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NH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記者冉祥蓓報導】台灣小孩有「品」嗎? 根據中華民國得勝者教育協會的研究顯示,國中 生發現同學作弊時,會選擇包庇和不回應者高達四分之一。學者也指出,不只國中生,許 多大學生更回應:「寧願沒人格,不要不及格」且絕對不會舉發同儕作弊行為,成為「抓 耙子」。 海洋大學教授林志聖表示,面臨同儕作弊時,有25%的國中生會不予理會,且若對象是自 己好友時,約有16%的學生選擇包容、不告發其作弊行為。 為什麼考試要作弊?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吳庶深回應,就社會觀感而 言,分數高代表品格高、能力高,若成績太差,會被父母責備、同學取笑及受老師冷落。 在種種社會壓力下,導致學生的不誠實行為。 林志聖指出,當面對壓力時,他憂心孩子是如何看待問題與選擇解決方法,若相衝突的價 值觀同時出現時,孩子會選擇逃避或積極面對?家長也不應只從長輩角度看子女行為,概 念性的認為小孩那有什麼壓力,應多設身處地,從孩子的視野出發。 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教授黃台珠則表示,為幫助青少年釐清所謂的「價值」,可於教 育課程中,設計情境幫助學生思考價值觀。當選擇作弊時,雖可能安然度過考試的關卡, 但長遠來看則毫無幫助,反之,雖當下需辛苦讀書,但往後累積的專業技能,卻都會成為 工作上的助力。 台北縣土城國中校長陶道毓建議,學校可針對誠信、負責、反省等道德核心價值製作影片 ,觀看後由老師帶頭做討論,團體辯證下的思維將有所助益,此外,校園中的品德教育, 除了公民課程外,也期望落實在各類課程或班會中,將道德觀念透過潛移默化根植下一代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1.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