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ew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推 waterbreath:所有被區別出來的一切都在自己的體驗之內,只是有沒有 11/04 10:52 : → waterbreath:所覺知道自己的這些內在,或者知曉的程度。 11/04 10:52 : 推 waterbreath:and... 我覺得一切都不存在對我目前來說,可能有點難 11/04 10:56 : → waterbreath:以依恃,因為它讓我連想到尼采的上帝已死,但奧修卻好 11/04 10:57 : → waterbreath:好的,請問L有念過奧修嗎? 11/04 10:58 : 一切沒有不存在,只是不知道存不存在而已. 這並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指路牌.我可以 : 理解在這個位置的掙扎, 因為每一件你所看到的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個無可動搖的信念 : 所以有上兆個信念在前面 你只有一個"不知道" 猶如螳臂擋車. : : 而你會去相信任何事情存在的原因在於你的思想讓你和你所見到的客體產生二分,而有 : 了主體和客體之別. 換句話說是你的思想使其分離, 但真實狀況是沒有任何分離.舉個 : 例子:去看拾穗的圖, 他就是一張圖, 沒有任何顏色會獨立於圖之外, 你不會看到浮起來 : 的顏色,也不會看到某個顏色溜到圖外面. 沒有任何分離. 但是你的思想使你注意到那個 : 人. 於是這個思想讓你把注意力放在人身上而把其他的東西都視而不見.換句話說思想 : 使得讓圖上的人和景色分離了. 如果沒有主體與客體的分別,看見一幅畫時他甚至不是畫, 他眼中沒有畫也沒有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完全融入成一體。 主客體只是描述一個人經過的過程,在於我之前讀到書上某一段話,覺得很有道理。 當然如果想要打倒,就能打倒,任何世界都能拆解;但拆解完呢? 我正在作黏合的工作,這是我個人的修復過程,也許別人覺得不解, 也或許在這些事情走過之後我也不再是原本的那個我的形像 (桂綸鎂:咖啡杯空了以後,我已經不是那個我了。喂。) 我變了,我也沒變,大概是這個意思。 書頁內容部分擷取 http://goo.gl/tdynJo : : 非二元的覺知則不會看到任何的人,也不會看到眼前的畫. 所有以前看到的一切就是一張 : 畫. 對...但是如果要在現實中生活,二元的覺知是必要的,不然我們無法與陌生人互動, 這是我回去探索二元之所以需要存在的理由。 : : 當然要用思想去理解非二元覺知是荒謬的 因為任何看到這段話的人都只是腦袋浮現一些 : 場景. 你會嚐試想像一張整體的畫去描述覺知. 但覺知本身並不是畫也不是你腦袋內的影 : 像 這是矛盾的 因為非二元覺知是思想以外的. 怎麼可能用思想去捕捉非思想呢? : 放掉想要區別的念頭,二元的思考模式就開始消匿 但這是短暫的,我不知道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成為什麼樣。 但如果照您下一篇的po文敘述,可能有些人已經做到那樣的事了,只是自己不知道 這是我的猜想。 : : 但是很奇怪的就是要進去非二覺知卻是非常容易, 它在瞬息之間,它是真正的你. : 以前我拼命的練習觀息, 因為總是不了解奧修講的呼吸之間的空隙是什麼. 我拼命 : 的去捕捉那個空隙但是一無所得. 但是之後的機緣讓我在拼命寫東西的一個偶然讓我 : 看到那個空隙, 我就知道去"找"那個空隙是荒謬的. 那個找是讓你找不到的關鍵.那個 : 找是一個思想. 而思想怎麼可能能夠捕捉到非思想呢? 所以我才說那是荒謬. : 如果要能夠在生活上一直維持大一統的意識,我認為需要有許多因素來支持, 包括支持性的環境與足夠的金錢。不然遲早會遇到宗教家遇到的問題: 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人自我修持,也都很精進,但世界上仍然有那麼多操控和屠殺? 這時候就會面臨到自我的懺悔議題。 當然我個人不是這樣走到的,而是覺得自己在眾多的無形保佑之下, 自我常常沒有盡力,所以生起了很深的懺悔心:唉!我真的錯很深啊!這種感覺。 不過一直努力的結果,就是讓自己變得太緊繃,現在則是要培養休息的規律。 的確,就像是我們不可能刻意去捕捉靈感一樣。他總是在流動的時候進來,再流出去 留下來的東西,都是經過我們有意識的捕捉的。 感謝你,L是手誤打錯字,DreamLoser大大,感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23.186 ※ 編輯: waterbreath 來自: 118.160.23.186 (11/05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