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urmovi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NN   文\西區老二 2002-07-16   逍遙法外電子報 http://ntupoet.idv.tw    剛看完楊德昌的《一一》,盜版的。先別急著罵老二,同期坎城得獎作品  《花樣年華》,老二進戲院看了兩次、第四台播又加減看兩次,偏偏《一一》  在台北不上院線也沒得租,本想那就算了,偏偏旅居國外的網友在電影版討論  得如火如荼,搔得老二心癢難耐。盜版很貴呢,比許多正版光碟貴上一百多塊  ,為了見識網友口中導演的「噁心的中產階級呻吟」、「名校情結」、「陳腔  濫調的中年悲歌」....老二不惜寡廉鮮恥傷風敗俗藐視王法為虎作倀底──買  盜版!    每次看完楊德昌的電影,老二無可倖免要拉肚子,這回也不例外;大概是  積鬱悶燒、氣血翻湧,又不好意思嘔血咳痰什麼的,只好象徵性底蠕動腸胃,  聊表敬意。相較於侯孝賢的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蔡明亮老是忘記鏡頭還開著  、發呆發得害觀眾一覺醒來懷疑自己根本沒睡著,楊德昌電影裡的對白大抵也  有下痢症狀,唏哩嘩啦大珠小珠落玉盤,勾起老二想拉肚子的欲望。  ※陳腔濫調的中年悲歌    一見此片卡司,老二第一個念頭就是:不知吳念真有無報名角逐坎城影帝  和梁朝偉車拼車拼?看完真覺得吳念真應該去尬一下的。兩個ㄍㄧㄥ到最高點  的男主角,一個煞到不該煞的人,另一個則是和初戀情人重逢,卻坐失大好出  軌良機。NJ﹝念、真的羅馬拼音字首,戲裡中文名簡南峻,亦為NJ﹞是個  談生意還要講道義的電腦公司主管,相貌「古意」是別人看好他的「賣點」,  好死不死他偏遇上一個不是混帳王八蛋的客戶,連玩陰耍詐都找不到得理安心  的遁辭。    他和初戀情人在東京某個與當年相彷彿情境再度攜手的同時,他的女兒也  正和她的初戀情人在台北街頭「第一次親密接觸」;這些對比歸納到他最後的  結論:讓他再年輕一次,恐怕也會做同樣選擇。和楊德昌上上部《獨立時代》  相呼應:死了又怎麼樣?還不是投胎到這世界來,重覆他悲慘的命運?人無兩  度再少年,不可能再年輕一次,身前身後之事亦未可知,楊德昌卻佈下「邏輯  」的天羅地網,告訴我們人生便是如此「一一」,不僅生命重來依然,而且跨  世代、跨輪迴。乍看之下,楊德昌很悲觀,彼得郝伊特的《雙面情人》樂觀多  了,一可以加一變成二、再乘以二變成四....直到無限大;但老二認為楊德昌  是樂觀的,誠如萊布尼茲所言,你所存在的肥皂泡是所有存在的肥皂泡中,最  好的一個。    很陳腔濫調嗎?或許。NJ的小兒子說,阿嬤活得比我們都久,什麼事都  知道,還能跟她說什麼呢?NJ怎麼教他女兒談戀愛?說和不說,還不是一樣  ?賓館還是得上,分手還是得哭,有人用聰明的方法,有人用笨方法,魔術不  變不行,即便是陳腔濫調的把戲。    人生倘若乏味,與其說觸目所及皆是陳腔濫調,不如說是我們把什麼都看  成陳腔濫調吧?  ※名校情結    為什麼要用建中北一女來凸顯中產階級家庭的子女?有人說這是楊德昌的  名校情結,也反映他的出身背景及某個表現時代氛圍的﹝建中、北一女、醫科  、台大工學院....﹞菁英模型。網友將NJ小兒子洋洋就讀的龍安國小誤植為  龍山國中,害老二以為繼《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又挑中老二的母校  拍片,非瞧它一瞧不可;這算不算老二的「母校情結」?    唸北一女的是NJ的大女兒婷婷,除了綠制服,婷婷說話的聲音超像老二  以前認識的一個北一女同學,讓老二覺得超親切;老二過去對綠制服有點感冒  ,為什麼?因為老二沒考上第一志願啊!看到綠色就「恰牙」,這大概才是多  數人的「名校情結」吧?    其實綠制服有很多好處,不透光,不會一流汗就暴露內衣的顏色;在戲劇  功能上,它辨識度高,一望而知哪個學校﹝奇怪很少被聯想到中女中﹞,以及  隨之而來的刻版印象和看好戲的期待。據說北一女的制服,是為了因應二次大  戰美軍轟炸台灣,當時北一女多為日籍學生,保命要緊,遂仿傚軍服設計;老  二曾經戲言,現在台北植物稀少,一般女校的白衣黑裙反倒更具備躲空襲的效  果,隨便往斑馬線一趴,嘟嘟好一條黑一條白。綠制服最大的效用在於它簡化  的語言:學業成績優異=循規蹈矩=兩性情愛的智障。    導演毋須費力著墨女孩的單純、受呵護,只要給她一件制服,就足以說明  她和外在世界﹝現實社會﹞的隔閡。如同NJ考上電機系那天,他的父母很開  心、女友很開心,最親密的人全然不知他是「最悲哀的人」;可是NJ恐怕也  忘了問他女兒開不開心,儘管楊德昌諄諄教誨,儘管我們都懂名校情結是文明  社會的集體潛意識,我們的視野仍舊聚焦在「符號」上面,導演不這樣講故事  ,要怎樣講?  ※噁心的中產階級呻吟    紐約時報拿《一一》和《美國心玫瑰情》作類比,看起來《一一》頗合阿  斗仔脾胃,但《美國心玫瑰情》肯給自家美國人看,《一一》卻不給台灣人看  ;真正的原因老二並不清楚,只能從電影尋找蛛絲馬跡。《一一》片中,婷婷  和男友看完電影聊天,男孩說電影發明之後,人的生命至少延長三倍;婷婷也  說,如果電影拍得和生活一樣,幹嘛還看電影,過生活就好啦。按照這個邏輯  ,楊德昌不給台北人看《一一》倒是挺幽默的,反正現在台灣的新聞什麼都看  得到,只差沒見過外星人,有勞記者朋友精益求精。    楊德昌鏡頭下的人物很喜歡操來操去,有口皆B,無分男女老幼;此特色  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麻將》延續至《一一》,同一  批人自少年步入中年,罵髒話和危害社會的能力等量齊升。死人也是楊氏風格  之一:《海灘上的一天》失蹤的男主角,很可能已經掛了;《恐怖份子》有兩  個結局,一個是男主角殺人,一個是男主角自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看  片名就知道一定有死人;《麻將》也有一個人被幹掉,兩個人殉情;《一一》  亦不免俗底搞了件情殺。    動作片、戰爭片屍橫遍野不足為奇,那種死法簡直「輕於鴻毛」,因為必  然,所以無謂。楊德昌設計的死法總令老二覺得「哇咧,這樣也死喔?」,真  的就像楊德昌說的,活人讓屁給憋死。不憋死自己也薰死別人,這些故事告訴  我們,沒事不要亂放屁,要找空曠通風的地方,否則,很恐怖喲....    台北,顯然太擠了。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楊德昌對「儒者  的困惑」的喋喋不休、B聲不絕,終於轉向微弱的呻吟。一隻接一隻狗上前去  吠兩千多年懸而未決的命題,狗唯一學到的答案是明瞭何時該識趣底跳開,但  總有少數一兩隻,甘願被火車碾得血肉模糊。不管有沒有被火車碾,每隻狗都  會死,皮開肉綻不噁心,死前不ㄞ點五四三,才不是普通的「噁心」哩。  ※NN    假使你堅持「如果當初....就....」的話。 --             無欲問你按佗來 問你按佗去             迷人的吉他聲 你作阮的知己             ntupoet.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139.99 ※ 編輯: seiku 來自: 61.59.139.99 (07/24 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