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PUyouthCO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還沒能求甚解,非常有斷章取義的可能。不管了,先用了。 這是今天的聯想。東看看西看看後,腦中冒出 蠶食鯨吞 四字。 第一個想法是,面對大架構時,只有被蠶食或鯨吞的狀況嗎? 怎麼樣有可能蠶食大架構 (鯨吞不大可能,但蠶食好像可行...) 第二個想法是,什麼是蠶食,這詞好像常用來造某類句型的句子, 讓蠶寶寶變成很可怕的樣子 (事實上蠶寶寶被人踩扁,變成一坨綠綠的時候,才可怕吧...) 然後查一查,我發現一些想不透的事..可能還要繼續想,想到春蠶到死絲方盡 (ㄟ....有點引喻失義的感覺,哎呀,先用再說了) 淮南子 墬形:蠶食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飲不食。 司馬遷 史記 伯夷列傳 第二段的樣子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 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 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 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 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 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 ,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 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 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野豌豆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 "登彼西山兮,采野豌豆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 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首陽山。由 此觀之,怨邪非邪? (我有動一點點翻譯的手腳,倒也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正在想伯夷、叔齊和蜉蝣之間的關係 我也在想孔子這個我曾覺得很煩的人, 尤其是背不起來論語時更是在他身後罵呀罵地罵他, 呃....,聽司馬遷說孔子是稱許伯夷、叔齊的。 司馬遷也有他的看法的樣子....) (要去吃中飯了,吃飯茲事體大呢 ^_^ 肚子餓了找東西吃 口渴了找水喝,好,身體力行這件事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44.34
shinjikari:好神奇的文章! 我居然每次都看不懂! 推 210.64.157.241 06/20
amphi:呵呵(羞),有好玩的感覺就好,多謝觀賞 ^_^ 推 140.112.144.34 06/20
shinjikari:天書啊!~~~~ 推 210.64.157.241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