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S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ORDJACK (文亞南)》之銘言: : ※ 引述《bipolar (國破 山河何在?)》之銘言: : : 我指的選務組織,是預計要辦理學生公投,政見發表的選務組織。 : : 當初那樣寫,想到的替代方案是也許找外校的學生團體或是研究生學會 校友會..... : : 來執行 推薦 或 進行上述的選務 : : 如果這兩件事情對於現在的學生會 真的那麼衝突的話 : : 我不太懂遴選的機制與精神,但我想是跟選舉不同的。 : : 而有推薦人的連署,應該本身就可以保持一定的公信力。 : : 開放不同的提名管道,讓學生有提名權,應該就是相信學生會的公信力吧 : ?? : 大型的選舉提名權本來就是很好笑的東西 : 一般都是候選人要運作爭取提名 : 那種曖昧等人來擁護的劇情似乎跟現在的現實相差很遠 我覺得這是遴選跟選舉的差異點之一, 通常提案或提名的時候,好像都要有個附議的過程, 可能遴選,是把 提名的成立過程,定的更為嚴格吧。 野人獻曝,就繼續現到底吧..... 校長的定位與能力,應該是因人而異的, 像是行政能力,政治手腕,商業眼光,學術聲望,教育理念...... 應該都可以是考量的重點,不同人有不同的權衡。 直接以我對陳維昭校長的認識來說, 前三個可能都很不錯,但後面兩個我就沒怎麼看見,也許因為我不是數學系的學生 但我這幾年校園變化太快太倉促,不怎麼好 : 我是知道好像有候選人在聯絡學生爭取支持啦 : 不過這樣更會讓學生會提名變成背書 : 如果沒有很大的把握.. 這樣的背書影響可能很深遠 我現在是連一位候選人是誰都不知道。 在我的構想裡,學生會沒有背書,只是傳達民意, 透過PTT的協助,匯集民意,而後傳達。 : : 對於這點,我再提供一個替代方案:PTT : : 透過PTT,看是以全部使用者,或是限定只有在學生的方式, : : 來進行提名,連署(也許省略),討論 與投票的第一輪選擇 : : 也許完全以學生/使用者意見為主,被提名人沒有發言機會 : : 假定最後10人得到較高的票數, : 說真的ptt上的學生認識幾個校長級的人物 : 也不用說全校了 PTT上不只是在學生 新生與國高中生, 還有研究生與校友,至少這些人可以認識更多的教授。 而「校長級」在我看來,也是個奇怪的詞。 用公告的條件來看(這條件也許仍有待質疑,但就先暫用吧) http://host.cc.ntu.edu.tw/sec/president/main.html 二、本校校長候選人除應符合有關法律之規定外,並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高尚品德及學術成就。 (二)具教育理念及行政能力。 (三)處事公正,超越黨派利益。 校長候選人必須承諾,擔任校長職務期間,具中華民國國籍並不得具有雙重國籍, 且不得兼任任何黨政職務。 三、推薦方式: (一)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內外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含退休)廿人以上 之連署,得推薦一人。但遴選校長委員會委員不得參與連署。 (二)各學術專業學(協)會,經各該會正式議決得推薦一人。 (三)本校各地區校友會及本校學生會、研究生協會,經各該會正式議決得推薦一人。 推薦校長人選應先經被推薦人書面同意。 應該大家都認識幾位教授,也許有的人甚至父母就是教授。 從中選出最符合上面三個條件的人來推薦,也就有一定的客觀性了吧? : 像我們電機所, 要我舉十個在電機領域權威級的華人 : 我也舉不了幾個, 舉了也跟他不熟沒辦法真的去評量他 : 在bbs上投票保證變成知名度調查 透過大家的討論,應該可以避免只是知名度調查。如果大家都參與的話。 電機系所,我也不認識,但對於李嗣涔教授的研究倒有一點點興趣。 在那個領域裡面,算不算權威級呢? 但他的教育理念 行政能力 有無黨派立場,可能要貴系所的人才清楚了 提供這樣的資訊,也是讓討論避免流於知名度的辦法。 一人或一個一學院能舉出一兩也就好了,不需要舉到十個呀 : 最後也許第一名是飯島愛(誰說日本人不能當校長) : 第二名小澤元 這兩位應該不合上面條件吧,除非他們有中華民國國籍。 : 好吧.. 說到底你挺誰直說吧 : 如果你說的有道理, 你這樁腳對學生自治又有貢獻 : 也許學代會真的會決議提名他也說不定 你稱我為樁腳學生...... 那我就更不想說出我欣賞的人選了。 要討論就大家一起討論 要被當作樁腳,就大家一起來當樁腳 每個人都是樁腳的話,那也是一種民主的實現吧 但在我有限的認識裡,我想提名的就不只一個了, 而我也不知道究竟誰才適合, 正是因為這樣,才需要更多的資訊來選擇吧。 : : 但是學校畢竟跟勞資是不同的結構 : : 校長不該是個像資本家的人,除非你認為學校就跟商店一樣 : : 理想中,也許校長該是個教育家吧,這要怎麼描述我就不是那麼清楚了 : : 如果還是要用資本主義或商品的結構來看, : : 那麼,與其等待別人提供一個好的商品,不如自己去尋找或創造一個。 : 天哪.. 在說勞資結構的時候 : 學生是自比為勞方, 這可不是什麼商品結構 : 差太遠了吧 我聽過的一種說法, 將教育,視為商品,學生付學費是在購買教育這樣的商品, 而我在這裡,暫時將提供教育的校長等同於教育在看待。 也許 我說的是被資本主義給淹沒的商品化教育,不是勞資結構吧 : 真要說的話, 是董事會要改選董事長 : 工會代表在董事會裡幾乎沒票, 只有法定當然董事一兩席 : 股權百分之九十幾都在別人手上 : 員工要提名的話就是要去會場鬧到他當選為止 : 不然是怎樣, 提心酸的 最後校方必需提出兩三位人選供教育部選擇。 這個獨大的教育部,是超越了上述的勞資結構吧 可能還是說的不清楚,因為我對這樣的結構認識有限 總之,我相信: 教育和學校 與 勞資結構 不是完全一樣的事情。 : 當然這樣是可以, 可是依我看學生對有資格當校長的人太不熟了 : 不然你開個頭吧.. 你先提一個給大家參考 : 第一個向學生推銷的校長候選人, 也算是很唐吉柯德 : 說不定討論之後大家支持你 總覺得這像是個圈套...... 好啦 就 李遠哲 吧 背負著諾貝爾獎的光環, 做過許多事,再加一個台大校長的頭銜在他的自傳上, 應該也無妨吧 這樣提了一個 還有剛才的李嗣涔,兩個了。 --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戚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