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_Managem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出自: http://www.ipc.itri.org.tw/content/menu-sql.asp?pid=117 專案對策的產生,應該包含下列四個基本步驟。 1. 完全掌握問題的性質 2. 找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3. 發展出完整的執行計畫 4. 按步驟進行 釐清真正需求後,須有條理地明列出專案需求要項,以求完全了解問題。 1. 對問題或機會的描述 2. 該問題可能造成的影響或效應 3. 釐清與該問題有關之利害關係人與事 4. 若不處理該問題或機會,可能造成的影響 5. 期望的理想結果 6. 達成預期成果將能帶來的效益與價值 7. 該專案與組織整體策略配合的狀況 8. 該專案與組織內部之介面整合與相容性問題 9. 不確定性與未知數 10. 重要假設 11. 限制條件 12. 環境評估 13. 背景與其他支援性資料 在確認需求與問題後,找出最佳方案,提出建議 1. 列出所有可能的潛在方案 2. 邀請相關專家與利害關係人參加討論 3. 運用腦力激盪技巧 4. 針對合理可行的方案進一步深入地探討 將可能的潛在方案篩選至剩下2~5個選擇方案,選擇的方式如下。 1.運用財務評量指標來進行方案篩選 1. 淨現職 (Net present value / NPV) 2. 內部報酬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 IRR) 3. 還本期間 (Payback period) 4. 現金最大需求 (Cash hole) 2. 財務分析流程 1. 確認現金流量來源 2. 預估現金流量的大小 3. 將現金流量做成圖表 4. 利用當時的貼現率來計算現金流量 3. 運用非財務標準來進行專案選擇時 ,可以先找出選擇該方案的關鍵因素,並設計出各因素的權重, 小組成員(或專家)依不同方案給予不同的評分,評分經過加權平均後 ,選擇分數最高的方案。 規劃研發專案時須考量的項目: 1. 目的 2. 目標產業及目標(產品規格、工程能力、技術能力) 3. 工作內容 (製程選擇、製程設計、實驗方法、測試方法、驗收準則、成功因素、須解決的困難) 4. 時程規畫(里程碑,查核點與具体成果) 5. 資源運用(經費、人力、外包) 6. 效益(產出結果、效益評估、未來的影響潛力) 7. 其他注意事項,如核心能力的培養 評估科技類專案時所需考量之輸入資訊: 1. 專利的分析與檢討(專利地圖) 2. 市場調查與優劣勢分析(SWOT) 3. 技術趨勢預測(預測方法) 4. 廠商或客戶的需求(客戶問卷、QFD) 5. 目前市場上的產業資訊 6. 政府法規與國際標準 評估科技類專案時所需考量之輸出資訊: 1. 技術可行性分析 2. 產品的製程規畫 3. 實驗性的SOP( Standard Operations Procedures )的規畫 4. 測試計畫 5. 理論推導的結果與估計 6. 製程設計與產品規格 -- TFCBTUJBO 如果你問我最想要什麼生日禮物 我最想要跟你談戀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70.190.241