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AML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後現代文學(postmodern literature)一詞來自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但何謂 後現代主義向來則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譬如較早對之表示看法的法國後現代理論家李 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與德國批判理論哲學家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即 為此打過筆戰,說法南轅北轍。其實「主義」一詞並不恰當,因為它並無一套自成體系而 可以為眾所公認的學說或主張;而且當代涉及的眾多作家風格迥異,難以驟下定論,是故 用「後現代文學」比「後現代主義文學」一詞更為恰當。 後現代文學的「後」(post)按其字面之意,係指其出現時間在現代文學之後,但亦 有人把它視之為現代文學的「後期」。若是指前者,著重的是它和現代文學的差異與對立 ;倘說的是後者,則側重的是現代文學的繼承與發展。以當代西方文壇的演變情形觀之, 後現代文學大約出現在1950到1960年代之間──有人甚至把尤涅斯可(Eugene Ionesco) 首演荒謬戲劇《禿頭女高音》的1950年標誌為後現代文學誕生之日──雖然美國學者哈山 (Ihab Hassan)不認為可以找出後現代主義肇始的切確時間。包括荒謬戲劇、法國新小 說、黑色幽默文學、魔幻寫實小說、後設小說、美國黑山詩派、自白詩派及語言詩派等, 都被納入後現代文學的大潮中。後現代文學出現的這一時期,大體上也是歐美先進國家進 入消費社會以及晚期資本主義的時代,所以美國文論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即將 之視為「消費社會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後現代文學初興之後,緊接著相關的後現代理論也一一出現,包括法國的李歐塔、布 希亞(Jean Baudrillard),美國的詹明信、哈山,以及所謂的「耶魯四人幫」等等,其 中法國的後結構理論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與巴特(Roland Barthe)二人的相關 論調,常被援引為後現代文學批評的主要依據,使得這股後現代潮流到了1980年代達到高 峰。 台灣文壇也在這時候(1980年代上半葉)出現後現代文學作品,最先是夏宇、羅青、 林燿德等人的詩作,以及黃凡、張大春等人的小說,而鍾明德等人則引介了西方的後現代 實驗戲劇。台灣的這股後現代思潮如同早期的現代主義一樣,主要也是從歐美引進,不同 的是,台灣是從1960年代的現代主義歷經1970年代的寫實主義而後才出現後現代主義思潮 ,而西方則是自寫實主義經現代主義而至後現代主義,這是彼此的社會發展進程不同以及 台灣特殊的政經環境有以致之。1989年可視為台灣後現代思潮發展的里程碑,這一年一口 氣出版了四本相關的著作,包括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中譯本,以及羅青的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鍾明德的《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孟樊的《後現代併發症》 。 自1980年代後半葉以至1990年代,台灣的後現代文學益發興盛,相關的作品源源不斷 的出現,較具代表性者有短篇小說張大春的〈將軍碑〉、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 、林燿德的〈惡地形〉;長篇小說張系國與平路的《捕蝶人》、宋澤萊的《血色蝙蝠降臨 的城市》、朱天文的《荒人手記》;以及若干詩人的詩集包括羅青的《錄影詩學》、陳黎 的《島嶼邊緣》、夏宇的《摩擦‧無以名狀》、林燿德的《都市終端機》……,大體言之 ,這些後現代文學作品有如下幾個特點: 1. 反體裁:指的是文類界線的模糊(a blurring of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genres),如把詩寫得像小說(林燿德的長詩〈聖器〉),反之亦然;或把類型小說打破 ,分不清是推理小說、哥德小說或科幻小說等等。 2. 自我反身性或自我投射性(self-reflexivity):指作者或敘述者意識到自己的寫 作,因而往往以後設語言(meta-language)暴露自身的寫作過程,最具典型的是後設小 說(metafiction),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及張系國與平路合寫的〈捕蝶人〉 即為顯例。 3.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指文本與文本間的相互牽扯、滲透,乃至形成一種即 此即彼、非此非彼的文學景觀,如駱以軍的〈紅字團〉等小說。 4. 語言的遊戲:語言符號原由意符(signifier)與意旨(signified)所構成,前者 指的是語義,後者則是語音和語形,此時後現代只留下後者,讓它自己無限延異( differance),最後看到的只是它的蹤跡(trace)。這種純意符的遊戲,邀讀者來參予 ,而此亦不啻說明為何巴特與傅柯(Michel Foucult)會喊出「作者已死」。夏宇的〈連 連看〉等詩呈現的便是此種無厘頭的遊戲。 5. 拼貼與碎片化:後現代不再相信所謂的大師敘事或宏大敘事(master narrative) (如黑格爾或馬克思那種大學說),更反對柏拉圖以來的本質論或中心思想,遂使其作品 出現零散化,變成片段式的拼貼(collage),在小說便成情節跳躍式的組合,結構鬆散 ;在詩則成不知所云的胡言亂語。前者如朱天文的《荒人手記》,後者如夏宇的《摩擦‧ 無以名狀》與《粉紅色噪音》,宛如無字天書。 後現代文學創作之所以會有如上的表現,正是出諸其對所謂真實(reality)的不信 任──此亦為其與現代主義最大的分歧所在,後者如超現實主義,其所呈現的潛意識或夢 囈式自動語言,乃在企圖表現更真的「真實」;而前者如魔幻寫實主義(magic realism )則是用魔幻來表示它對現實的懷疑。但也因如此,後現代文學作品削平了歷史感與縱深 感,予人讀後難起共鳴,乃致無法引發生命的感動。在台灣這股風潮過了二十世紀,雖仍 舊餘波盪漾,但也走過它1990年代輝煌的歲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2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