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S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從外面風塵僕僕回來 打開電腦 發現蘇案已經宣判了, 很是錯愕 (雖然結局是我希望的) 看來是我料錯了葉審判長和旁邊兩位總是呈打盹狀態的法官的心證:p 離萬國(我去年暑假實習的事務所)已經遠了。 不然 律師團們該會有一場告慰的儀式吧? 說告慰 而不是慶功 因為無罪只是還諸事實原有的公道 吳銘漢夫婦畢竟慘死,蘇建和三人畢竟被囚禁了鐵一樣的十一年。 哀衿勿喜。 無罪當庭開釋 這六個字感覺好輕飄飄 尤其對已經被關了十一年半的三個人來說, 會不會在法庭上抱著律師痛哭呢? 暑假開始稍稍參與蘇案的時候 就有一種感覺 無論今日結局是維持原判或無罪開釋 所面對的巨大社會成本 三個人十一年的光陰,背後的責任追究, 兇殺案的殘酷,雙方家屬的傷痛 都不是我們能夠輕易承受的。 蘇案律師團不是只攻擊證據能力或證明力的問題。 如果無關事實, 這六位都已經身價非凡的大律師不會分文不取攪進這場訴訟 晚上下班 週末假日 在中央空調已經關掉 越來越悶熱的大廈頂樓 吃難吃的便當 沙盤推演到十點十一點。 當接觸案件事實越深的時候 我心裡的惶恐也是越來越深的。 蘇建和三人的面容很坦蕩;吳家老奶奶的哭聲也很淒慘。 有一次開庭回來 已過了事務所的午休時間 很尷尬地跟顧律師一起去吃餡餅粥。 我很直接了當地問了一般人都很想知道的蠢問題: "所以人真的不是他們殺的嗎?" 他只淡淡的說 本來這也不是他的案子 但只要稍稍踏進來一點 就會看見太多荒腔走板的事情。 "我們不是來證明人不是他們殺的, "反倒是覺得訝異 當初究竟是憑哪一點能證明人是他們殺的?" 顧律師沒有說很多 只提了一些事情 叫我回去自己看卷。 那種感覺很奇怪 我有過一次類似的經驗,就是大三時看海商法21條 老師稍微一點 馬上發現漏洞明顯百出 很駭異:這樣的東西,怎麼可能通過理當嚴謹肅穆的重重審查, 還能作為國家管理人民的法律? 而在那樣的程序下做出來的判決 不只從法律面 從一般的情理判斷也相當誇張 也竟然能輕易剝奪人的自由和生命。 就連最近一次 就是這次再審期間 法醫鑑定所的鑑定報告 也草率得 連我這個大門外漢都完全嚇了一大跳。 媒體都有報,吳家夫婦身上共74處刀傷, 報告一共只有三頁A4紙,連理由也沒附記。 當然 之後辯方也有找專家證人來質疑鑑定結果,那是專門領域的東西了。 舉一個最淺白 但在本案鑑定報告中相當基本的例子: 用刀痕角來鑑定刀刃角, 只要是拿刀削過水果的人 都可以用同一把刀削出幾十種不同的角度。 法醫鑑定所卻憑 傷口有許多不同大小的角度 推定有三種凶器 並且很剛好 就是原審所採認的 開山刀 菜刀 水果刀 三把。...... 交互詰問的攻防 從媒體報出來 讓很多人覺得這是台灣版O.J案 律師都是在逞口舌,鑽漏洞,狂打程序或證據問題。 或許 我在萬國實習 都被灌輸到辯方的說辭 偏頗也可能在所難免。 不過我只能說, 辯方的六位律師, 加上其他許許多多為蘇案奔走的人士-- 包括一位我覺得最最必須表揚的 不是律師的蕭先生 (昨天宣判前一天還很巧合地在佳樂福遇到他) 他純粹是一位關心蘇案的事務所助理 跑遍案發的汐止地區尋訪刀匠 研究十一年前的刀器種類 用每一種刀自己在家實驗砍豬骨頭 幾乎以一己之力在驗證所有控方專家證人提出的意見 繪製圖表,蒐集數據, 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 解釋給律師 我們 甚至審判長-- 這麼多人為蘇建和,劉炳郎,莊林勳三人請命 他們都出於理性的心證 相信這三個人是無辜的。 而我 也出於自己最基本的認知和理解, 接受了這個立場 並且很榮幸自己曾經能夠擠身這些出色而熱心的人士之間 稍稍的 盡一點棉薄之力 並窺見自己在學校不會學到的一些事情。 無罪當庭開釋 重獲自由 重見天日的感覺是什麼? 其實我很擔心 接下來所要面臨的賠償和其他問題。 無罪宣判只是一個開始 不只是蘇建和等三人要學著跟社會重新互相接納 我們的警察,司法系統, 乃至整個社會國家 都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 ※ 發信站: 新批踢踢(ptt2.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24.22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24.223 ※ 編輯: Rainsalt 來自: 140.112.224.223 (01/14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