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cleBea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當身體活動時,會使肌肉的能量消耗。 若這時身體本身的自我恢復再生速度太慢 就會形成所謂的 "疲勞"~ 競技訓練的特徵在於高強度負荷與不斷重複的練習 在此過程中運動員的身體必須承受極大壓力 在訓練中身體機能若無法及時產生恢復機轉 即可能造成荷爾蒙與免疫系統衰弱 而形成慢性病理症狀反應 但競技訓練並不能因為要得到完全的恢復 而以練習一天、休息一天方式進行訓練 因此如何提高身體的負荷強度與大範圍訓練 但卻不會造成身體疲勞或傷害 就成為相當重要的議題~ 比賽的最終目的是取得勝利 而取得勝利的關鍵在於對抗『比賽時間』與『對手強度』的壓迫 倘若體循環系統能及時運輸氧氣供肌肉細胞內的粒線體使用 那麼在高強度負荷下比賽就不易產生缺氧症狀~ 在短暫間歇的休息中即可加速磷酸肌酸的還原 相對應就能減少ATP-PC的耗竭速率 這對於以『無氧非乳酸』為主要供能系統的運動項目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此生理機制可以透過訓練改善 其中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肌肉周邊微血管的密度" 有氧耐力的訓練效果包含肺部換氣、增加肌肉粒線體與微血管數量、心臟心肌結構 、增加大腦血流量、血糖調節及穩定血清素等,其中以增加肌肉周邊微血管特別顯著。 力量訓練能改變肌肉組織能量的儲存方式 特別是肌肉肌酸與自由脂肪酸的分解與再生 研究發現 以循環式力量耐力的模式訓練 效果會顯現於安靜時的體循環功能 (血壓穩定減緩心跳率與呼吸頻率) 並能有效改善肌肉IGF-1 與肌肉周邊微血管的數量 過去運動訓練著重在恢復期的身體組織修補功能 近年來則強調運動中就要具備恢復再生的機制 以避免運動結束後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 因此若能在準備期時以全身性的力量耐力與有氧耐力訓練建構基礎體能 那麼不僅更能順利地銜接專項期 (高強度的負荷訓練) 更能在比賽時即刻產生恢復機轉 增加最後勝利的機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32.46
commerce:所以有負重的HIIT,如壺鈴swing 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03/22 00:10
kidrockboy77:先推再看,感謝分享 03/22 01:12
kzadb:這段文章的出處? 想看一下有沒有更進一步的文獻 03/22 19:54
mbdd:文章是我自己寫的 資料來源是上課講義 訓練學(張嘉澤) 03/22 22:21
mbdd:以及參考這篇 http://ppt.cc/lOLb 03/22 22:23
kzadb:了解。 03/23 09:00
s921619:先謝謝大大的分享 想請問如果我想建構自己的基礎耐力(為 04/04 01:31
s921619:高強度競技和訓練打基礎) 請問我應該怎麼自己評估訓練方向 04/04 01:33
s921619:和安排自己的訓練菜單呢 我問其他朋友都是跟我說"跑就對了 04/04 01:34
s921619:管那麼多" 但爬了很多大大的文章 感覺訓練是需要有結構和 04/04 01:34
s921619:安排的 所以才想了解一下 再謝謝大大的好文分享 如果各位 04/04 01:35
s921619:大大覺得我想太多也請見諒 XD 04/04 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