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urmovi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1DXG2JDs ]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評論] 《寶島曼波》,陋習之舞 時間: Sun Mar 20 03:14:22 2011 《寶島曼波》,陋習之舞 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18.html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台灣發生了芮氏7.3的強烈地震。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 ,台灣中部地區受到了巨大的震盪,一時之間天崩地裂、滿目瘡痍,這個日子也成為 許多人記憶中最難忘的一天。而這麼一個突如其來的天災,不只對經濟、現實都帶來 了重大的損害;它更像是一把利刃,狠狠地從台灣的肌膚表層刺入血肉當中,迫使我 們不得不必須重新思考與面對自己的體制與文化。破壞是重建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驗 才要開始。 進駐災區 地震發生後的一個月,百廢待興,政府忙著以緊急命令處理災難,許多資源等著進入 災區,人們則嘗試著從傷痛中站起來。看著大家紛紛投入救災,當時以拍攝和推廣紀 錄片為職志的全景傳播基金會思考著─「只會使用攝影機的我們到底能為社會做些什 麼?」經過多次的討論,他們決定一起進入災區,分別在南投及台中…等災情較嚴重 的地區駐點,一方面幫忙社區工作,一方面也進行紀錄片拍攝前的田野調查。 他們每天試著和民眾談話,觀察社區內所發生的各種事情,拿著攝影機記錄下眼前所 看到的景象,儘管風景如此的頹廢和荒涼。許多人看著他們每天跑來跑去的,總帶著 不解的心情問道:「你們拍這個什麼時候電視會播?」更有不少人認為他們是記者, 爭著要在鏡頭前露面多說些話,因為在新聞媒體上的曝光總能在一瞬間匯集全國的愛 心,為地方灌入更多的幫助和資源。然而,可想而知是,這些期待完全落空了。 就這樣,五年過去了(2004),災民們終於有機會在這些人的紀錄片中看到自己曾經 的模樣。全景傳播基金會以地震為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面向,包括心靈的、族群 的、法令的、文化的,切入並紀錄了災後重建的漫長始末,共完成了五部「九二一系 列」紀錄片,計有吳乙峰的《生命》、李中旺的《部落之音》、郭笑芸的《梅子的滋 味》、陳亮丰的《三叉坑》以及黃淑梅的《在中寮相遇》。 觀看這些影片,除了看見有別於新聞武斷式的片面報導,進而會更加用心理解重建過 程的點滴外,另一個收穫,則是透過不同紀錄片的敘事策略與觀點,能慢慢地去思索 與體會身為一個外來的紀錄者,如何應對眼前所見的巨大災難,以及長期蹲點的這幾 年,那看見了許多不堪重建事實的心情轉變。 三年之後(2007),黃淑梅導演終於又完成另一部講述九二一重建的《寶島曼波》。 這部耗時多年的影片,以南投縣中寮鄉的「清水村遷鄰案」為事件主題,起因於地震 將清水村12鄰的20戶居民的家給震壞了,他們想要原地重建,但原先的居住地卻飽受 土石流的威脅,被判定為危險地區,必須遷離家園,尋覓新家。 家在何方 這一天,他們在山下找到一塊國有土地,希望能在那裡重建家園,卻發現在政府的法 規中,並沒有將國有土地作為遷村租用的前例可循。不懂法規,看不懂公文的村民, 在許多熱心外來人士的協助下,經過二年半時間好不容易總算突破了重重法令,爭取 到土地的租用權,只是,沒想到當縣政府進場施作公共工程之後,居民的美夢卻一夕 破滅……。 從表面上看,《寶島曼波》是災民們的家園重生錄,是老百姓對於「家」的嚮往拼搏 ;但事實上,其中所隱含的,是個人力量該如何面對與推促政府政策的制定和運作, 以及不同價值觀間的交辯。 《寶島曼波》的獨特之處在於,影片雖討論著繁瑣的法令政策和災民複雜的協調問題 ,但這並沒有使影片成為一部無趣的流水帳。相反地,《寶島曼波》正因為導演的勇 敢強悍和投入,將攝影機視為一種可改變現狀並幫助他人的工具,因而放大了重建過 程中的種種細節。在這些細節中充滿了趣味、辛酸與感動,包括了災民們的焦急和無 奈、外來團隊的無私和奉獻、政府僵化的體制和條規、公部門保守與顢頇的作為,以 及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疼惜與情感。 換句話說,笑淚交織的《寶島曼波》探討的雖是現實層面的重建問題,但影片豐厚的 層次卻折射出了背後的體制、人性,以及包含了這一切的「(台灣)文化」才是問題 的根源。 礙於法規以及土地問題,就像我們所熟知(不願卻不得不承認)的那樣,遷村案的進 度非常緩慢,公部門與營建廠商的決策總與災民們希望的相差甚遠,政策一再反覆與 延宕,災民們不時的無奈嘆氣。所幸,《寶島曼波》片中這群由外來者和在地居民共 同組成的的「遷鄰委員會」(主角們),不時透露出一種堅韌的強烈信念與嚮往,讓 人看見一絲曙光。 對前來協助災民重建的外來工作者而言,這幾年來的堅持投入似乎源自於對社會現狀 的不滿;對這群災民來說,這自發性的打拼則是來自對「家」的濃烈渴望。難能可貴 的是,這兩股力量的相遇並非各取所需,不再是「誰」替「誰」做些什麼,而是「我 們一起」來做些什麼。這個助人自助的「培力」(empower)過程,讓清水村的災民們 學會自己去發現並解決問題,習慣成為自己的主人。相對地,也學會集結眾人的力量 ,透過各種方式對外說明、爭取自己的權益。 因而災民們想要有一個「家」的尋夢過程,也成了和體制、利益、環境生態、人性以 及各種不同立場的角力過程,彼此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然而,不同位階、立場的 人們,卻開始因為自己固守的價值觀而無法溝通、僵持不下,使得重建過程長路漫漫 。對此,導演沒有忘記以攝影機「督促」過程,但另一方面,她選擇收斂沉著,耐住 性子細細紀錄各方說法,不妄下判斷,刻意騰出了思考的空間,留給自己,也留給觀 眾。 陋習之舞 而這也正是全片最為精采之處。在一場又一場的圓桌會議中,災民、外來者、土地、 政治、公部門、營建商詳實豐富的多方對話交鋒,先是建立,然後又不停地推翻那片 刻停留於觀眾腦裡的重建印象。交叉辯證的結果,揭露著從個人、單位到體系,甚至 是整個國家民族文化性的盲點,讓荒謬與弊病之處無所遁形,真相是什麼不喻自明。 也許有人認為導演佯裝客觀,其實仍有「靠邊站」的立場之嫌,但紀錄片並非以「客 觀」為重要的評斷標準,那種對問題核心追根究底的一貫「堅持」態度,以及身為一 個紀錄者的自覺,才是真正動人之處。 在九二一地震災後,共有十一個遷村遷鄰的類似例子(紀錄片《三叉坑》所記錄的也 是其中之一),但最終成功的,僅僅只有兩個,正如《寶島曼波》所記錄的清水村。 有許多案例因為土地的產權歸屬太複雜,更有許多牽扯到收賄弊案以及無法突破現行 法令而無疾而終。 不過即使遷村成功,眾人們完成了夢想,但在過程中卻飽受許多挫折和折磨,走過許 多崎嶇不堪的冤枉路。像是政策一改再改、原本溝通好的設計圖一再變更、公共工程 根本沒有落實……等等,回頭檢視這些點滴,顯得殘酷又荒謬。因而《寶島曼波》似 乎暗指著,所有人都遵循長年來所累積的惡習,倚靠著一種不成文、不好的文化習慣 做事,彷彿隨著已經「變調」的舞曲起舞。而這支「走調」的舞步,正是一支台灣專 屬的「陋習之舞」。 影片的最後,歷經四年半的重建終告一段落,災民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新家。儘管曾 經爭吵、混亂、被欺、荒謬、不堪,但看著自己的「家」從雛形漸漸完工時,每一個 人都欣慰不已,笑顏逐開。導演在片尾說:「不管這些經驗是美好還是錯誤百出,我 想,我們都無法逃避,這就是我們的社會,我們身處於當下的台灣文化…。」 她同時也感嘆:「九二一重建讓我們看清楚真實的台灣—那個美好、不堪、推諉、官 僚、斷層……等錯綜複雜,五感並陳的社會。這感受就猶如《寶島曼波》影片開頭, 那位推撬擋住山路巨石的村民,在感慨之下所說出的那句話——『啊!這真正是可愛 的台灣,美麗的寶島!』就是這樣的感受!殘酷現實同時也是可愛美麗的寶島。」 的確,從《寶島曼波》中我們可以看一個國家的文化或積習,是如何全面性地影響著 事件發展,包括了政策的制定、政府的運作。反觀這幾年,雖然台灣早已走出地震的 陰霾,但卻每逢大雨、颱風,總會帶來更大更難以想像的傷痛(像是八八水災、小林 村滅村)。一個國家的進步與否,不只取決於多數人看待少數人的態度,更需要評量 主流價值與其他非主流價值間,如何彼此互相尊重。當我們總是枉顧環境、生態、人 權,而反以經濟開發的思維為唯一導向時,《寶島曼波》的故事,提供給了我們很好 的借鏡。 紀錄片常常是給予心靈衝擊和解放的媒介,也是製造可能性的撞針,不過前提是,觀 眾必須有一顆開放的心。就像《寶島曼波》中大家為了不同的考量而各執一方時,「對」 與「錯」該如何介定呢?「對」與「錯」真的是絕對且相對的嗎?如何學習謙遜、學 習聆聽、學習堅持、學習接受,這正是《寶島曼波》用真實的生命故事所告訴我們的。 -- 電影‧人生‧夢 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 歡迎收看「紀工報」! http://docworker.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4.97.156.2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4.97.15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