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CCU05_PF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久沒發文了耶... 我還記得上曾老的課的時候,他常常說:等下要準時下課,因為我要趕去馬蕭總部。 當時正值總統大選前~ 幾年之後,曾老的砲火果然還是不止息呀!! 資料來源:http://www.npf.org.tw/post/1/6954 馬政府上任後敲鑼打鼓成立的賦改會,日前總算宣告結束了。打從一開始,我們便不 斷提醒馬政府,若真有心搞好稅改,則絕對不可把賦改會的格局做小了,讓它變成聽命於 行政院的「工作小組」;更不可把賦改會的功能弄錯了,讓它變成官僚與財團的「利益交 換所」。雖然我們把道理說得已經夠清楚,下筆用字也已經夠直接,怎奈還是人微言輕, 喚不醒決策者的腦袋,更擋不住大財團的權勢,終至20年才一次的稅改工程完全走樣變形 ,社會的公平正義反而受到更大的傷害。猶記得我們一再叮嚀當時的劉內閣,做稅改要把 眼光放遠,為國家建立可長可久的制度,不可抱著偏狹的心態,只圖追求短利近功。一年 半以後的今天,這些人都下台了,但留給社會的卻是一堆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在賦改會成立之前,我們便一再呼籲政府要賦予賦改會獨立、中性、專業的角色 ,避免利益團體的牽制與干預。其次賦改會的主任委員人選應比照前二次賦改會的做法, 委由財稅學界的望重人士擔任,俾跳脫既有的框限格局,開創前瞻性的改革視野。尤有甚 者,更警告政府絕對不可把賦改會當成是一種協商性質的委員會,讓它徒然變成政治折衝 或交換的場所,而喪失掉稅制改革的理想性。可惜我們這些建言,一個也沒有被馬政府聽 進去。賦改會的主任委員由行政院副院長兼任,當時為邱正雄,現在是朱立倫,而為杜悠 悠眾口,找了一個財稅學者擔任副主任委員,充數一下。此外,委員會的委員雖由學者專 家與行政部會首長所組成,但卻同時聘任了許多工商團體代表與立法委員等為「諮詢委員 」。每個議案在送到委員會討論之前,都必須先「過關斬將」,徵得這些諮詢委員們的認 同與支持,以致於許多理想性較高的改革構想與做法,往往在未送達委員會之前便被擋下 而胎死腹中。任何一個議案只要這些充滿利益色彩的諮詢委員有異議,即使最終送到委員 會討論,多半也不敢違逆做出與其意見相差太大的決議。甚至有些議案在諮詢委員與委員 「聯席」開會的名義下便敲定了結論,「委員會」根本名存實亡。 一個單位的組織健全與否決定了它的運作成敗。在這麼多「先天不良」的因素下 湊和成立的賦改會,過程中發生一堆「後天失調」的現象,乃至最後導致「一塌糊塗」的 結果,乃是早就可以預料到的事。日前賦改會最後一次會議中,除了對賦稅改革方案做總 結評估之外,財政部另還做了一份「成果報告」,細數這次賦改的「政績」,其中談到總 計應辦決議事項共83項,截至賦改會結束日止,已經辦結64項,達成率高達77.11%。為 彰顯賦改會的成效,竟將一些行政規則與措施的枝節修正也算在賦改會的功勞簿上,殊不 知這種虛應故事的急功態度,正巧反映出賦改會之所以失敗的問題所在。 綜觀這次賦改會的表現,我們可歸納出幾大缺失: 其一,目標偏頗:雖然宣稱「經濟發展、社會公義、國家競爭力、永續環境」四大目 標,但事實上在經濟發展與國家競爭力至上的考量下,其他兩個目標變成只是陪襯的花絮 ,從來沒有被真正的重視過,國家財政的健全更是被拋到九霄雲外。 其二,配套不足:稅改的推動一定要有整體全盤的規畫,遺贈稅率調降不是不可,但 須與生前的課稅(例如所得稅)做配套改革,以兼顧稅制的公平與效率。行政院將所得稅 扣除額的提高稱為配套措施,但事實上其只是行政院在「討好」富人以後,又不敢「得罪 」窮人的鄉愿做法。 其三,利益掛帥:工商界代表身列改革方案的討論,會議場上看到的盡是些爭取其自 身利益的醜態行為,此在促產租稅優惠的廢除、資本利得的課稅以及綠色稅制的建立等議 題上,最為明顯。 其四,由上而下:賦改會運作期間正好碰到金融海嘯衝擊,以致許多稅改方案的形成 ,都是行政院在已有的政策定見下,巧妙操作,讓賦改會為其背書。 其五,政治考量:把一堆利益色彩不同的人擺在一起談稅改,當然必注定了政治利害 的競逐與鬥爭結果。取消軍教薪資免稅方案為賦改會第一個送到立法院的改革案,馬政府 即使擁有「完全執政」優勢,但迄今仍未見任何進展。 其六,財政退位:各國做稅改都是以財政部的理念為主,財政既為庶政之母,其他部 會在稅改上自應以財政部馬首是瞻。惟這次賦改會的狀況完全相反,金管會可以主導遺贈 稅調降,交通部可以掌控噸位稅通過,經濟部更可以決定促產條例減免稅的保留。財政部 既無對抗性的作為,更甭談有強勢領導的能力。 為因應金融海嘯,政府採取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並以凱因斯的名言,「長期,我們 都死了」,強調解決短期問題的決策正當性。如今,賦改會搞得草草收場,但這些眼光短 淺的決策者都早已不在其位,民眾無從追究其責任,只有無奈的哀嘆,「長期,他們真的 都走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本文刊載於2010年1月11日工商時報社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32.168
asumioismile:我很喜歡曾老的課~ 01/14 19:00
namisilas:曾老上禮拜非常感慨說 他文章寫得真好 01/15 21:05
tzugirl:曾老是真的站在對於國家整體好的立場,很感慨是一定的... 01/18 10:15
tonysan:唉.... 11/19 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