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etRumo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之前網路流傳一篇文章,說代糖會致癌, 並指証歷歷的說,星巴克的糖包上有一段話: Use of this product may be hazardous to your health.This product contains saccharin which has been determined to CAUSE CANCER in laboratory animals. 後來,這篇文章被網路追追追澄清: http://www.ettoday.com/2003/05/21/517-245640.htm 其中,內文寫到: 就衛生署發佈的資料看來,目前國內核准的代糖有五種 1. 糖精(Sucralose) 2. 塞克拉美(cyclamate) 3. 阿斯巴甜(Aspartame) 4. 甜菊萃 5. 醋酸內酯鉀(ACE-K) 這五種代糖, 在美國糖精、塞克拉美必須加註可能致癌的警語,現在台灣業者也都不敢用 了(雖然衛生署仍然准用),謠言裡所附加的照片,其實是加註警語的「糖精代糖包」,並 不是阿斯巴甜。 依照其意思,也就是阿斯巴甜不會致癌? 數據是來自於美國,應該是相當可靠。 這是學術界普遍的現象,一切以美國的paper馬首是瞻。 一年前,我看到網路追追追的澄清後,心中也是放下了一顆大石, 認為,代糖不完全會致癌。 然而,如果有一天公信力出了問題,那我們還會相信網路追追追的澄清嗎? 最近看了一本書「企業購併國家」,裡面有這麼一段: 內布拉斯加大學有位研究員柯恩,專門研究糖精。美國政府以他的研究結果 決定是否將糖精從致癌化學物質中除名,後來發現原來他也接受某一集團的 資助。這個集團旗下包括了坎柏蘭公司,該公司製造代糖。 柯恩有沒有因為接受資助,而在研究中偏坦哪一方,我們不知道。 然而,當我們知道了這一件事,內心難免對他所出的實驗結果有一些質疑。 我寫這篇文章,絕不是依此否認研究的結果,並認定代糖會致癌。 只是,有時,在權威之下,我們也該對權威提出一些質疑。 有一件事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有一天我看報紙,美國FDA提出一份研究結果,馬鈐薯等澱粉類食物 經過油炸後恐會產生致癌物質。 隔天再看報紙,美國FDA提出了說明,指研究結果只是提出可能會致癌 的因子,生活中的食物含有致癌的因子也很多,沒有必要特別恐懼某種 食物。吃東西最主要注意食物的均衡與多樣性。 我看了,內心真的覺得很好笑,解釋的速度還真快啊。 想必在背後,一定承受很大的企業壓力吧~ 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不該相信學術權威, 或者,我們更應該說,我們不該相信任何得到的資訊。 在知識爆炸的年代,我們要仔細慎選接受的知識,不該全盤接受。 本文用意並非反駁代糖類沒有致癌性的說法, 只是針對處理資訊或謠言的態度提出看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59.62 ※ 編輯: DocDarcy 來自: 140.129.59.62 (05/25 05:40)
gypsys:不安全美國人早就禁了,美國人最怕死。 218.168.209.91 06/12
gypsys:美國人吃代糖吃的兇。 218.168.209.91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