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urmovi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電影前半段容易看到悶,瑣碎抽像百無聊賴的故事、意義不明確的影像 大概是從「人為什麼不能活的像一隻沙發呢」那句,導演藉著角色或者 旁白開始向觀眾說話,觀眾也慢慢比較瞭解「導演到底想講什麼」了 以流浪狗作比喻,沒用的人。 與其說導演想講太多,影像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我倒是覺得沒用的人 的生活,就是看起來不知道到底在幹嘛的樣子。所以說這種類司迪麥的 表達方式我覺得還蠻合理的。 而且,之前易智言不也才說過「台灣的教育方式讓觀眾習慣去問為什麼」 總之意思應該就是「有很多時候這麼問也沒什麼意思」「沒有為什麼」 我覺得是有點道理的,放在這裡也算適合吧。畢竟看電影沒必要嚴肅到 一邊觀賞一邊努力的「解讀」任何乍看之下不懂卻因為抽象而可能有什麼 高深的暗示。 其實,這種為「沒用的人」吶喊企圖,已經教人感動了。 後半段那一些神來之筆,實在令人叫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9.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