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CCUfilmlov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小色啊,妳的電話我一直打不進去,我留了語音信箱,也更新了檔案, 貼在這裡,檔案也email給小色和老師了。 請電影組的大家也可以批改任何指點,謝謝囉:)) 我可以策劃專題,寒假也可以幫忙寫影評,但是排班等不能分散時間的忙 我就無法幫上了(因為現在晚上有兼課)。 2008電影組專題:數字的告白(The number is prevailing) 提案人:葉倩如 提案時間:2008/11/25 提案二稿:2008/12/10 專題簡介: 許多人常這麼說:「數字會說話!」看似客觀的數字,它透露的是真實,又或是掩蓋了更 多的真相?如果換個方式發問,為什麼數字可以讓我們洞悉真實卻不能捏造另一種更為客 觀的「虛擬」? 十九世紀的英國政治家狄斯累利曾經說過:「世上有三種謊言,就是:謊言,天大的謊言 ,與統計數字。」如果知悉統計數字運算與操作的人,面對一堆數字呈現時不難敏感地要 求發問:這些數字是怎麼運算出來的?資料是怎麼收集的?對於統計結果的詮釋,也會問 問:這些數字所代表的變數意義,該怎麼定義?從這樣的思考肌理出發,面對以「數字」 為名的電影時,如何揭露數字底下的意義,又是觀影者的一套功夫了。 而這些數字,畢竟不是謊言,也當然不是只停留在一個符號上,它涵蓋了生活篇章裡的情 緒或是個人私密的記憶刻痕,例如港片《2046》它不僅僅是2046號電車,東方酒店的2046 號房間,更是王家衛之於香港六O年代的總總緬懷,譬如在影片這文脈(texture)中這麼 被詮釋: 「每個去2046的人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找回他們失去的記憶 / 因為在2046這個地方 ,一切事物永不改變 / 沒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因為沒有人從那裡回來過」       可以玩味的數字電影很多,譬如《seven》以現代生活的面貌反思聖經裡的 七宗罪,又或是基塔米亥科夫極為精彩的《12》(12怒漢大審判),透過12位陪審團員的 對辯與演練,諷刺泱泱大國俄國內的民族問題。又或是剛上映的台灣電影《1895》,以客 語發音難得的史詩電影,帶著我們回到台灣的1985早春,體驗著台灣史上最慘烈的「乙未 戰爭」。 預計放映片單:(前四片有上過院線/應該有公播權) 《12》(12怒漢大審判)(2008)導演:Nikita Mikhalkov 《20, 30, 40》(20,30,40)(2004)導演:張艾嘉 《5x2》(愛情賞味期)(2004)導演:Francois Ozon 《21Grams》(靈魂的重量)(2003)導演: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seven》(七宗罪)導演: David Finch-片倉有 《8 1/2》(八又二分之一)導演:Federico Fellini-片倉有 片單: 《12》(12怒漢大審判) 《seven》 《19》 《20, 30, 40》 《2046》 《8又1/2》 《1408》 《B420》 《K19》 《2002》(靈異靈異) 《11-09-01 - September 11》(911事件簿) 《69 sixty nine》 《11:14》 《5x2》(愛情賞味期限) 《21Grams》 《π》 《1895》 《10》(十段生命的律動 )(2002) 《10 on Ten》(十重拾/十段生命的共振 ) (2004) 《8》(法國)(2008) 《One Eight Seven》(1997)導演:Kevin Reynolds 《一一》(One andtwo)導演:楊德昌 -- 關於23歲的Camus 人必須生存 必須創造 人必須生存到那想要哭泣的心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18.93 ※ 編輯: spicy3 來自: 140.119.118.93 (12/10 14:13) ※ 編輯: spicy3 來自: 140.119.118.93 (12/10 15:05) ※ 編輯: spicy3 來自: 140.119.118.82 (12/19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