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PUyouthCO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關於發展合作經濟的一些思考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 白立忱   對我們許多領導同志來說,發展合作經濟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話題。 我們黨在解放區就開始辦合作社,全國解放後曾經提出“書記動手,全黨辦 社”,各級領導同志都親自辦過合作社。應該說,解放後的一段時期,我國 的合作經濟經歷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階段,並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發揮了重要 作用。隨著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發展,合作經濟遭遇重大挫折。人民公社實行 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經營體制,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侵犯了 農戶的經營自主權,制約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在農村改革的浪潮中,人民公社體制被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 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所取代。這一重大改革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解放 和發展了生產力。從此,在廣大幹部中就很少談合作社了。合作社的真諦究 竟是什麼?合作社應遵循哪些原則?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在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要不要發展合作經濟?應該發展什麼樣的合作 經濟?在這些問題上,很需要正本清源。   一   弄清為什麼要發展合作經濟,必須從發展市場經濟說起,因為合作經濟 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縱觀世界各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可以看到這樣 一個普遍規律:市場經濟在促進生產力迅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社 會的兩極分化,產生一大批弱勢群眾。這些弱勢群眾只有聯合起來,才能維 護自身的利益,改善自己的生產生活條件,于是就產生了合作社。   世界上市場經濟發育早的國家,合作社已有160多年的歷史。早在 1844年,英格蘭一個名叫羅虛代爾的小鎮,就有28名紡織工人創辦了一 個合作社,開設了一家商店,並制訂了幾項原則,包括入社自願、退社自由、 民主管理、公平交易、利潤向社員返還等。合作社由社員當家作主,實行一人 一票的管理制度,真正為社員謀利益。社員不僅從自己辦的商店買到貨真價實 的生產生活資料,還可通過分紅獲得原來由商人賺取的利潤。這些原則後來被 稱為“羅虛代爾原則”。   按照羅虛代爾原則興辦的合作社,符合廣大入社群眾的利益,有利于社會 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從而迅速發展起來,涉及的領域越 來越多,擴展的地域越來越廣。當廣大低收入消費者要求擺脫商業資本盤剝時 ,就成立起消費合作社。在歐、美、澳及亞洲一些國家,到處可以看到消費合 作社辦的批發市場、配送中心、零售商店。當商業銀行不願向低收入人群提供 貸款時,人們就聯合建立信用合作社。世界上有125個國家建有信用合作社 或合作銀行,有近3億社員。當商業保險公司不願為風險較大的農業提供保險 時,農民就聯合建立保險合作社。當低 收入人群無力建造或購買住宅時,就聯合建立住宅合作社。在德國,住宅合作 社建造的房屋佔全國新建住宅的30%以上。當一般家庭承擔不起私人診所的 費用,公共醫療機構又顧及不到時,居民就聯合建立醫療合作社。在一些城市 ,出租車司機為了免交高昂的租金,聯合建立出租車合作社。有的大專院校學 生為了改善伙食,節省開支,聯合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辦食堂。有些上班族 ,母親為了給孩子安排較好的託管教育場所,聯合建立幼兒園合作社。有些低 收入者付不起殯葬公司的高額費用,聯合興辦殯葬合作社。可以說,在發達國 家,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從生產到消費,從搖籃到墳墓,都有合作 社提供週到的服務。目前,合作社的發展已遍及全世界160個國家和地區, 參加合作社的有7.8億戶。   這裡,我想多說幾句國外農業領域的合作社。   國外農業合作社的興起,同樣是由市場經濟引發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農民生產的產品,絕大部分不是為了自吃自用,而是為了在市場上銷售,這就 產生了千家萬戶生產與千變萬化市場的銜接問題。國外的農業生產規模雖然較 大,但靠一家一戶的力量,了解市場信息,進行產品加工、貯藏、包裝、運輸 、銷售,也是有困難的。于是,農民紛紛聯合起來成立合作社。這些合作社, 有的是按地域建立的,有的是按行業建立的。不管哪種形式,都以家庭經營為 基礎,農民自願參加,實行民主管理。合作社主要是為家庭經營提供迫切需要 的服務,尤其是產前和產後的服務。目前,在農業發達的國家,大多數農戶都 參加了農業合作社,有的農戶分別參加幾個專業合作社。在一些發展中國家, 參加合作社的農戶達到全國農戶的1/3、1/2,甚至更多。   農業成為國外合作社發展最廣泛的領域之一,而且正在向產加銷一體化拓 展。在美國,由合作社加工的農產品佔總量的80%,供應的化肥、石油佔 40%以上。法國農業合作社年收購額佔全國糧油的75%,豬肉生產佔 89%,飲用葡萄酒佔60%。荷蘭農業合作社奶制品市場佔有率為83%, 園藝花卉為70%,水果蔬菜為57%。在肯尼亞,農民種植的咖啡都交給合 作社,由各級合作社加工、銷售後,再與農民結算。農業合作社不僅擴大了農 業的產業群,而且延長了農業的產業鏈。農民參加合作社,不但可以得到初級 產品的利潤,還能分享加工、銷售的利潤,有效地增加了收入,改變了弱勢地 位。考察各國農業的發展狀況,我們明顯地看到,哪個國家農業合作社發達, 農業產業化程度高,哪個國家農產品競爭力就強,在國際市場佔有的份額就大 ,這也說明了合作經濟是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社會經濟組織形式。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市場競爭的加劇,合作社不僅數 量日益增多,而且體制不斷創新,出現了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合作 社之間的聯合和合並,實現規模化經營甚至跨國經營的新趨勢。有人把這種趨 勢稱為合作社發展的第二次浪潮。不管合作社如何變化,其為社員服務的宗旨 非但沒有改變,反而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二   從世界看中國,我認為我國更需要發展合作經濟。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以 下幾點依據:   發展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的重要舉措。 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實現全 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這個目標,既要堅定不移地建立和完善社會 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又要堅定不移地使廣大人民共同富裕起來。應該看到,發 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將為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但同 時也會擴大城鄉之間、地域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近年來,隨著收 入差距的拉大,我國出現了兩個低收入群體:一個是低收入的農民。據農業部 農經司的調查,現階段我國農村中70%的人口,他們的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 入的平均線以下,是收入增加最緩慢的 群體。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不僅影響農民的生活,而且制約社會總需求的增長 ,成為關系全局的重大社會問題。另一個是低收入的城市居民,這也是一個突 出的社會問題。如何改善低收入農民和低收入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不僅 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而且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政府理所當然 地要下大力氣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我國低收入群眾人口多,政府財政底子薄 ,完全依賴財政援助,很難達到預期目的。解決這一問題,更重要的也是最根 本的途徑是制定得力的政策,引導和扶助廣大勞動群眾發展合作經濟。合作社 是勞動群眾自願聯合的自助組織和自治組織,它與股份公司不同,不是單純的 資本聯合,而主要是勞動者的勞動聯合。通過發展合作社,可以有效地促使低 收入群眾聯合起來,自我發展,自我服務,自我救助,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 不利處境,創造共同富裕的生活。這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勢在必行的道路。   發展合作經濟是穩定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 體制的內在要求,是實現農業專業化、現代化、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我國農村以市場取向為主導的改革,是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突破的。這 項改革使億萬農戶成為市場的主體,煥發出巨大的生機和活力。隨著農村改革 的深化和經濟的發展,農產品流通體制和購銷關系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廣 大農民生產的農產品,除國家收購一部分糧食外,都要到市場上銷售;許多農 產品由長期短缺變為相對過剩,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如何把農產品賣出 去,實現從商品到貨幣的“驚險一跳”,決定著農業的再生產和農民的生活狀 況。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逐步聯成一體。廣泛存在的小 規模經營農戶如何與發達國家的大農場 、大公司相抗衡,能否保持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擴大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 份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農業發展的前景。這些變化表明:在新形勢下 ,解決我國農業問題的著力點,應放在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上。從 某種意義上說,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佔有份額有所提高,農業就發展;反之, 農業就下滑。要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就要實行大批量、標準化生 產,培育品牌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我國農民平均每戶耕種五六畝地,這樣小 的經營規模,很難採用現代技術,很難實現產品的標準化和大批量。這是解決 我國農業問題的一個難點。歷史經驗證 明,攻破這個難點,絕不能走土地歸大堆的老路,而必須另闢蹊徑。于是,農 民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自願聯合的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應運而生。入社農民自 我聯合,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創品牌,建基地,搞加工,促銷售。這不但沒 有改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且由于服務功能的增強,更加發揮了家庭承包 經營的潛力,更加適應了市場經濟的需要,使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目 前,這種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在全國各地已經廣泛地發展起來。我在全國各地調 研中看到,南起海南島,北至黑龍江,東起膠東半島,西至天山兩麓,哪裡有 專業性的商品生產,哪裡就出現各具特色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這種現象說明 ,合作經濟是與市場經濟相伴相隨的。我國農村的市場取向改革,促進了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誕生和普及。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又促進農民在穩定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發展新型的合作經濟。這是在市場機制驅動下不可逆轉 的發展趨勢。   發展合作經濟是城市眾多的低收入群眾聯合起來,解決自身困難,改善自 身處境的重要出路。 在國外考察中,看到遍及城鎮各個領域各個角落的合作社,引發了我們的深切 感觸。我國城市低收入群體如此之大,發展合作事業有著巨大的需求和廣闊的 空間,而許多領域的合作事業又尚未廣泛發展起來。我在德國看到住宅合作社 為社員建造的低價位高質量的住宅,不由得想到我國城市多麼需要發展這樣的 合作社。幾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盡管住宅建設發展較快,但住房苦樂不均的現 象仍相當普遍。有些低收入職工福利房分不到,商品房買不起,一家老少三代 擠在一起,多麼渴望買到低價位的住房啊!發展住宅合作社就是滿足老百姓上 述願望的現實途徑。南京的一個住宅合 作社,就是有力的證明。這個合作社是由低收入的城市居民組織的,他們自己 湊一些錢,從銀行貸一些錢,民主選舉管理機構建造住宅,建成後按成本價出 售。合作社先後建成42萬平方米住宅。第一期建造的住宅,每平方米售價只 有1400元,比相同地段同樣質量的商品房售價低40%。合作社建房所以 售價低,一是免去了房地產開發商獲取的利潤;二是社員自己湊一部分錢,減 少了銀行貸款的利息;三是在建房過程中,實行民主管理,處處精打細算,節 省了不少開支;四是按社員登記的住房面積建造,建成後全部銷售出去,沒有 空置房。合作社建房,不僅售價低,而 且質量好,居民紛紛要求入社。這樣的建房形式,既不要政府投資,又可以加 快住宅建設,解決低收入群眾住房問題,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在國外看到 出租車合作社,也想到國內的情況。我國城市出租車越來越多,其中一些是由 私人組建的公司買車,租給司機使用。司機租一輛車,每年至少交5萬元租金 ,每天平均交150元。除了給老板交租金,司機還要買油、修車、維持全家 的生活,一天至少跑十二三個小時,有的跑十四五個小時,節假日也不敢休息 ,成年累月疲于奔命,至少60%的時間為交租金奔波。如果組織出租車合作 社,由司機湊錢或貸款買車,民主管理,收入大部分歸己,少部分作為稅金上 交國家,于國于民都有利。在城市其他領域,發展合作事業也是大有可為的, 我想諸如這類事業肯定會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 發展合作經濟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 盡管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具體組織形式在不斷變化,但始終堅持互助、平等 、民主、團結、誠實、關心社區等價值觀。合作社的群眾性,決定了合作社可 以成為向社員群眾傳播這些價值觀的大學校。通過組織合作社,可以培養社員 之間的互助精神,增強社員的民主管理意識,積累社員的民主管理經驗,還可 以通過培訓,提高社員的生產技能。合作社還可以促進社區建設,合作社搞得 好的地方,社區建設通常也搞得好。上海青浦區供銷合作社的實踐就是一個證 明。那裡的供銷合作社普遍搞起了村級綜合服務站,村民需要什麼服務,服務 站就提供什麼服務。服務站既有農資經營部、生活用品小超市,又有圖書室、 棋牌室、台球廳、衛生所、幼兒園以及大小不等的體育活動場所。在服務站裡 ,人們早上可以鍛鍊身體,喝喝“阿婆茶”,吃吃點心;下午可以下下棋,看 看電視。綜合服務站成為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載體。 -- 存在主義與馬克斯主義的目標是同一個,但後者把人吸收在理念中 ,前者則在他所在的所有地方,即在他工作的地方、在他家裡、在 街上尋找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83.161 paleshelter:轉錄至看板 NCCU_SEED 10/07 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