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CYCLU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一天 背著十多公斤的背包 不知道牽車牽了多少上坡 偉光的Yukon 後輪歪掉 第二天 背著十多公斤的背包 不知道牽車牽了多少上坡 過了多長的寸步難行且比人還高加上割死人不償命的芒草叢 紹暐的NRS T-mobile 坐墊弓斷掉 MCM Team 後輪幅條段五根 下了一點點對我來說很難的single track 第三天 背著十多公斤的背包 不知道牽車牽了多少上坡 過了多長的寸步難行且比人還高加上割死人不償命的芒草叢 第四天 背著十多公斤的背包 不知道牽車牽了多少上坡 過了多長的寸步難行且比人還高加上割死人不償命的芒草叢 下了不少對我來說很難的single track 下了不少對每個人都不難的offroad 大致上就這樣 如果懶得看以下的冗長遊記 ------------------------------------------------------------- 第一天 開車到了四季 直接開上那段不少人知道的陡上水泥路 正用2檔開的不亦樂乎 突然車身一陣抖動伴隨巨響: 路邊伸出的一根大竹竿刺進掛在車後最外側的Yukon後輪 同時也扯歪了駐車架 排除障礙後開到四季林道入口傳說中的紅色柵欄 發現Yukon 的後輪歪了 急電k3 線上教學把輪子調回來 雖然技巧拙劣 但也大致能騎 真是太感謝k3了 臨出發 偉光發現沒帶DC的記憶卡... 背上我從來沒背過的重量出發 開始牽車 (紹暐和偉光這兩個常爬山的就完全不覺得有什麼重) 延續柵欄前的不知道幾%的水泥路 牽車牽到吐血 牽完水泥路 換成offroad 還是在牽車 偶而上車騎一下 馬上又下車牽 幸好大概才花了兩個多小時 下午一兩點左右就到了今天的營地 剩下的時間都是在休息 晚上三個人擠進小不拉嘰而且兩個人睡都嫌小的兩人帳棚 我睡中間 睡到背痛也就算了 還能睡到膝蓋痛 還真是希奇 但是還能做不勝唏噓的夢 所以還是有睡到的 第二天 一開始延續第一天的offroad路況 牽多騎少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路況變的更困難 大石頭取代了乾泥碎石 要命的是 開始不時出現夾道芒草 路上還有帶來冷冽水氣的小瀑布 用車子開路 好不容易在快中午時到了越嶺點 真是叫人感動 所謂的越嶺點不就表示可以開始愉悅的下坡? 苦盡甘來? 穿上和逸穠借來的兩件式雨衣雨褲 正準備大展身手 映入眼簾的 沒有別的 只有比之前還高還密的芒草 和 不時橫越眼前的橫木... 偉光覺得這芒草只會越來越多 紹暐則是不時用虛幻的柳暗花明來鼓舞大家前進 事到如今 也只能認命的下車牽了 這一牽 真是牽到天荒地老 連用車子開路都已經行不通 只能倒退走 用大背包開路 隔著雨衣雨褲都可以感到銳利的芒草劃過 但是雨衣雨褲實在太悶熱 外面沒雨 裡面下大雨 受不了只好脫下雨衣 代價就是兩隻手劃的不成人形 戴了半指手套 剩下的半截手指也難逃一死 途中還經過剛形成的小型土石流 土壤鬆軟異常 一踩即陷 再過了很久 芒草終於沒了 可以騎了!! 可以用騎的下坡了!! 但是這路況實在大大超越我的能力範圍 全是路寬只有三四十公分的single track 中間一大堆石塊 兩旁高起 拙劣的技巧總算是讓我摔了車 因為有大背包和全套雨衣的保護 速度又快不起來 當然沒什麼大礙 站起身來的我 發現被我擋住去路而下車的紹暐 手上拿著一塊奇怪的東西 定睛一瞧 看來好像一塊坐墊哪~~ 第一個念頭是: 難道之前真有這麼巧 也有人在這邊摔車? 結果 那是紹暐的坐墊..... 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斷的 三人決定 把我的小帽用扁帶綁在座管上頭 充當坐墊 然後交給我來騎這台NRS T-mobile 這"坐墊"坐起來的感覺可想而知 所以接下來的下坡當然是一直站著 遇到平路就抽車 還算平安的下了很久 在一個地方停下來休息等他們 沒想到等了快十分鐘都等不到人 我所幸丟下所有行頭往回走 走了五六分鐘 總算遇到他們: 偉光用騎的 紹暐用走的.....這是怎樣? 原來紹暐換騎MCM Team 又把後輪幅條騎到斷掉五根 整顆輪子歪到亂七八糟 k3用這Mavic 317 加上DT revolution 編的好東西 才上路offroad兩次就被紹暐搞壞...... 不過如此一來 MCM的坐墊就可以裝到NRS上面 我總算有坐墊了 MCM 丟在原地 三人二車往前推進到一個三叉路口 他們倆人和地圖與GPS討論半天 發現不確定怎麼下到預定紮營的河邊 於是決定把車丟在路邊 走中間那條 走啊走的 從傍晚走到天黑 戴上頭燈走到19:30多 終於決定回頭到一兩個鐘頭前曾經過的一個勉強有水源可紮營的地方 九點多才回到這營地 摸黑搞定帳棚和晚餐 一點多才就寢 一方面因為沒睡中間 一方面實在太累 完全就是馬上睡著 一覺到天明 ^^^^^^^^^^^^^^^^^^^^^^^^^^^^^^^^^^^^^^^^^^^^^^^^^^^^^^^^^^^^^^^^^^^^^^^^ 就在走回這最後紮營點的路上 我不小心在黑暗中搞丟了一個水壺 這水壺可是我的第一個水壺 三年前智陽送的 想當年第一次帶著它是去貓空 還搞不清楚怎麼出水而停在路邊研究老半天咧 而它是在不知道哪一次去坪林鄉公所裝水的時候 蓋子被折斷的 ^^^^^^^^^^^^^^^^^^^^^^^^^^^^^^^^^^^^^^^^^^^^^^^^^^^^^^^^^^^^^^^^^^^^^^^^ 第三天 昨天怎麼走芒草過來 今天就怎麼走芒草回去 沿路撿回三台車 約下午三四點到了第二天經過的土石流地帶 因為再下去也沒有水源 便在此處紮營 他們倆竟然還想到可以割到處都是的芒草來舖在帳棚底下 提升睡眠品質 真厲害 由於水源就在帳棚口 今天又是三個晚上之中海拔最高的 睡覺比前兩天冷多了 加上今天也沒第二天那麼累 所以睡覺又是睡的很差 倒是晚上星空有夠亮 他們認星星認的很帶勁 我則很沒情調的隨意看看 呵欠連連 第四天 最後一次和芒草的戰鬥 當然要出全力 很多路段直接把NRS高舉過頭 走過芒草叢 幸虧11kg已經算輕了 否則我大概舉個兩次就掛了 回到越嶺點的那一刻 感覺真是恍如隔世啊 能脫離芒草世界真是太感動了 因為紹暐要牽MCM下去 會比較慢 所以偉光和我就在上面多休息快一個小時才下山 想到上次五指山請教德技的結果 我把輪胎多放氣了不少 就霹靂趴啦的下去了 因為背上重到不行的背包 本來就不容易的下坡難上加難 使得順暢度大大降低 大為可惜 回到林道入口 遇到兩位泰雅人 他們說冬天十一月到一月是他們的狩獵季 會把路上的芒草清乾淨 那時候才適合過去 結論是 背重裝騎車實在太搞笑了 但是也不失為一種和騎車截然不同的鍛鍊意志力的方法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68.251 ※ 編輯: licker 來自: 61.222.168.251 (07/31 22:54)
davidbeckham:沒圖沒真相...@_@220.139.172.229 07/31
Symerna:你們真是太堅強了~~ ^^" 61.228.72.116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