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cours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7-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李文良 δ 課程大概內容 以下寫自CEIBA,差在最後一週本來有排課 第一週:課程介紹與作業說明 第二週:第一講<清初治台政策> 第三週:第一講<清初治台政策> 第四週:專題演講一(跟施琅有關) 第五週:第二講<十八世紀的開發與移民關係> 第六週:第二講<十八世紀的開發與移民關係> 第七週:第三講<清代台灣的社會> 第八週:第三講<清代台灣的社會> 第九週:期中考週停課 第十週:第四講<十九世紀後的新地開發> 十一週:第四講<十九世紀後的新地開發> 十二週:第五講<從東洋貿易到兩岸貿易> 十三週:第六講<新帝國主義的來臨> 十四週:專題演講二(跟德記洋行、買辦有關) 十五週:第六講<新帝國主義的來臨> 十六週:第七講<中法戰爭與劉銘傳的台灣經營> 十七週:考前一週停課 十八週:期末考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分項> 想對清代台灣史有更深的了解:5★ 想從其他史料了解既有的史實:5★ 想確切了解臺灣史的真正面目:5★ 不想讀史料做分組報告:3★ 不想讀文言文:3★ 想知道自己各項作業成績:1★ <總項> 甜度:3★→有作業報告與期末考,但不知道成績 涼度:3★→上課要聽考試比較會寫 全部:4.5★(個人把0.5★扣在不知道分項成績)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上課沒有特地講有參考教科書,但CEIBA上有一堆,好像是以前做報告要用的。 每一講有大綱+補充資料。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大致上照著授課大綱進行,但這學期有些部分有省略掉,然後搭配著補充資料進行講解。 老師上課雖然會一直講,但會不自覺地加入一些冷笑話XD 然後兩次的演講是找校外人士,這學期兩次的主題都與附近幾周的課程有關,有助於理解本身課程的相關知識。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平時成績20% 演講報告25% 分組報告25% 期末考試30%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但,因為都沒成績,我只能用臆測的。 演講報告分兩部分,各600字,一部分寫摘要一部分寫心得。 分組報告比較麻煩,從七講中找出有興趣的題目以小組為單位寫6000字的報告,且跟論文一樣要有註腳。然後再教報告前約一個半月會先大概交一個2000字的企劃書。這部分個人覺得可能擔任組長或在分工上做比較多的人分數會比較高吧。 期末考試老師在開學時有說為了區分同學上課認真程度所以會考難些,但實際考了之後個人覺得沒有。 1.其實與考古題版的趨勢大致上類似。 2.上課有認真聽有寫筆記的應該迎刃而解。 3.分兩大題,第一大題是名詞解釋,解釋專有名詞,共五題一題5分;第二大題是申論題,七選三,有一題是送分題,一題25分。然後老師有特別說,要講到重點而不是講得多,像名詞解釋大概4.5行,申論題可能長些,所以應該沒有什麼筆墨分之類的。 原PO都沒翹課,上課有寫筆記覺得考試滿簡單的,作業也都有準時交,最後拿A。我猜應該是演講報告寫太多字(1400~1500)被扣分或分組報告參與的比較少吧。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會有不定期的點名,這學期我有印象的是春假那週跟下大雨的日子,有點到應該出席部分就沒問題了,助教有一次點名還說有點到加分沒點到扣分XD 基礎的話應該不太需要,因為就只是國高中的歷史課本再深入一些而已,與其說深,不如說廣,讓我們看一些課本可能未曾出現過的史料,或者與當權者立場相異的。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這堂課好像是上網填就好,學生好像也沒有選滿,遲到的話應該還好,點名大多在下課前。 Ψ 總結 整體來說,這堂課有點顛覆了我以前從課本上獲得的既有認知,講幹話的話,就是啟發我的歷史思維之類的吧。但跟上一篇我的心得文一樣,歷史系的A23通識都一定是那種有努力,就有收穫的類型,當然另一部分也是自己對歷史很有興趣,甚至考慮要雙輔啦~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Z01G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7.2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62142127.A.46B.html
maggie90642: 推文良 但真的不甜 而且完全不知道成績 07/24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