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urmovi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記者 蘇詠智/報導】 近年來「大型多廳影城」改變了國內的觀影生態,也對戲院業造成極 大的衝擊,連美國權威影劇分析刊物「綜藝報」都在最近專文報導「 影城如何為台灣的電影事業帶來改變」。 一般計算台灣的票房收入,「台北市」是個重要指標,約可占全台營 收的一半,台北市戲院總數在一九九○年代中期尚有五十五家,目前 僅有四十一家,但放映廳數卻從一百二十二廳暴增到一百五十六廳, 因此,每個映廳分配到的觀影人數比其往日更少。 根據「綜藝報」報導指出,北市總票房受到近年來經濟不景氣、消費 者花錢心態趨於保守的影響,每年都在下滑中,而減少的上戲院次數 則藉由租看錄影帶/光碟或是購買盜版影片來取代。部分歷史較久的 老戲院已經面臨「整體票房營收下降」的打擊,還得承受新興影城的 強力競爭,收入比起以往少了不少。 然而在台北市卻有百分之四十的收入由多廳影城拿下,包括華納威秀 、喜滿客影城、微風國賓影城、學者影城等不到十家影城包辦這麼多 的營收,使弱勢的雙廳戲院或廳數不到五廳的戲院更受打擊。目前台 北市除了西門町國賓戲院外,已沒有「單廳戲院」存在,也唯有國賓 能夠憑其超高人氣與優良設備長期占據「北市戲院龍頭」的地位,與 新式影城在收入上一較高下。 而「多廳影城大行其道」被認為對於「國片的沒落」也有影響,因為 影城廳數多、投入成本高,使得排片人必須挑選較有賣座潛力的外片 上映,才能加速損益平衡。相對於西片來說,較乏賣點的國片與港片 ,很難找到好的戲院上映,就算卡到影城的檔期,也常只能演個一、 兩星期就下片,無法等待口碑傳開。況且觀眾到影城看片有很多選擇 ,常是考慮看外片而非國片,長此以往,國片越形弱勢,而外片更加 強悍,甚至去年台灣製拍電影票房僅占全年所有電影賣座的百分之○ 點一,令人不勝欷歔。 【2002/07/10 星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16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