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icInTaiw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八清明前後,一家人回台南,到西港祭祖。   長大後,常常是我回台中時一家人才算團聚。聚餐是常常,而媽愛走健康路線,和大 家到大坑爬山,到公園蹓躂走動。     正巧李師豐楙的課,討論幾篇期刊,講到現代人的宗教行為,其中一篇香港學者 斷言年輕人對慎終追遠一事的淡薄,以著很粗略的問卷統計作支持。   我是分享自身體會,自從父親過世後,個人似乎經過了結構性的轉變,在家中地位儼 然一家之主,本來不處理那些風水儀節之事,似乎一下都得面對,那種龐大的社會與文化 的力量,使得我一下子在角色上無法再年輕。   出身中文本科的李師還聽我用禮記等佐證,深以為是。他說,許多傳統儀式除了呼應 信仰者個人信仰與情感處理的需要,也轉變了人在家族與社會中的結構位置。   父親過世後,到西港祭祖或到大度山拜謁老爸,是另種團聚形式。   這次清明,我們選了間汽車旅館,可能很多人選擇在這種地方搞怪趴或是掛掉自己, 服務人員見我們幾個還有查問了一下,增添了旅程的樂趣。   晚上聊了起來。   聊得很開心,雖然也偶有小小口角。   可能讓妹想到過往一再七八年的情感,可能她本也不是刻意尋覓感情的人,她的一些 話,讓作哥的我有些感覺。     竟也就聊到要四點了。   一早祭祖。   回台中。   我上台北前想說到一中附近走走,逛唱片行。   我知道最近戴愛玲有張專輯。   知道妹妹喜歡戴愛玲。   我在車上聽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戴愛玲。   那關於「對的人」的歌。   妹是個做事很殺的人,好強也有辦法,但她對我說過,哥,如果你有過那種七八年親 暱到頭來卻一無所有的感情,實在是很難對這事抱什麼想像。   因為我算是較有福氣的,也樂觀些,的確是不太能想像這樣悲觀的心。   但可以感受些心情。   買了張戴愛玲的累格。   那是對的人最後終於不對的續曲。   遞進她的房門縫。   妹有點開心。   哥哥還算貼心。 -- 洪軒樂派小師弟 靈修院 http://www.wretch.cc/blog/schelling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chell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72.91
henri10:好像應貼個歌詞…。戴愛玲真是太好聽了 07/01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