?國際上沒有這個型號不是嘛? : 前面一開始講的幾種輪裝突擊砲都早就可以做到移動射擊跟側面射擊了 : 機動戰鬥車的射擊穩定度的確是比其他前輩好很多 : 不代表他已經克服了輪裝車輛的限制 : 而且一開始是講台灣製輪裝突擊砲車 : 機動戰鬥車也許真的很好,但是那是完全的專用設計 : 到目前為止機動戰鬥車已經花了173億日圓(約台幣50.4億)來開發 : 開發計畫預定到明年結束,費用還會繼續攀升 : 這還沒把量產後的車輛本身購買價格算進去 : 就憑國軍現在這種窮鬼狀態,加上國內產業也不具有相關技術的開發能力 : 把機動戰鬥車跟雲豹105/黑熊來比 : 真的是拿BMW比TOYOTA 105移動側面射擊,移動射擊和側面射擊不等於移動側面射擊 台灣過去的爭議是在移動射擊和側面射擊不能,機動戰鬥車可 以完成移動側面射擊 其實是具有,不然國軍敢開也沒人敢做,更別提沒人做國軍也不 會去想要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93.2
RURILIN :沒這個型號?你是不知道L7跟M68指什麼故有此一問嗎? 02/06 06:25
RURILIN :英國原產編號L7,美軍授權生產後賦予美軍編號M68. 02/06 06:26
RURILIN :各國授權生產與仿製這門砲的都是L7家族. 02/06 06:27
RURILIN :我看不太懂你的疑問,不知道這有沒回答到你的問題? 02/06 06:34
你講的東西我知道,我的問題並不是這個,我的問題是 日本所使用的L7是三菱做的,因此嚴格來說他並不能使 用L7的編號要自己弄一個,因此我們說他是特製專門打 造 但是台灣所使用的K罩杯,在國際上也沒有M68K1這種型 號在販售也是我們買回來自己在搞的,因此在沒有完整 測試報告出來前,我們也僅能假設或許他打的穿MBT了
ryanmk2 :10式的砲彈裝載量的確沒有公開 02/06 07:47
mp44stg44 :現在基本上M256就是Rh-120mm滑膛砲 02/06 08:04
mp44stg44 :M68就是L7的授權生產版本(美軍賦予編號M68) 02/06 08:05
mp44stg44 :L7可以看做量產版神兵,歐美系戰車的冷戰量產神兵 02/06 08:09
mp44stg44 :某種程度上L7算是與D-10T系列相互輝映 02/06 08:11
mp44stg44 :除了本家的百夫長,日本74式、M60系列、M1、Leopard 1 02/06 08:18
mp44stg44 :直到Rh-120出現以前,L7走遍了西方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02/06 08:19
mp44stg44 :Wiki上的資料寫GIAT F1 105mm可以使用L7的彈藥... 02/06 08:22
mp44stg44 :總之,這與冷戰初期大量的T-54/55系列存在共產世界 02/06 08:25
mp44stg44 :一樣。 02/06 08:25
zplusc1 :老兄,那篇文章是2011年11月的combat文章 02/06 11:19
zplusc1 :10式的裝彈數我是看panzer的舊文章 02/06 11:24
PANZER 2008?我去日本找的資料,幾乎不承認該報導對於彈數的內容 相反多數承認其報導對於油料的內容
zplusc1 :我前面講的那篇去年combat的文章作者就是清谷信一 02/06 11:27
zplusc1 :這位先生有在combat連載日本新裝備的必要性 02/06 11:29
zplusc1 :我個人對日本裝備問題點都是來自這位記者的文章報導 02/06 11:29
zplusc1 :事實上就是這位先生的文章直接講了機動戰鬥車的裝甲 02/06 11:30
zplusc1 :防禦力非常有問題 02/06 11:30
zplusc1 :所以無損的結論是哪裡出來的? 02/06 11:31
問題沒有報告出來說,機動戰鬥車裝甲存有嚴重瑕庛,我的翻譯沒錯誤話 這位先生對於機動戰鬥車是不是必要存在有嚴重的疑惑,我看了他的內容 大體上其實和我前面講的一樣,他認為步兵鐵壁才是王道 其次日方的測試要求是要能夠抵擋單兵主要攜行火器,簡單的說是抵擋單 兵用反裝甲,所以他才會去找84RR來進行測試,所以如果測試結果是無損 那麼台灣66也沒法起到作用
zplusc1 :諾曼地有動用戰車上灘頭的舊奧瑪哈猶他黃金三個 02/06 11:34
zplusc1 :美軍報告就直接講明了雪曼DD根本就沒用 02/06 11:35
zplusc1 :黃金的英軍戰車不是跟著步兵登陸,真的有用是隔天 02/06 11:36
zplusc1 :打貝辛港 02/06 11:36
內容請在去搜尋和觀看一下,因為如果我沒看錯,當天唯一的裝甲戰鬥 就是在寶劍發生的,德國第21裝甲師的逆襲,寶劍的是第七十九裝甲旅 還是裝甲師,反正當天就上去200多台(快餓死了) 實際上是五個點全部都有DD上去,只有澳馬哈失敗而已...
KK2001 :建議樓上搜尋參考英軍第79裝甲師或Hobart's Funnies 02/06 13:32
KK2001 :在登陸時英軍設計的特種/兩棲/工兵戰車是以小型單位 02/06 13:32
KK2001 :的方式支援登陸部隊,不是以單一建制登陸,而使用的 02/06 13:32
KK2001 :戰車也並非只有薛曼DD,事實上美軍運用的不成功,應 02/06 13:32
KK2001 :該是布萊德雷因為後勤、訓練的因素拒用英軍改裝的特 02/06 13:33
KK2001 :種車輛,只願意使用薛曼DD,omaha則是薛曼DD多數沉沒 02/06 13:33
KK2001 :,直接導致灘頭缺乏掩護與火力支援。 02/06 13:34
※ 編輯: mshuang 來自: 111.251.220.66 (02/06 14:56)
findarato :D-10T有辦法和L7比較嗎= =?? 02/07 20:19
mshuang :概念....不是只有上班才叫做賺錢吧... 02/08 00:31
sneak: 事實上就是這位先生的文 http://yofuk.com 01/04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