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HUTL96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FINALFANTASY ( 天下有雪) 看板: movie 標題: [情報] 國民戲院【地下天堂】片單第三波 時間: Mon Dec 24 14:10:19 2007 鼬鼠El Topo (The Mole) 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 Alejandro Jodorowsky│Mexico│1970│Color│35mm│125min 電影的開始,一個留著大鬍子,身穿黑色皮衣褲,撐著黑傘騎著馬的男子, 背著他裸體的小孩,越過沙漠,要他的孩子埋葬玩具及母親的照片,小孩 照著指示做,兩人接著騎馬離去,留下半截母親的照片在黃沙之中… 被已故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視為最喜愛的電影,再加上大衛林區也是它的頭號 粉絲,這部影史上Cult film經典的《鼬鼠》,故事內容如同西部片,但超現實 的影像,與大量的血腥畫面,卻混和大量基督教象徵,以及東方宗教色彩的隱喻。 由於內容怪誕詭異,加上血腥場景,影片上映之初票房並不如預期,片商將本片 移至午夜場中放映,反倒吸引了當時許多影迷,成為影史上第一部正宗午夜電影 。70年代以來,《鼬鼠》已成為Cult影迷們必看的朝聖電影。 故事描述有鼬鼠之稱號的男子,帶著兒子來為妻子復仇,過程中卻又救了個女子 ,而女子卻要他找沙漠中最厲害的四個槍手挑戰,在展開征戰之前,鼬鼠把親生 兒子留在修道院裡。在一場場的血浴當中,鼬鼠身受重傷,同行的女子卻離他而去…。 「毀滅」與「重生」是片中的不斷重複的主題,在影片前半部的毀滅之後,緊接 而來的是重生的開始,如同尤杜洛斯基所說,拍任何一部影片,他必須要改變他 自己,要先殺了自己,以獲得重生。影片大量隱藏的象徵與符號,每每重看都能 有不同的發現。Jodorowsky生於1929年的智利,年輕時曾遠赴巴黎與馬歇.馬叟 (Marcel Marceau)學習默劇。60年代開始寫書及劇本創作,也成為劇場導演, 活躍於巴黎及墨西哥的前衛劇場。70年代之初,他自編自導自演,還包括片中迷幻 的配樂作曲,完成《鼬鼠》,以及接下來的《聖山》。 相關網站: http://www.clubcultura.com/clubliteratura/clubescritores/jodorowsky/index.htm http://www.hotweird.com/jodorowsky 聖山The Holly Mountain 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Mexico│1973│Color│35mm│114min 隨著《鼬鼠》成為正宗午夜電影所帶來的成功,Jodorowsky完成他的第三部作品 《聖山》,這部由60年代搖滾樂教父Allen Klien出資(投資者包括頭號影迷約翰藍儂 與妻子小野洋子),總製作成本高達150萬美金,為當時製作成本最高的墨西哥電影。 不同於《鼬鼠》西部牛仔的復仇故事,《聖山》的主軸是一個探索永生秘密之旅。 一個貌似耶穌的男子甦醒過來,臉上盡是爬滿蟲子。醒來後跟著救他的侏儒來到景象 極為古怪詭異的市集,一群身穿禮服的青蛙、與如同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動物屍體 一起遊行。巡禮之後,他跟著一群有權有勢的人,隨著練金術士的指引登上聖山, 以獲得啟蒙與永生的秘密之道,眾人到達聖山之前,更詭譎荒誕的人物與景象就此 在眼前展開。街上的槍決,小鳥從死者槍傷的傷口中飛出,依舊超現實的影像風格, 卻多了精心設計的場景,《聖山》是尤杜洛斯基在完成《鼬鼠》之後,更具影像企圖 心的作品。Jodorowsky像是將費里尼、布紐爾影像變種融合一起,加以宗教象徵以及 東方哲學思想,調理出一部有如迷幻蘑菇般之作。 《聖山》一片改編自西班牙神秘神學聖師十字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的 《攀登加爾默羅》(The Ascent of Mt. Carmel),以及Rene Daumal未完成的寓言小說。 片尾神來一筆的結局,是Jodorowsky探索宗教/神秘主義所下的定論?還是如同費里尼 一般,點醒我們生活的現實,與電影所創造的幻象邊界之所在? 影片完成後製片Allen Klien要求Jodorowsky趁勝追擊,拍攝《O孃的故事》, 他卻執意要拍《沙丘魔堡》,兩人鬧翻,反目成仇,Klien毀掉《鼬鼠》與《聖山》 的所有拷貝,造成幾十年來所有影癡都只能透過盜版影帶才能看到本片。經過幾年 的訴訟,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最近終於握手言歡,Klien再投資50萬美金,Jodorowsky 則是親手逐格修復底片。這就是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全新修復版拷貝。影展幾經交涉, 最後片商終於首肯讓這兩部影片在光點做台灣首映,每一個轉折點,都為「地下天堂」 劃下完美的註解。 殺羊人 Killer of Sheep 查理 柏奈特Charles Burnett│USA│1977│B&W│35 mm│83 min 1981柏林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用不到一萬美金的資金,採取實景拍攝,非職業演員,以紀錄片形式、真實不造作的 鏡頭拍攝的《殺羊人》,被許多影評人以義大利新寫實電影美學作品稱之。這部令人 驚豔之作,蘊含詩意與深富人道關懷的影像,這部被譽為遺忘的經典,是由Charles Burnett於1977年所拍攝的UCLA畢業作品,完成之後由於影片中音樂使用版權問題, 始終無法做商業發行。但影片的好評不斷隨著小型的放映機會增加,也在1981年的柏林 影展上獲得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今年柏林影展在影片拍攝的30年後,以修復版再度 放映,向Charles Burnett致意,這樣的榮耀,發生在一個黑人導演身上,格外顯得耀眼 與罕見。他更大的榮耀是去年,德高望重的巴黎秋季藝術節為他辦回顧展,並且有美國 知名的非裔女作家,同時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Toni Morrison同台助陣。 影片情節圍繞在洛杉磯貧民窟屠宰場工作的Stan,影片集結了他生活上的一段段小插曲 ,道盡了生命中的苦澀與甜蜜,片中對於他生活上的難題,並未提出任何解答,在新生 命即將誕生的喜悅之後,殘酷殺戮也緊接而來…。Charles Burnett生於1944年,於密西 西比州,童年時與父母搬至洛杉磯Watts地區,也就是本片故事的發生地點。對於他所成 長的社區,他認為與美國南部有著神秘的關連,如同社區裡盡是從南部移植的各式植物, 而這風景也都融入他的作品當中。他於1990完成的《To Sleep With Anger》,讓他再 次獲得肯定,得到美國獨立精神獎的最佳導演及劇本,由Danny Glover所詮釋,具有超 能力的把戲玩家,也獲得最佳男主角的頭銜,該片也獲選為90年代最佳美國電影之一。 相關網站:http://www.killerofsheep.com 生命的詛咒Tarnation 喬納森‧卡奧伊特Jonathan Caouette│USA│2003│Color│Video│88 min 2004 坎城影展導演雙週 「這些(影像)已不再是家庭電影,而是關於家的電影」本片監製之一葛斯范桑 (Gus Van Sant,《大象》的導演)如是說。這部一推出,即橫掃各大型影展, 並引起熱烈迴響的《生命的詛咒》,讓人重新思考紀錄片的可能性。 本片導演Jonathan Caouette從11歲開始,以鄰居的攝影機,拍攝下自己的成長影像, 尤其是與家人間互動關係,以將近20年的時間裡,無數的流動畫面、照片、答錄機的 留言、錄音機上的聲音,呈現了這個苦澀得令人迷惑的問題家庭最真實的寫照。 而這個使用蘋果電腦免費軟體iMOVIE所製作,花費成本總計美金218.32元所拍攝的 自傳性影像,能從原本的地下日記電影,到成為各大影展邀請對象,兩大國際名導, 葛斯范桑以及約翰卡麥隆米契爾(John Cameron Mitchell)慧眼識英雄的獨特眼光功 不可沒。兩人在看過導演未完成的作品之後,自告奮勇,成為本片的監製,將影片 推向天堂。 影片從2003年開始,當喬納森得知他的母親Renee LeBlanc因為服用過度的鋰,而導致 腦部受創時,面對長久以來無法擺脫的過去家庭傷痛記憶,喬納森決定回到家鄉休士頓 ,協助母親康復。二十年間詩意般的流動影像,呈現了導演自身對於生命中極為不安的 階段,是私密的剖析,層層疊疊的影像與聲音,也是導演與觀眾的對話。影片是導演向 他長久以來深受折磨母親的致敬,也是獻給全世界的母親的情書。 導演Jonathan Caouette於1973年出生在德州休士頓,除了導演身份,他同時也是演員 ,曾在《性愛巴士》參與,也在即將上映的影片《Portland》擔綱演出,目前正在拍攝 一部關於地下音樂節的影片《 Tomorrows Parties》。 相關網站:http://jonathancaouette.blogspot.com 2007國民戲院之《地下天堂》Underground Heaven 時間:2007年12月28日(週五)~2008年1月11日 (週五) 地點:光點‧台北(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8號) 網站:http://www.twfilm.org/underground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或光點台北售票櫃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5.181.32
Morayeel:是El Topo啊!!!! 12/24 23:5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0.15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