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nkey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edlance (紅爵士)》之銘言: : 本來我也有想到這點,一場可以有1次的檢視機會,正要提出來時, : 才發現原來美式足球早有這種方式 : 不過有些角度攝影機可能沒有當時裁判站的位置好,無法判斷 : 那要求檢視的機會要扣除嗎? : 還有那種從兩個不同角度看來是不同判決的情形 : 感覺錄影帶也不是萬能 舉個美式足球和棒球差異很大的例子, 像在中職,好壞球的爭議可說是很常見的情形, 問題是,投手投出的某顆球,究竟是不是好球, 在攝影機方面,以右打者為例,可能一壘休息區就得放一台,本壘板上方還要再放一台, 或者是主審的腦袋上再擺一個針孔。 除了各個畫面交錯外,還得跟這次投球有類似軌跡的投球,卻獲得主審不同判決來作比較。 偏偏中職的投手又不像小藍形容大聯盟的投手一樣,半顆球半顆球修進來, 測試主審的能耐,於是,想到要找一顆類似的球路,就讓人頭昏了, 總不能等調到對照組的畫面,或是等到投手後面投出來時,再來比對。 美式足球往往是針對當時的某個play,進行挑戰。 所以即便棒球要採用,也只能針對一些像有沒有tag、球有沒有比人早到......等事項。 =========== 只是,我覺得,這畢竟是治標的作法,裁判如果公信力不夠,就算他做對的判決, 大家還是一樣不高興,何況畫面不見得可以看的出來真相。 以美式足球為例,接球員飛撲出去接球,結果貼地球進入手中,倒地, 那這樣算是已控制住球嗎?最後還不是委由裁判主觀認定是否「控制」住球 (忘了是那一場對戰組合,印象中最後結果對主場球隊不利,因為裁判說完話之後滿場噓聲)。 所以,不從根本的裁判素質提昇,以維持公信力,雖然畫面確實能幫助判決的正確性, 但仍然不足以讓人信服--何況會引起爭議的判決,往往都是一半一半的play。 而且,在比賽中其實也有一些輔助措施,像是召集所有裁判討論、向兩邊總教練說明、 甚至是拿麥克風向全場觀眾說明(美式足球裁判也要說明他的判罰), 在在都彰顯在裁判素質這個詞裡。 一旦中職的裁判水準能提昇到大家服氣的程度,接下來才要去考慮到, 是否值得花那麼大的成本去提昇那麼一點正確性, 屆時,作或不作,感覺上不是那麼重要。 於是,接下來,不管是球迷還是球員才有資格說:誤判也是比賽的一部分。 : : 可以要求裁判看錄影帶 : 或許這樣裁判執也會認真一點,畢竟是在大家面前丟臉 : 可能會當場被球迷噓到死吧 : 以往頂多後來檢視錄影帶發現誤判時罰點錢被數落一下 : : challenge成功改判,失敗也有罰則(美式足球罰碼數) : : 恕不能苟同 : : 自由心證才是比賽的一部份 : : 例如50/50的上壘機會或是好球帶 : : 誤判能避免就應該避免,有時候因為裁判走位角度造成的誤判 : : 應該都可以藉由錄影帶來更正 : : 其實裁判應該要主動要求其他裁判的輔助,或是看錄影帶 : : 不要等球隊上來爭議,主動利用錄影帶當作工具(像是NBA) : 同意,這方式也很讚 : : 既能有更好的判決品質,也不影響公信力 -- --   君乘車,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車揖; 君擔簦,我跨馬,          他日相逢為君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44.103
DARCHUAN:大推~~~~~~ 59.104.235.169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