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CYCLU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早上五點整, 提著打包好的公路車, 一路走到了國光客運的台北西站, 搭上六點整第一班往埔里的車。 車上沒甚麼人, 車外斗大的「國光假期」字樣, 讓氣氛變得很優閒, 好像不是要去騎單車。 從台中開進埔里的時候, 看到遠方的山勢, 心情卻還是不自覺地肅穆了起來。 滿滿的檳榔樹, 像是幾十年來沒有變過的景色, 坐在車內、卻好像感受得到窗外暖暖的和風。 臺北的雨天和南投的夏天, 形成了巨大的對比。 九點半,我離開了熱鬧的埔里, 挺進了投71鄉道。 武界的布農族語原意為湧出泉水的地方, 中文將日語音譯後給人更多想像的空間。 在投71上面爬升的時候, 那座山就好像界山一樣, 高聳筆直地矗立在眼前。 卓社隧道尚未貫通以前, 甚至要高遶將近一倍的路程, 才能通到山的另一端。 站在隧道口前回望, 一腳把紅塵中的埔里鎮踩在腳下, 過了隧道, 卻看見了另一個仙境中的「埔里」..... 一路下滑進到了法治村, 真的很滑,因為排水溝蓋縫比輪胎略寬! 遠處的輸水管, 正撲通撲通的把武界水庫的水送往日月潭...... 追本溯源莫過於此, 遠離喧喧擾擾的台客與陸客觀光點, 回到與世隔絕的武界部落。 但是法治村不再與世隔絕, 透過新建的萬豐隧道,與投83鄉道一氣呵成。 上上下下中,海拔慢慢提升, 有峽谷的景色,也有草原的綠意。 小小的臺灣蒐集了全世界的風采。 何需到歐洲徘徊? 過了萬豐村,與曲冰遺址邂逅, 遠方大壩的一腳,則露出了滾滾黃沙中的一抹青藍。 牽車越過大壩,望見了碧湖, 碧湖一個月沒下雨了,水卻依然碧綠。 但是此行不是來看蔣公行館與介壽亭的, 否則與慈湖何異? 與開著發財車的森林系畢攤販聊了起來, 從自家在奧萬大種的牛心番茄與百香果(百香果凍超好吃!!) 聊到了濃縮果汁的製程; 從萬大水庫的內庫與外庫(不是內褲..), 聊到了今年楓葉可能不會那麼紅(最近雨量偏少、氣溫也不夠低、早晚溫差不夠大) ..... 在些許涼意的壩頂上, 有南投人熱情如火的好客之心, 讓這趟旅程更加令人回憶。 續行,緩坡五公里, 回到了像是仰德大道一般的埔霧公路。 車子亂開、交通混亂, 反映匆匆下山的遊客們來到了清境, 心裡卻依舊俗不可耐。 坐上開回台北的國光客運, 離開前、再次深深吸一口氣; 好想把南投的氣氛, 一起帶回家裡。 -- Get on the bike, and a different vision of reali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3.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