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B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沒有可能,光憑「只要能在哪個戰術位置(譬如中鋒)上具有優勢」這項 變因,就直接能夠鐵定拿到總冠軍門票,甚至可以直接訂作好戒指? 拿到 Wilt Chamberlain 的球隊希望有,選入 Bill Russell 的球隊也希望 有,搶到 Shaquille O'Neal 的球隊希望有,選到 Tim Duncan 的球隊也希 望有。 如果一切就是這麼簡單明瞭的算式,強勢中鋒等於總冠軍,那勸大家不要再 看 NBA 了。這樣的「職業運動」還有什麼意思或娛樂價值? 阿不就好哩家 在這幾個提到的名字所幸職業生涯還有相當的重疊,在同一個年代裡互相爭 輝,才讓球賽不至於請大家直接看雙方的球員名單就可以決定了勝敗? 對啊對啊,這也是一個角度呢。即使絕對強勢的中鋒也非常可能在相當程度 上主宰了整場球賽,但這種奇葩卻也不是舉世無雙,一個時代就剛好只能有 一隻呢。上駟對下駟的優勢當然是很明顯的,但上駟對上駟、中駟對中駟、 下駟對下駟的話,要論兩邊誰比較強是不是就該再發展出某些更精細的衡量 預測的依據標準了呢?只看單一位置的優勢是肯定不敷使用的吧。 這年代有太多球迷籃球觀念的建立,除了來自電視上二流球評信口開河的唬 爛騙錢,另外還受 NBA Live 電玩遊戲系列影響頗深。自然而然地把場上的 戰術位置區分成控球後衛、得分後衛、小前鋒、大前鋒、中鋒五個角色,彷 彿跟棒球場上(雖然我不懂棒球但不好意思我還是拿棒球舉例了)一壘手就 一定是守一壘、二壘手守二壘、三壘手守三壘、捕手守本壘,投手投球、指 定打擊負責長打犧牲高飛或被保送(誤)一樣理所當然。但事實上並不必然 是這樣子的啊... 公牛王朝兩度三連霸時,Bill Cartwright、Horace Grant、Will Perdue、 Luc Longley、Scott Williams、Brian Williams 甚至 Bill Wennington、 Corie Blount...之流,在 Phil Jackson / Ted Winter 將三角進攻戰術帶 進球隊體系有成後,相當程度地將中鋒位置應該扛起的某些功能性與職責交 付給了隊上更強勢的鋒衛線分擔了,我們都記得 Michael Jordan、Scottie Pippen 乃至於大號控球 Ron Harper 的沉底低位單打以及閱讀判斷對手防守 陣勢後的策應傳導能力,在流暢成熟的三角進攻戰術中,是如何帶給有完整 陣容的對手特別頭大的防守壓力的吧。 籃球從來沒有規定後衛只准負責送球助攻,中鋒不准砍拉出來砍外線這種事 情啊。這甚至不是「最近」才開始的趨勢,Oscar Robertson 的全能大三元 不說,Vlade Divac、Rik Smits 這些外籍中鋒帶進的歐洲球風也可以暫時 莫提,連 Sam Perkins 開始打 NBA 時,LeBron James 也才剛出生哩(只 不過 Perkins 不是剛進聯盟就愛砍三分的)。 隊上有個擅長執行低位單打任務的球員,對球隊發動戰術系統取得優勢,當 然跟隊上有個擅長執行外線長程火力跳投、擅長執行帶球或空手切入禁區的 球員一樣,這些能力愈突出,便都愈是有加分作用的。內線低位單打能力是 很重要沒錯,而擅長執行這個任務的這個球員,在身材高度厚度若能有一定 的優勢便愈可能適合執行這項任務,所以被歸類為中鋒型球路的那些球員, 大多會以這種身材特色居多。 但可不就同時代表了身高七呎就必然該往內線發展才是對球隊最好的選擇啊。 把 Cliff Robinson、Derrick Coleman、Danny Manning、David Robinson、 Chris Webber、Kevin Garnett、Rasheed Wallace、Brad Miller、Jonathan Bender、Dirk Nowitzki、易建聯... 等各種不同球路的長人全都一股腦硬要 丟到禁區裡去反而可能是種浪費。 球賽就是要這樣可以允許各種變化多端的 過程才特別迷人的啊。 思想可不要被 NBA Live 遊戲或某些不專業的爛球評給制約了。誰打什麼位置 又該怎麼在戰術設計上運用她的專長,只是便於在沒有親眼看過她們怎麼打球 之前建立某種初步的想像。中鋒的任務並不是只有中鋒可以執行;木根龍太郎 甚至也有從中堅手位置直接跟國見比呂交換投手角色的時候啊。 球賽就是要這樣可以允許各種變化多端的過程才特別迷人的啊。 所以,隊上有擅長低位單打的強勢球員,是不是就真的特別容易贏球呢?Pat Riley 說,給我個好中鋒,加上個好控衛,我可以玩出一些好把戲來,Jason Kidd 則曾經說,當時的隊友 Todd Macculloch 是她合作過「最好的中鋒」; 可是 Steve Nash 在跟 Amare Stoudemire 合作的時候才開始獲得聯盟最佳球 員的讚譽,而 Stoudemire 在不是跟 Nash 合作之前,並沒有開發出她的最大 優勢,這項優勢也並不在利用背框低位單打吃掉對手。 籃球運動的演進,每在一個新興的球隊、新興的球星出現之後,讓球迷驚呼: 『原來可以這樣!』『想不到啊,人類居然能作到這種地步!』所謂「human highlight」其實並不該是 Dominique Wilkins 的專利,人體的極限也一再被 新竄出來的體能怪物翻新。現在回頭去看七八零年代的球賽錄影帶,除了很難 不去注意的性感短褲之外,對比於當今規則允許的花式翻球程度,也使得跟前 輩老頭子們中規中矩的笨拙運球相比又增加了球員掌握比賽節奏的自由度吧。 球賽就是要這樣可以允許各種變化多端的過程,才能愈來愈特別迷人的啊。 放棄中鋒論、前鋒論、後衛論、明星論吧。研究單一變因的理論模型早已不夠 用了啊。那是入門班參考書的內容,進階班的同學不會仍然抱著從 NBA Live 或爛球評那邊學到的三腳貓甚至錯誤知識還繼續奉為圭臬的啊。 至於進階班應該上什麼課程咧?其實我也想要報名旁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73.199
Kreen:你的網誌拖稿很久了XD 11/09 03:07
Hawking:最近寫手大大們都回來了(泣) 11/09 03:08
BIASONICA:(誰可以幫我把 blogspot 的標籤雲掛回來啊?) 11/09 03:09
willyt:XD 11/09 03:16
willyt:話說身為黑米群組長卻常常消失的好像是你(煙) 11/09 03:16
rahim1211:好久沒看到BIAS大的文章了 11/09 03:17
ando:很久沒看到您寫的文章了 11/09 03:22
BIASONICA:黑米該是收書籤、討論的群組,不是拿來寫網誌的啊*藉口* 11/09 03:23
willyt:可是你自己說你多久沒收了 XD 11/09 03:26
kingroy:說真的,角色球員的運用也是當今NBA中重要的一環 11/09 03:29
kingroy:以前的籃球分工很清楚,隨著時代進步,這種分工也許不必要了 11/09 03:31
kingroy:每隊球隊要做的事分開來仔細看都一樣,由哪個位置的球員做 11/09 03:33
BIASONICA:(我喜歡參加討論多過於閱讀收藏書籤嘛...*藉口*) 11/09 03:33
kingroy:都一樣阿,主要是戰術上的配合居多 11/09 03:34
kingroy:推參加討論,比複習期中考好多了.. XD" 11/09 03:35
Drexler:推啦 好久不見了 11/09 08:57
jasonkeen:團報有比較便宜嗎? 11/09 09:27
JoshSmith:推推 11/09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